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江(二)

栀子花开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晨,眼前一览无余、浩浩荡荡的丹江水,被一层薄雾笼罩着,若隐若现的水面苍茫空濛,水雾连天,仿若仙境。这是2018年深秋的某个清晨,在大观苑景区西门35千伏变电站内的白色检修二楼窗前,望见丹江气象万千中的一瞬。那段时间,白天面对丹江的浩瀚和无垠,夜晚头忱丹江碧波,倾听丹江岸边松涛阵阵,整个人都被一种浩大所征服所洗礼,人也变得澄明透彻,像被羽化成仙,可以说,那段时间是我繁忙枯燥的监理生涯中,最具诗意浪漫的一次工地监理。</p><p class="ql-block">丹江大观苑景区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原有老旧单一的供电模式已不能满足景区需求,为此供电增容扩建迫在眉睫。承担这次工程施工的是淅川渠首电建公司的施工人员。这是一群硬核男子汉,一支有实战经验、勇于拼搏的年轻队伍,他们的足迹踏遍丹江库区及周边地区,如淅川电网纵横交错。他们安装、传递着光和热,编织、播撒着希望和梦想。他们一脸皴树皮、头顶一团红柳苗、一身油腻工作服,看到他们,总想到那些拉着沉重纤绳、吃力向前、喊着丹江号子的老船工。他们身处风景,却无暇看风景,他们本身就是风景,或者打造风景的人,是风景的一部分。施工队队长卢勇,膀大腰圆,粗声大气,雷厉风行,在工地上,像一阵旋风,还没打几次照面,转眼安装完毕,转战下一个施工现场。二次设备安装姚师傅,一直把高大的身躯,折叠、龟缩于一个个端子箱、配电盘内,在乱如麻、细如丝的导线中,抽丝剥茧、梳理归纳,彷如打造一件价值连城的工艺品。资料员小薛,不善言辞,不拘言笑,始终把自己埋在一堆资料里,躲在厚厚的眼镜片后。只有工地厨师老贾,活泼健谈,总在工地收工后,趁吃饭间隙、或傍晚散步时,开些玩笑,说些工作以外的话题。我白天和施工人员一起忙工程质量、进度、资料等,工作自是繁杂琐碎。只有傍晚收工后,站在工地门口的高坡上,望着眼前碧波无垠的丹江水出神,一天的疲惫好像被浩荡的丹江吸纳、消解,变得轻松。有时老贾在打扫完厨房和工地卫生后,也会出来闲聊几句。最喜欢听老贾讲工地的逸闻趣事,以及关于丹江的故事。他常指着丹江大观苑的西北方,说这水域下就是我家,为了丹江水库和南水北调渠首工程,我们村几经搬迁,有些老人甚至一生都在不停的迁徙中。老贾随意的三言两语,在我内心已震惊不已,丹江美的背后是告别是离散、是舍小家顾大家、是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家国情怀。只听老贾吐口烟又说道:其实丹江大观苑西岸的香严寺,原来还有个下寺,被丹江淹没,现在我们看到的香严寺属于上寺。听到这里,作为一个南阳人,不禁汗颜,真是孤陋寡闻。我不禁好奇的又问:这丹江水如此清澈,周边饭店、宾馆、农家乐比比皆是,可无论在码头或是在库区周边,没见一片垃圾、一个塑料袋,<span style="font-size:18px;">环境、植被、人文景观还如诗如画,</span>咋保持这么好?这时,老贾一指身后山坡上说:这周围设有监控和烟雾报警,为了保证丹江的水质清澈和周边生态环境,哪里有异常,哪里就有报警。前段这附近有家住户办养鸡场,保水志愿者勒令立即关闭。特别是在渠首陶岔,还专门成立了女子民兵连,涌现出一大批守水护水巾帼英雄。听至此,我心里再也不能平静,内心激起无尽的敬仰与感动,深深理解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份量和深远意义。</p> <p class="ql-block">从“守水人”披星戴月的巡查,到全民护水的庄重承诺,从水土保持的科技攻坚,到生态屏障的构筑,南阳儿女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一曲清水永续北上”的誓言,镌刻在伏牛山与丹江清波之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壮阔画卷的背后,凝结着南阳千万人民用热血与热土写就的奉献史诗。作为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区和千里调水首善之区,这座千年古城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在碧水北送的国家战略命脉上,浇筑出感天动地的精神丰碑。四十万南阳儿女含泪作别祖辈耕耘的土地,他们拆掉祖屋、迁离故园,用脚步丈量对祖国的忠诚。据悉, “1163家规模以上企业挥泪关停,千亿级经济损失背后,是地方经济阵痛中挺起的担当脊梁; 1500家养殖场悄然熄火, 五万余箱渔网在库区永久沉眠;3500余艘渔船收起漂泊的浆橹---数万渔民含泪上岸的身影,化作清水长廊最动人的剪影。当430余个工业项目在环评红线前止步,南阳人民用发展的代价,为京津人民的水缸筑起生态长城。”这是关于丹江的数学。数字是枯燥的也是具体的,从另一个侧面,具象了丹江几代儿女的巨大牺牲与付出,其内核是无价的。数字背后,是几代人丹江人的前赴后继,最后化为一渠清流永续北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彼时,深秋十月的丹江黄昏,周边坡谷上植被繁茂,松涛阵阵,秋风送爽,脚下山菊花盛开。极目眺望,水天一色处,远山含黛,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再次深情的凝望丹江,再次打量我置身于此的风景,丹江依旧波澜壮阔,千年万年只是它眉心一纹,可在我心里,这一切俨然不同于以往,这已不是我之前理解的普通山水风光,它已赋予了不同的涵义,具有非凡的意义。想起初次来丹江工地,当看到沿途的万千秋景,竟踌躇满怀地脱口而出:“丹江太美了,这次我一定要把丹江写出来。” 车后的土建李监理听后,深深的吐了口烟,幽幽的说了一句:“丹江的美,你是写不出的。”后来事实证明,李监理是对的。作为工程土建监理,兼输电线路工程监理,李监理比我们早来几个月,他白天忙工地,业余时间钓鱼、捕银鱼,因工作关系,跑遍了丹江库区及周边的山山水水,可以说是“老丹江”了。但他仍说:“在丹江越久,越感到丹江的厚重和魅力无法估量,也愈发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知。”是啊,丹江之美岂止是山水之美,它的美,在于丹江所承载的深远意义、和淅川几代人的巨大牺牲与付出。丹江所承载的内涵及意义,已超出我们的认知范围。如果对丹江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热爱,真的难以理解难以驾驭。作为大国重器、世界级的超级工程,丹江已经超越了意义之上,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一座丰碑式的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