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海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费老逝世20周年之际,我想了2005年4月28日和2015年4月24日两次追思座谈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2005年4月25日得知费老逝世的。两天后刚上班,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鲍敏中匆匆告之,明天召开费老追思座谈会,要我马上筹备。我随即与张圣坤主委联系,并通过电话邀请上海同济大学原校长江景波,民盟市委老领导翁曙冠、沈立恭、黄茂福、马克烈等出席发言。在我记忆里,这种当天告之翌日开会的事还是第一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28日下午,“情系祖国 志在富民—缅怀费孝通名誉主席”追思座谈会在民盟上海市委举行。出席会议的除了上面提到的领导外,还有民盟市委副主委谢遐龄,秘书长冯德康。张圣坤主委回忆了他和费老的交往,动情地说:“费老始终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带领我们把民盟的参政议政落在实处,他的一言一行,至今历历在目。”他的这个发言虽有文稿,但临时有一些细节补充。5年后被收入民盟上海市委纪念费老诞辰100周年专门出版的文集之中。江景波先生在发言中说:“我是80年代中期,在北京一次会议上正式认识费老的。之前,我读过他很多文章。从20岁到95岁,他工作了70年,我们与他相比,真是汗颜。他身上散发的人格魅力,令人难忘。”翁曙冠先生说:“我认识费老,也是先听其名,后见其人。他1940年代在《观察》等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很有影响。他对我们总是很亲切,也善于听取各种意见。80年代中期,他抓高教,我们跟他说,高教是重点,但也不能忽视普教,他接受了。费老90岁时,赠送给我一套文集。我读他的文章,不讲大道理,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包含大智慧。他把民盟工作宗旨定位在‘做实事、做好事’上,把我们国家政党制度概括为‘一’与‘多’,‘领导’与‘合作’上,为民主党派的工作走出了新路。”谢遐龄教授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转向哲学、社会学足已证明他天资不凡。他在发言时把费老在社会学上的地位与梁漱溟、吴文藻、潘光旦并称,说费老一生一直注重并实践着社会学中国化,强调他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得到中央认可,以自己的学术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沈立恭做过上海黄浦区三届副区长,是个有丰富行政经验的民盟领导。他在发言时强调费老是政治家,为人低调又有过人的智慧与预见力。“他为民盟提出的口号,概括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本点,对民主党派的工作方式、思路、地位和作用给予准确定位,既把握了大方向,又有策略、办法。现在各民主党派都同意并跟随他的提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天后,费老追思座谈会的报道和内容便出现在《上海盟讯》上,速度之快为全盟第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年后重温往事,恍如昨日。令我感叹的,一是沈立恭在费老逝世后立即提议尽快召开追思座谈会,二是鲍敏中放手让并非宣传部负责人的我去筹备这次会议。但是也有遗憾,由于我的粗枝大叶(秉性使然,至今未改),竟然未能发现会议记录整理者将“梁漱溟”写为“梁溯溟”的错误。每忆及其,懊悔不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眼过去了10年。2015年3月18日,我以民盟上海市参政党理论与盟史研究会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纪念费老逝世10周年座谈会方案,并打电话与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所在地上海大学民盟委员会主委秦纳联系,初定这个纪念座谈会4月24日在费老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举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1日一早,我改写了费老纪念座谈会方案,将这次座谈会定名为“阅读大师:微笑下的沉思”,还为出席会议的民盟方面确定了三个发言主题:倡导“文化自觉”的大师、构建“多元一体”的大师,以及作为民盟盟员和领袖的大师。次日,在与民盟上海大学委员会主委、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秦纳商量后,将民盟在这个座谈会上的主题发言又增加了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大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24日上午9时,“阅读大师:微笑下的沉思”费孝通逝世10周年座谈会举行,那天的发言很精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上海大学副校长李友梅,作为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她不仅全程参加,当我讲“作为民盟盟员、民盟领袖的费孝通”时,不时点头,特别是我引用沈关宝教授5年前4月24日在民盟上海市委、上海社科院、上海大学共同举办的“纪念费孝通诞辰100周年暨费孝通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发言,回忆即将“荣升”时用冷冷的眼光看着学生说:“和我有什么关系”,我看到坐在对面的她双眸闪动着激情难抑的目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