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岁月渐长,愈发懂得将脚步从仓促忙乱紧张疲劳的团游中抽离。偏爱在某个契合心意的地方,放松下来,慢条斯理地小住一段,让日子在舒缓放松中慢慢地延伸。所谓~慢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亚于我并不陌生。在那些“猫冬”一住就是半年的时光里,环岛游的景点大都领略。无需重复走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刻意也不懒惰的我,对“简单随意”有了更具体和更宽泛的解读。珍惜氧浓度很高的清晨和黄昏,沐浴绿荫;不想做饭了就去洁净的餐厅;午睡后晒晒太阳,喝点茶;听听鸟儿不用“表情”的聊天;知足的是尚可挥拍🏓,尚可小游🏊♂️;也偶尔走进“抱一书屋”……再次走进三亚湾,有了从前和当下的许多感慨,有了非说不可的冲动时,便从指尖倾泻游走,表达着我的表达……因为灵魂需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少逛街也很少买菜的我学会并适应了去超市以及在路边摊溜达;坐在街边喝椰子亦不觉不雅;遇上特爱讲的网约车司机,不去打断他,只管听着,看他聊到尽兴;路过那些披着五颜六色沙巾、摆出各种造型且舞之蹈之的东北大妈们,看她们随心所欲热烈又泼辣地舞动……大嗓门儿地说笑。我安静地投以微笑。那是属于大风大雪大东北地域性女人特有的快活。当下对生命的意义不是有了新说法吗,叫做:“今天比昨天高兴,就是生命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那就愿所有人都高兴。今天比昨天高兴。若是国人都能如此,那国家得多自豪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突然发现自己进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慢走的生活就是一种不慌不忙的态度和状态。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做想做的事情,去想去的地儿,按自己的节奏,握着大把的闲暇,慢慢看太阳升起又落下。我还愿意关注内心感受,并记录“世界赠予我”的、猝不及防的忧伤和在忧伤中有惊无险的欢喜。炎凉冷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许多时候,心情与季节无关。“感觉”这东西始终是个敏感的词,时而扪心自问,检索出的条目是——坦然。心门大开,阳光柔软。三月,家乡下雪了。我坐在三亚湾沙滩上,望着海发呆,“诗和远方”这四个字不时地进进出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些时候不必特意做一个“局外人”或用局外人的目光去审视赞美指责。比如在菜市场看贪便宜的女人扒掉菜帮;比如途中听一个话多的司机无主题、发散性地唠叨;比如买“革命菜”(海南对地瓜叶的敬称)时,看卖菜的人一根一根帮你摘去梗上的菜筋儿;比如夜幕中,你旁边那个急性子嚷着语速很快、外语般的海南话,趴在方向盘上一个劲儿地长按喇叭……人间既有烟火,烟熏火燎就再正常不过了。这些都是人间烟火的样子。你身于其境,人在其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我,最在意的就是内心的平静。安心地做一个“无用”的人。随遇而安也好,自得其乐也罢,一切跟从本我本心就好。慢且从容。让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日子尽可能过得“有意思”些。我依旧喜欢并坚守着——生活可以简单,但不能粗糙;日子可以平淡,但不能没有细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放慢脚步,心态安稳。两旁有风景,前方有炊烟……诗与远方都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在三亚的网约车上竟然听到了我作词的歌曲《往事本该骨瘦如柴》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