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厅堂下得橱房(副本)

美友12698930(谢绝鲜花)

<p>江南喜欢吃臭卤食品的人很多,尤其是宁波绍兴人为多,主要是做法简单易学,臭豆腐、臭千张、臭南瓜、臭苋菜梗、臭冬瓜……。</p><p>&nbsp;</p><p>只要饭面上放只蒸架放上作料用碗燉一燉就是美食,方便易行而且成本极低,适合劳苦大众。作料放得讲究点、食材用得好点、手艺精致点、登大雅之堂並不为过。总之是“上得厅堂下得橱房”。</p><p>&nbsp;</p><p>话说:几十年以前,那时房子大,天井也大,我老家有只臭卤甏放在天井的角落里,难说湖州有名,只能说:上太和坊这条街上有点小名气。</p><p>&nbsp;</p><p>街坊邻舍来要点臭卤或放在甏里臭一下,是平常事,祖母安娥总是不厌其烦,立即放下手里的生活,揭去遮盖物,打开臭卤甏……。(邻里互相帮助)</p> <p>祖母说:“臭卤甏百家养才是最好的”。臭卤本是植物发酵的,所以投入的东西越多越好,何况那个饥荒的年代,这是一种朴素的利己利人的哲学观点。</p><p>&nbsp;</p><p>祖母出生在南皋桥坝里一户小康农民家里,正好清代末期,家教甚严,虽不识字,遵从三从四德,所谓女子笑不露齿行不摆裙……,平时笃信佛教、道教,尤其是信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每天磕头跪拜通诚念经,这也是大多数中国妇女的做法。</p> <p>我从小受她的影响最大,祖母以一生的实践证明信仰的力量。在文革“破四旧”期间,沒有菩萨像只有望空拜,惟有一颗虔诚的心在念诵南无阿弥陀佛……。</p> <p>我小时候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天灾人祸),臭卤甏充当的美食的来源,更是显得不可或缺。</p><p>&nbsp;</p><p>早上,天蒙蒙亮,拎一小篮,赶到府庙前的豆腐店,排着长队买豆腐干,一张“豆制品票”七分钱,经济实惠豆腐干,经臭卤一臭之后,在饭镬上再现的时候,已经滿屋飘香了,不吃上一小口,难过其隐。</p><p>&nbsp;</p><p>有人说:“就是敲巴掌也不放手”(就是挨巴掌也决不放手之意。)。老少都喜欢,男女皆爱吃,这恐怕不是过誉之词。</p> <p>国人常说:“臭豆腐干闻来臭吃来香”,也可喻人、也可喻物,真是借一物而多用的经典语句。</p><p>&nbsp;</p><p>曾记得文革后期有一“拉伞”(作风不正派)的女青年恬不知耻地说:“我好比臭豆腐闻起来臭……”。</p><p>&nbsp;</p><p>喻物的更多:像今之房地产可喻为臭豆腐、国足现象可喻为臭豆腐……。</p><p>&nbsp;</p><p>我们老家的臭卤甏保存了百年、经过五代之久,直到老家被迫拆迁,新房子只有六十平方楼房,而且是公寓房,爸爸和我忍痛割爱,把曾经给过我们美滋美味的臭卤甏留在老宅!</p> <p>听说毛泽东对长沙火宫殿的风味小吃臭豆腐情有独钟,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就常与同学到那里去吃。毛泽东要了一份姊妹团子和一份臭豆腐招待李立三,并给他介绍臭豆腐的来历。两人越谈越兴奋,一碟臭豆腐不知不觉就吃完了。</p><p>&nbsp;</p><p>文革期间,造反派在“火宫殿”的墙上写最雷人的标语:“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p><p>&nbsp;</p><p>如今,再说一件陈年往事,1946年,我的二伯父母承德洁如携二个儿子到台湾工作,谁知这一去望断天涯无归路,把一家亲人分割在海涯两岸。</p><p>&nbsp;</p><p>四十年末五十年初台湾的经济也很困难,二伯父母就地取材制作臭卤甏,因为二伯父接受了祖母的臭卤制作经验,再加上二伯母的精心管理,做到既卫生又传统。台湾一年四季温差不大,二伯母就把纱布做纱布棚,严禁蝇蚊侵入。</p><p>&nbsp;</p><p>大概是二伯父母的臭卤甏整理得好,几年之后,声名远播,一传十,十传百,连蒋介石也知道了,宁波人都知道“臭味好吃”,于是专门派卫兵来索取,可见浙江老乡难忘家乡滋味!</p> <p>二个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立场相反的人,在对待人间美味的这一点上,多么惊人相似啊!</p> <p>后来,二伯父母随儿迁居美国,这臭卤甏也就不知所终了。</p><p>&nbsp;</p><p>在二伯父晚年,我曾经问起过制作臭卤甏的经验,他告诉等到春来之后,把芥菜、芛蔀头、香蕈(或蒂头)、野苋菜梗、老金花菜、再加少些生姜、胡椒、花椒、盐等制成。不要忘了祖母提出的:一家有、百家养。</p><p>&nbsp;</p><p>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少见了,工业化的大生产已取缔了私人、作坊式的生产。</p><p>&nbsp;</p><p>看世界云起云落,观时光春花秋月,时代在变,制作方法在变,口味在变,观念在变,一切在变化之中。</p><p>&nbsp;</p><p>我依然想念祖父母留下的那陪伴自己半个世纪的臭卤甏。</p><p>&nbsp;</p><p>大洋彼岸堂哥嫂们一定惦记小时候尝过这家乡之味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一家</p> <p>2017年7月18日,金全记于湖州爱莲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