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樱吹雪落处,山河入镜来~~东瀛追樱七日行摄 上》

赵力

卷首语 <p class="ql-block">2025.3.26午,疫情过后再次来到东京羽田机场,自东京、京都、奈良、大阪,一路追寻樱花盛开的足迹。此行非为撷花,乃以EOS-R5 II为法器,在樱花七日寿限中镌刻永恒——从东京浅草寺的再次邂逅,至大阪城道顿堀的往返留恋,七昼夜穿行于粉雪樱影编织的时光经纬之中,每一步仿佛都踏在了物哀美学的和弦上,“花虽芬芳终须落,此世岂谁可永驻”。</p> D1·浅草浮世绘 浅草寺:江户浮世绘里的千年禅意剧场 <p class="ql-block">"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盛景,在浅草寺朱红雷门与五重塔的暮色中愈发浓烈。暮色漫过仲见世商店街,人声与烤团子香气在石板路上流淌。仰拍五重塔时,落日余晖从塔身后射出,江户遗风忽然有了具象。摄影是时空的拓印术,当取景器里穿和服的少女与穿T恤的少男在樱花树下交错,方悟白居易那句「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p> <p class="ql-block">役行者像:修验道始祖的隐修者石雕,头戴荷叶帽的造型打破佛教造像范式。右手所持锡杖顶端暗藏六道轮回浮雕,杖身缠绕的绳索结法源自《孔雀明王经》密印。</p> <p class="ql-block">雷门~~浮世绘的扉页</p><p class="ql-block">重达700公斤的巨型灯笼垂悬朱红门梁,「雷门」二字暗藏德川家康乳母的献纳秘史。</p> <p class="ql-block">仲见世商店街~~江户DNA</p><p class="ql-block">250米长的参道聚集90余家老铺,三鸠堂的人形烧模具敲打声,与玻璃橱窗里的Hello Kitty形成奇幻拼贴。</p> <p class="ql-block">宝藏门~~武士道的残影</p><p class="ql-block">高大的朱红门楼,其下悬着德川家光亲书的「小舟町」灯笼。</p> <p class="ql-block">五重塔~~倒叙的时光轴</p><p class="ql-block">寺西南角有一座五重塔,仅次于京都东寺,为日本第二高佛塔。1973年以钢筋水泥重构的塔身,暗藏日本建筑史从唐风大木作到现代主义的嬗变密码。逆光下落日时分的五重塔,光影交织,编织成「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东瀛变奏。</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建筑密码</p><p class="ql-block">本堂-本尊观音像供奉之地,故又称观音堂。旧堂于庆安2年(1649年)重建,为近世大型寺院本堂的代表作与国宝。1945年东京大空袭后,钢筋水泥重构的殿堂仍恪守江户「权现造」形制——前拜殿与后本堂以石间相连,形成「回」字形禅意迷宫。檐角悬垂的青铜风铎,其造型可追溯至唐代长安西明寺遗风,每有风过,清音暗合白居易「玉磬敲时清夜分,老龙吟断碧天云」的余韵。</p> D2·富士证道,时空叠章 <p class="ql-block">以佳能EOS-R5ii为时光闹铃,将存储卡中蛰伏的柬埔寨高龙岛落日唤醒:那抹曾浸透吴哥窟塔尖的酡红,此刻熔进富士山的雪冠。浅间神社的鸟居在二次曝光中化作朱砂界碑:一重勾勒飞檐剪影,二重泼洒异国暮色,让赤阳如鎏金印玺钤于雪峰之巅。当京都唐风遇见高棉落日,电子传感器便成了李商隐笔下「蓝田日暖玉生烟」的炼境。</p> <p class="ql-block">红日既是从山巅跃升的初阳,亦是沉入神社灯笼的暮日,恰似俳圣松尾芭柯所言「昨日之露,今日之泪,明日之霞」,永恒在刹那中流转。忽然有了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顿悟——科技的能力终需回归到自然的壮美。</p> <p class="ql-block">实时取景屏里,现代科技与古典意象在电子传感器上交锋——一轮红日恰如松尾芭蕉俳句「朝颜绽兮,我观此物,白日已悬」的数码解构,天地大美终归于二进制与诗意的共筑。</p> <p class="ql-block">新仓山浅间神社位于山梨县富士吉田市浅间2丁目4-1,距离下吉田站步行15分钟。这里有一个超棒的观景点,需要爬400阶楼梯才能到达,虽两股战战,但绝对值得!</p> <p class="ql-block">鸟居(とりい),是指类似牌坊的日本神社附属建筑,代表神域的入口,用于区分神栖息的神域和人类居住的世俗界。鸟居的主要结构由两根柱、柱上的笠木和岛木、插入两柱间的贯三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会当凌绝顶"的壮志在浅间神社鸟居前化作镜中幻影。使用70-200mm长焦压缩空间,将富士雪冠、朱红神社与前景树木熔铸成日本美学的三重奏。摄影如同俳句创作,需深谙"一即一切"的禅理——那朵偶然飘落镜头的单瓣樱花,就是整座神山的微观宇宙。</p> D3·醍醐寺花证&清水寺蓝调 新干线 <p class="ql-block">河口湖的晨雾还未散尽,列车已载着满窗山樱奔向京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是数十次乘坐新干线了,可有闲暇拍摄月台还是头一遭。当列车携着劲风从身边呼啸而过时,不禁想起苏轼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忙碌半生,弹指间不觉已是满头华发。</p> 醍醐寺 醍醐寺的浪漫 醍醐寺位于日本京都市伏见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醍醐派的总寺,相传是日本真言宗开宗祖师空海的徒孙圣宝于公元874年创建。该寺于1994年作为“古都京都的文物”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寺中的金堂、五重塔等许多建筑物也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宝”。寺院分两部分,山下为下醍醐寺,山上为上醍醐寺。从下醍醐寺的仁王门入内,左囿三宝院,右囿灵宝馆。<br><br> 目睹此樱花盛景,忽然感悟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悖论:当机械快门冻结山樱绽放的0.03秒,春天便不再是易逝的物哀,而成为可触摸的永恒。 醍醐寺的垂枝樱低吻这唐破风,游人如织的簌簌声与落花同频。丰臣秀吉曾在此举办「醍醐花见」,如今游人的惊叹声里,依然流转着松尾芭蕉「樱花瓣上,映着古池塘」的幽玄 清水寺 清水寺的蓝调 <p class="ql-block">日本清水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庙,位于日本京都市东山区音羽山山腰,是北法相宗本山,始建于 778 年,798 年坂上田村麻吕捐地建寺,因寺旁有山泉而得名清水寺,曾号称 “北观音寺”,是日本佛教法相宗(北派)的本宗,是日本京都最古老的寺院,被列为日本国宝建筑之一,1994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水寺山脚处的二年坂、三年阪是一极具特色的商业街,人气颇旺。</p>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