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桐—会唱歌的树

坐忘

<p class="ql-block">在那片黄泛的盐碱地上</p><p class="ql-block">风沙如恶魔狂野般的嚣张</p><p class="ql-block">一个挺着坚韧脊梁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忍着病痛,踏遍每一寸荒地</p><p class="ql-block">目光如炬,肩负着使命与担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排排焦桐卫士抵御风沙</p><p class="ql-block">每一圈年轮都是奋斗的诗行</p><p class="ql-block">英魂化蝶成就了天籁之音</p><p class="ql-block">孩童们脸上挂着微笑</p><p class="ql-block">桐乡的梦真甜很安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琵琶弦音悠悠长</p><p class="ql-block">那是奋进的旋律</p><p class="ql-block">暖阳的民族华章</p><p class="ql-block">手指轻舞,音符跳跃</p><p class="ql-block">高低起伏象那村里新盖的楼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雄的美德深深地扎在大地里</p><p class="ql-block">勋章之光映照着碧绿的树叶上</p><p class="ql-block">集装箱送走一批又一批的乐团</p><p class="ql-block">感恩崇敬的深情浸润了乐谱</p><p class="ql-block">焦裕禄精神在神州永远颂扬。</p> <p class="ql-block">  焦裕禄,一个将一生献给兰考人民的公仆,当年带领百姓种下一遍遍防治风沙的泡桐树,如今,这些长大的树已经成为制作乐器琵琶的上乘材料,每天,许多集装箱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为当地百姓带来财富与欢乐。</p><p class="ql-block"> 兰考县从贫穷落后的盐碱地逆袭成为一个小康家园的历史说明了什么?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发?我以为有如下几点:</p> <p class="ql-block">其一,当年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的远见卓识,决定了种植泡桐树选择的正确。因为当时就有一种“种树不如要救济”的论调流行。而/在焦书记看来,只有种树治沙,才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发展经济。为百姓谋划长远幸福的根本大计。泡桐树因为耐旱速生而自然成为了最佳选择。</p> <p class="ql-block">其二,焦裕禄以天下为公,为百姓谋利,不顾自己肝癌的疼痛,坚持不下火线的“忘我”精神和坚强意志是兰考人民在完成植树工程同时感知到的英雄气概。而正是这种精神成为鼓励当地人民保护林木生态健康,发展适宜经济模式的精气神。</p> <p class="ql-block">其三,坚持农林业与工业,艺术文化的跨界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泡桐树的经济潜力,最终打造出从种植到乐器制作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据说,在那里已经有3800家琵琶制作手工坊。在全球制造的三把琵琶中就有一把出自这里。去年全县乐器年产值超过30多亿人民币,泡桐树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会唱歌的摇钱树”!</p> <p class="ql-block">相比于现在一些官吏热衷于搞的所谓“标志性工程”,劳命伤财的“穿衣戴帽”工程,毫无历史依据和价值的“假文化工程”而言,焦裕禄书记带领完成的兰考工程的伟大意义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就显得额外醒目和令人感动!我想说的是: 焦裕禄亲手种下的兰考泡桐就是“亲民爱民、为民谋利,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英雄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称号。从此,我们对这种树多了许多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