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行第七天

声震天中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昨晚在马鞍山受到了老同学的热情接待,不仅提前安排好了住宿,晚餐还在马鞍山最有特色的饭店安排了一桌丰富的大餐。更令我感动的是老陶的一位好老兄,也是我在开封接待过的李总中断在苏州的工作特地赶回马鞍山陪我们一行吃饭。</p> <p class="ql-block">  今天早餐后老陶陪我们先到了马鞍山的薛家洼生态园,该地曾经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存在非法码头、散乱污企业、固废堆场、畜禽养殖场和危旧民居,以及大量渔民作业船和住家船。2019年,马鞍山市对长江东岸进行综合整治,薛家洼生态园逐渐转变为城市生态客厅。</p> <p class="ql-block">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考察调研了薛家洼生态园,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就是当年习总书记站在这里做重要指示的地方。不是有当地人带着一般是找不到这里的。</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薛家洼生态园,我们来到了不远处的采石矶公园。</p><p class="ql-block"> 矶,基本字义是指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最出名的南京的燕子矶、马鞍山的采石矶以及岳阳的城陵矶,这三矶号称长江三大矶。</p> <p class="ql-block">  采石矶古称牛渚矶,绝壁临江、水湍石奇,因集“雄、奇、秀、险”于一身,被誉为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  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以唐代诗人李白诗意为灵魂,以“翠螺出大江”的临江绝壁景观和锁溪河、滨江湿地风光带为主要载体,包括采石矶观光区、长江湿地旅游区、望夫山文化旅游区、采石古镇休闲体验区等四大功能区。</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有“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国保单位“太白楼”、状元福地“三元洞”和林散之“江上草堂”等特色景点。</p> <p class="ql-block">  太白楼依山而临江,祠堂正厅供奉的一尊楠木雕李白站像,背负双手,昂首挺胸,神态潇洒飘逸,十分传神地再现了诗仙风韵。它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长江著名的“三楼一阁”。</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好多小学生在春游。</p> <p class="ql-block">  这里景色秀丽,绿意盎然,人气旺盛,文化厚重,历史悠久,不愧是马鞍山第一景。</p> <p class="ql-block">  从采石矶出来,我们来到了朱然墓。朱然为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当阳侯朱然,他是孙权同窗好友,曾参与擒杀关羽、夷陵之战等重大战役,官至东吴军界二号人物。</p> <p class="ql-block">  这里边是真东西,我们这外行看个热闹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说一件事。就是最具争议性的发现当属一双漆木屐。这双木屐造型优雅、工艺精湛,与日本镰仓时代流行的木屐极为相似。</p><p class="ql-block"> 这一发现犹如投石入湖,在日本国内掀起轩然大波。一些日本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中日文化交流史,认为木屐很可能是通过遣隋使或遣唐使传入日本,而非源自本土。长期以来,日本学界普遍认为木屐是日本本土文化独创,但朱然墓中出土的这件文物无疑表明,中国早在1700多年前就已掌握了木屐制作及涂漆工艺。</p> <p class="ql-block">  今天老同学领我们在马鞍山来了个深度游,好几个景点一般人是走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霸王祠是为纪念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而建的。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于此,尸体被士兵抢夺领赏了。当地村氏当时就地墓葬了项羽的残骸和血衣,故称“衣冠冢”。后人于此建亭祭祖,人称“项亭”。</p> <p class="ql-block">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司马迁通过这一场景刻画了项羽兵败后的愧悔与悲壮,成为后世引用“江东父老”的核心文本依据。</p> <p class="ql-block">  为啥说江东,长江在马鞍山北上转弯了,因此说江东,在此地不说江南江北了。 </p><p class="ql-block"> 在此还想到了李清照的名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雄心壮志,随着年龄的增加己悄然而逝,可怜白发生。</p> <p class="ql-block">  下边这景点不太出名,但在这出了历史名篇《陋室铭》。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谪居和州(今和县)期间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p> <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p> <p class="ql-block">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p> <p class="ql-block">  陋室边上就是镇淮楼。</p> <p class="ql-block">  镇淮楼,又称鼓角楼、鼓楼、谯楼,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境内。始建于南宋宁宗年间(1195-1224年);元末明初,朱元璋驻师和州期间与将领登镇淮楼饮酒赋诗,留下《登镇淮楼》一诗。</p><p class="ql-block">中原杀气未曾收,江北淮南草木秋。</p><p class="ql-block">我上镇淮楼一望,满天明月大江流。</p> <p class="ql-block">  明朝弘治、嘉靖年间,知州陈宪、宋继先均予修建;清朝乾隆、道光、光绪年间,知州徐元修、李煜、罗锡畴先后主持重修。</p> <p class="ql-block">  四牌坊是清代嘉庆皇帝为表彰和县马氏家族在明清两代的忠节与政治贡献而下旨修建的。该家族六代为官,人才辈出,尤以马谅、马如蛟等人为代表,其事迹被载入《直隶和州志》的“忠节”“乡贤”等篇章。</p><p class="ql-block">牌坊上镌刻“祖孙进士”“父子同科”“两朝旌节”“六世承恩”等字样,凸显家族世代为官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一天安排的很满,老同学领我们参观的景点都是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地方。既饱了眼福,又丰富了精神,还升华了境界,更是收获满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