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拾遗—— 伏天的记忆

大智路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日记一则 伏天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2011/07/19</b></p><p class="ql-block"> 清晨,我走在小区人迹稀少的林荫道上,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闷热的伏天、凉爽的清晨、新鲜的空气、绿树青草装扮的院落、还有尽快恢复健康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那是1981年7、8月,在254医院结核科的院子里。</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昔日的曹昆花园,在当时是比较奢华的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大学的球友们来看我时,参观了医院的几个院落,引起了她们的啧啧称赞。</p> <p class="ql-block">  那时,几个年轻的病友们有个约定:每天争取吸到第一口新鲜空气。(不知有没有科学依据,反正当时我们认为是有效果的)于是,每天清晨4、5点钟,我们便陆续来到院子里――湖水假山、绿树葱葱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们满怀着康复的希望,各自做着认为对自己有利的运动。年轻的脸庞、灵活的身体,愉悦的心情――其实,那时的我已经不够年轻,但是在这群年轻人中,我的心态一点儿也不比别人老成,甚至有时还相当浮躁。</p> <p class="ql-block">  30年后,如此相似的感觉、如此相似的时段。只不过我周围的脸庞已经不再年轻,身体也不够灵活,所以只能是相似而已。</p><p class="ql-block"> 当我想找回30年前的感觉时,就感到困难了,甚至连再浮躁一下的激情都没有。不过,我能感到自己的平和、踏实和稳健。</p><p class="ql-block"> 时而还隐隐地遗憾:为什么当时不会太极拳、不懂经络、五行、六字诀。然后又暗暗好笑,这不是“后悔为什么不直接吃第二个烧饼”吗?!</p> <p class="ql-block">  其实,现在已经很好了,至少我还能呼吸到“第一口”新鲜空气、还能处在如此幽雅的环境,还有一套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p><p class="ql-block"> 更重要的是,与30年前相比,现在的我没有负担和压力。那时家里有生病的老娘、年幼的女儿;外面有学业的压力、职业的担忧------。</p><p class="ql-block"> 我真切的感到自己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也许只有18K,然而却也是难能可贵的。</p> <p class="ql-block">  过去所有的一切,都成为遥远的记忆。成败、荣辱、恩怨、------,都已经淡化,喜怒哀乐也不再强烈。心静下来了,节奏慢下来了,生活的主题也改变了:和谐、平安;健康、养生;老伴儿、“白眼儿”;-------境遇中有了别样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感谢上苍宇宙的眷顾,只有珍惜当下,实实在在的过好每一天,才不辜负此生。</p><p class="ql-block"> 摘自《每日一得》 </p><p class="ql-block"> 2013/12摘录修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