静物有声~“庙”不可言

阿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有句“我父亲配享太庙”的台词,表达了王大娘子得意自己的父亲因丰功伟绩而被供奉在太庙中。配享太庙是古代大臣的至高无上的荣誉,通常只有立下赫赫功绩的人才能享受。“配享太庙” 继而成为网上用语,调侃这是 “打工人” 的终极梦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飞檐之上,一个个小兽形态各异、神态生动,循着这道屋顶上的风景线望去,太庙<span style="font-size:18px;">宏伟庄</span>巍然矗立。 此刻,<span style="font-size:18px;">才能真正感受到配享太庙的含金量有多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儒家经典《周礼》的《小京伯》和《考工记》中,有“左宗庙右社稷”的记载。太庙就是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现在的文化宫,即故宫左侧(东),社稷坛位于现在的中山公园,则在故宫右侧(西),</span>历经明清两朝,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规模较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地方,旧时北京城“五坛八庙”之一。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9.7万平方米, 有三重围墙。墙内主要建筑均为坐北朝南,庙内主体建筑为享殿、寝殿、祧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享殿则是太庙的主体建筑,坐落在三层须弥座上,拥有太和殿同款的重檐庑殿顶,但它的面阔有11间,进深有6间,可是天下第一殿,比故宫的太和殿还要大,显示了当时皇帝对它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享殿的那一刻,木质香扑面而来,殿</span>内共有68根金丝楠木柱子, 直径1米多,<span style="font-size:18px;">真是让人惊叹。这些柱子都是</span>整根木料,把几十米高、直径超过一米的大树从云贵川的际山老林中伐下来一直运到北京,要知道运至北京至少三年,而这三年,运工、河工要跟这些木头相依为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享殿的地面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金砖墁地,</span>这些金砖并非真正的金子制成,而是采用特殊工艺烧制的高质量方砖,<span style="font-size:18px;">敲击声如金属,故名金砖。</span>每一块金砖都造价不菲,有着“一两黄金一块砖”的美誉。走在上面,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皇家祭祀的隆重与神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抬头仰望天花板,</span>大殿中间部位三间的天花和两侧蓝绿色的天花板差别很大,因为要放置帝后神座,所以彩画是浑金旋子彩画,露出金丝楠木本色外饰以金箔,两侧则是烟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这种独特的装饰,给<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筑增添了动感与生气,也传递着古代帝王对祖先的敬仰与天命的依归,</span>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说的配享太庙,在太庙享殿的两侧有东西配殿,东配殿为对皇室有功的宗亲,多为各位亲王,西配殿为功臣。在古代,死后能够配享太庙受后来帝王的专门祭祀,是对政治贡献的最大肯定,这绝对是臣子死后能得到的最大最高的荣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庙殿周围遍植侧柏桧柏,其中一棵特别的九龙柏,高达十八米,主干分出九个大枝,远看如同九条龙盘旋,气势非凡。经过600年的风雨洗礼,树皮已剥落,木质部呈现白骨化,形成了天然的“舍利”,但树势依旧郁葱。它与院内700多株柏树一起看似朴拙无言,却用它们一圈又一圈的年轮记忆岁月,记载往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这一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令人佩服的毅力和智慧创造出</span>的、精美绝伦、妙不可言的皇家祭祖建筑群,作为“北京中轴线”的构成要素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跨越600年变迁,从厚重及震撼的的历史中走来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巍巍太庙,依旧金碧辉煌</span>,在古老文明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中愈发生机盎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