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瓦迪卡!! !<br> 泰国人民问好的方式男女是有区别的,同样的双手合十,女人软糯绵柔,将“萨瓦迪卡”拖上一个长长的尾音,脸上会随着发声的韵律而不由自主浮上微笑,这个”卡“字显然起到了中国人拍照时一起喊“茄子”的效果。男性则是短而急促,速战速决,一声“萨瓦迪卡”,一粒粒如同倒豆子似的。<br> 来到泰国北部的清迈,被无数陌生的泰国人很礼貌地道着“萨瓦迪卡”,我们也学会自然的回复一句“萨瓦迪卡”,很顺口、很暖心,就连很多庙宇和餐厅中的小雕饰也塑成这样很泰国的问候样式,美好而暖心! 清迈老城建于1296年,呈四方形,外围以城墙和护城河保护着,古城最早有两道城墙,外城是一道土墙,内城则为砖墙,如今只剩下内城四角的砖墙及五座城门,护城河还在,它将古城区与新城划分出来。<br> 仔细看看府会厅前金属铸的地图,清迈老城内阡陌横斜中突出的地方都是寺庙的位置,据说一个不大的清迈古城中寺庙可达到数百座。<br> 古城内道路狭窄,车辆穿流不息,若走进小街小巷,便可体会邓丽君《小城故事》歌曲中描绘的情景:一个宁静而清悠的小城,一个有故事的小城,无数的家庭旅馆、绿意洋溢的花园、无处不在的“萨瓦迪卡”!<br> 结束兰谷庄园的下午茶,车子载着我们驶回清迈城,用过晚餐,又将我们放到城内的一个繁杂的街巷边,今晚,我们将体会一下清迈热闹的夜市。 夜市来的大多是旅游的人们,各种旅游商品琳琅,吃的、喝的、穿的、戴的,还有特色纪念品,阿奇和妮子穿梭在其中,目不暇接的同时收获着心怡的小物件...... 明天将是清迈之行的最后一天,上午是自由行,阿奇和妮子还有另一位带着父母的女士同时选择利用这个半天的时间浏览一下古城,如此才不负清迈之行。为了能紧凑的游览,我们请导游来安排,结果令我们很满意。<br> 古城内著名的寺庙有契迪龙寺、帕辛寺、清曼寺.....另外还有一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寺庙“泰囧寺”——布帕兰寺,这些寺庙都是免费参观的。时间不多,重点选择一下。 一早泰国籍导游雇一辆小型商旅车直接把我们拉到清迈最著名的契迪龙寺,这座寺庙之所以最为著名,是因其建于1411年的寺庙内有座宏大的四方形的佛塔,佛塔建于15世纪初,之后数次重建,高达85.4米,1545年清迈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和大风灾,佛塔塔尖一夜之间坍塌,并露出了塔内的金身佛像。 佛塔的南侧有六头大象雕塑,雕琢得圆滚逼真,惟妙惟肖,其中5个是后来用水泥修复的赝品,只有下图右侧的这头鼻子、耳朵都损坏的是真品。 看过很多泰国的寺庙,每每还会被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雕琢所吸引,从外观到内里,从整体到细节,无不细致而为。 从契迪龙寺西侧,经过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绕到寺院的另外出口,导游已经为我们预订了当地的三轮TUTU车,两人一辆,清迈老城的慢游开始了! 第一辆TUTU车伸出大拇指的男士就是清迈行的地接导游,祖籍福建,是清迈的第三代华侨。他是位大块头的男士,长着典型的福建人的面孔,普通话带着些许闽南的味道,但可以听得清楚。健谈或许与他的经历有关吧,曾经也走过弯路贩过毒,被抓被关过,判刑17年,但因着泰国法律的特殊性而得到了几次减免,忠爱的妻子无怨无悔地为他扶养子女、赡养老人,前两年终因积劳成疾生病死去。一个人经过了跌宕起伏的人生,幡然醒悟后是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家人无限的感激与忏悔,努力地工作、努力地规劝身边的人远离毒品已经成为他新的生活方式。 环城,坐TUTU车还是别有风情的,只是TUTU车的遮阳篷有些低,四处张望需要弓背猫腰。环城路上,路会宽些,小汽车与TUTU车混行。突然有了种洒脱感,开始还用手时常整理一下凌乱的头发,转念,如此尽享轻风抚过、还一个本真的自我多么难得,于是,心与身一起飞舞,清迈老城,有些让人怀念起素妆原本的自己。<br> 老城四周遗存着部分城墙,有些只剩断壁残垣,有些还有着过去的模样。护城河被道路截成一段一段的,河水清波微漾,让老城拥有着一份柔情。拐入小街小巷,商铺与民居滑过视线,商铺大多面积不大,卖鲜花的、咖啡厅、酒吧、悠闲的行人,街巷的狭窄并未给人太多的嘈杂感,老城,充满着悠然与宁静,还有满满的烟火气息。<br> 路过府会厅,府会厅前竖立着一座三王雕像,据说是曼格莱王想在清迈建城,于是与素哥泰的蓝坎亨王、帕尧的南蒙王互结友好条约,形同兄弟,并在建城时得到两位国王的帮助,集结9万人参与建城。三位携手而立的国王,三个结盟的兄弟。 深巷里,七转八转,TUTU车把我们带到一处水果贩卖集中的地方,下车,望着满目热带水果,顿时口舌生津,榴莲、菠萝、火龙果,木瓜、椰子、莲雾......价格与国内差别不算太大,但,非常新鲜! 吃得心满意足,TUTU继续开动。 老城中还有一个值得去的寺庙——布帕兰寺,与清迈其它不太著名的寺庙一样,规模不大,但也面面俱到,无限精美,其独特之处是,布帕兰寺被中国人命名为“泰囧寺”,因为电影“泰囧”曾在这里取景,因此而知名起来。 奇怪的景象,寺庙中竟然立着一只唐老鸭,而且还是正在乐呵呵的在吃面,哇哦!<br> 这只唐老鸭是这个寺庙的吉祥物,原因是寺庙的主持喜欢唐老鸭,而寺院中有教小朋友的佛教学校,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们融入寺庙,所以增加了很多卡通元素雕塑,除了唐老鸭,还有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和人偶,好有爱的寺庙。 多头龙。 寺庙基座装饰的似狮非狮的石兽。 寺庙内的一间屋中放置着几个大漆木的花盒子。 寺庙大殿绘满佛教故事的屋顶。 殿内的玉佛 从寺庙主殿的楼上发现北面有个院子,拱门雕琢得极精细,顶部有四面佛,院中立有一个石塔,因去过缅甸,觉得此塔似乎很不泰国,顿起好奇。与妮子踱步过去,拱门下的小雕塑甚是可爱, 与肃穆的佛像同在,憨态无限。 既然《泰囧》取景,就来张纪念照吧,旅行中少有的与妮子的合影。 近观石塔,的确与缅甸的佛塔风格极像,底座守塔的兽狮与缅甸纸币上的图案一样,佛塔的顶部如同一个倒扣的铜钟,阿奇一下子回想起行走缅甸蒲甘大地,穿行于万千佛塔之间的肃穆与静谧感。 绕佛塔一周,将佛塔精美的雕琢细心的品赏一番,返身回到主寺的院落中,将那些可爱的“萨瓦迪卡”石雕定格带走。 来布帕兰寺的游客寥寥,参拜的信众也不是很多,使得这里愈发清幽而宁静,虽然因为《泰囧》的取景地而使人们似乎有所青睐,但人们并不知道其实布帕兰寺承载了兰纳王朝以及现在泰国的很多历史,正殿的佛像是国王亲自开光的,这里不仅拥有神秘的皇室荣耀和历史传奇,还供奉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舍利子,其观赏价值和佛教的意义远远大于曾经作为《泰囧》的拍摄地的影响力。中国因《泰囧》而知晓了布帕兰寺,希望也能因《泰囧》而了解更多佛教更深远的意义。 来泰国,尝试一下“马杀鸡”是一项不错的体验,不是一匹马杀掉一只鸡,而是英文“massage"的译音,就是按摩、推拿,当然,这里的”马杀鸡“也很泰国,相比其它一些东南亚国家感觉更加专业和认真。<br> 清迈的旅行在泰国女子手脚并用的推拿、按摩及如歌细语中,在半梦半醒的放松中划上了完满的句号,没错,两个小时的按摩,将几天的劳累、奔波慢慢消除,也将几天的行走梳理着、回忆着,清迈,就是这样一座能让身心融入沉浸的地方。 清迈最后一餐是家中国餐馆,带着些泰国调味的海鲜饭,好吃!午餐后与其它团友汇集,然后,机场,清迈——北京!<div> 清迈之行,不过一周的时间,短暂但不失丰满,前几日阴雨多云,后两天晴朗风轻,山野、老城、庙宇、集市,阿奇和妮子都用心去体会。行走在路上,无论长短,都会尽量让一个不一样的环境成为身心的新的家园,欣赏她、热爱她、品味她,如此,才达到我们行走的目的和初心!<br> 一次行走结束了,然后被记录、追忆延长,接着另一次行走又开始了......<br> 萨瓦迪卡,我亲爱的朋友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