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立陶宛游览了三天。走过了它最大的二座城市:首都维尔纽斯,第二大城市考纳斯。还去了立陶宛最美的海滨以及作为自然景观的库洛尼亚沙嘴——一处由海浪冲击以及海边过度砍伐而形成沙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还游览了一个非常奇葩的地方: 维尔纽斯城内的国中之国“对岸共和国”,这是一个由艺术家们组成的,有自己的宪法和总统,但没有任何人承认的国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匆匆忙忙的走过城市,主要参观的是教堂和古堡。连续的奔波往往会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很难记清那一个个有着一长串陌生的外国名称的地名、教堂名、人名。仅有58万多人的首都维尔纽斯有一百多座教堂,有点历史渊源並建筑精美的教堂就有数十座,能把人都看晕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不过,我总算有点明白什么是哥特式建筑风格什么是巴洛克式的。一眼望去,凡是有着高耸尖顶的教堂或建筑,那就是哥特式的。凡是华丽壮观,采用曲线造型注重光影效果的就是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有许多教堂组合了这二种风格的元素。参观的时候一方面能欣赏到建筑艺术的美,从而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同时从不同建筑风格的构成中,也能猜出建造它的年代,甚至结合当地的历史能感知到建造它们的历史渊源和背景。立陶宛曾经是一个众教信仰的国家。后来当权者倒向波兰,一夜之间将信仰归一为天主教。由此,仔细辨别和思考,你能从天王教堂的风格和东正教堂、基督教堂的不同区别中,读懂不少的东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我觉得,游览考纳斯和维尔纽斯,这二部城市所有的内涵、精美和辉煌都蕴含在教堂、古堡和古城之中。如果没有了这些元素,它们只是二座死气沉沉的有些杂乱的乡镇。也许有人说,在这儿会感受到没有了一般大城市的喧嚣的宁静和安逸。但这样的溢美之词,你完全可以用到别的地方,不用跑那么远,一定要到立陶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b><b style="font-size:20px;">我不太喜欢立陶宛,坐下来想写几句赞美它的话,但内心总是过不去首先应自我认同的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以什么理由认同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立陶宛有非常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它背靠波罗的海,全国平圴海拔才230米。它有广阔的平原和良田。6.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2900多条河流,大大小小6000多个湖泊。它还有覆盖国土面积达40%的森林。如此富饶之地,在历史上一直成为周边强国弱肉强食的待宰羔羊。这一方面受制于地缘政治的恶劣环境,另一方面也来源于立陶宛政治家的无能、短视和狡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远的不说,就看近百年来的历史。它们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总是在政治选择上摇摆不定,然后把自己送上绝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19年,当沙俄灭亡的时候,立陶宛宣布独立。在国内需要调养生息,打下立国的基础时,它们选择和波兰发生领土之争的战争。结果被波兰打败。原先的首都维尔纽斯被波兰占领,被迫迁都考纳斯。我们游览过的考纳斯曾经在1919年至1939年成为立陶宛的临时首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1939年末,德国向立陶宛发出最后通牒,给立陶宛二个选择:一、割让土地。二、开战。立陶宛立即选择一,结果出海港口全部被德国占领。紧接着斯大林也让立陶宛做出二个选择: 一.割让土地,二,开战。立陶宛选择一,结果整个国家被并入苏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战结束前立陶宛境内的抵抗组织在抗德和抗苏之间不断摇摆。结果许多人死于德军也死于苏军。我们刚走进立陶宛时参观了途中的十字架山,许多冤魂就是死于那个时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90年,在苏联即将解体的时候,立陶宛是所有东欧国家中第一个宣布独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立陶宛的政治家们看起来很敏感,但应该是狡黠多于机敏。他们的政治选择同样在犯着历史的错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1年他们选择让“台湾代表处”在立陶宛落户,踩了中国的红线。这一点让人很不理解,他们似乎在国际政治的平衡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抱到了可以依靠的大腿?但是历史又一次证明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现在,立陶宛不断试探要求恢复与中国的关系。问题是,对比历史,你们走错了一步,现在可以拿什么来进行交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不太喜欢不能认同它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失去了血性和骨气的国家和民族,是最容易堕落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看看游览中拍的照片,也有着它不同的特色和美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4月18日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昨天晚上己到了波兰。波兰与北京的时差是6个小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立陶宛克莱佩达海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立陶宛库洛尼亚沙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考纳斯大教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考纳斯古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考纳斯市政大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维尔纽斯大教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维尔纽斯大学校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对岸共和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湖中古堡</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