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杜绝“小学化”,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颍上县润河镇中心幼儿园“去小学化”专项治理宣传

颍上县润河镇中心幼儿园

<p class="ql-block">《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教育工作中,我园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防止和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现象。</p> 01-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 <p class="ql-block">幼儿园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学前教育规律,提前向幼儿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知识、学习方式和行为规范等现象。</p><p class="ql-block">如:提前让幼儿学习运算、拼音等内容;以孩子“写多少字,算多少题”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是完全错误的行为。</p> 02-幼儿园“小学化”具体表现在哪方面 <p class="ql-block">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课程内容学科知识提前教:过早地教授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知识。比如,在幼儿园阶段就要求幼儿认识大量汉字、背诵古诗词、进行复杂的算术运算,像学习两位数加减法、乘除法等;还会教英语单词拼写和语法知识。</p><p class="ql-block">二、教学方式课堂模式小学化:模仿小学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知识传授。幼儿在大部分时间里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课,缺乏互动体验。比如,一堂课40分钟左右,幼儿像小学生一样规规矩矩地坐着,很少有游戏、活动环节。</p> <p class="ql-block">三、教学环境教室布置类似小学教室:桌椅摆放成整齐的行列,像小学教室一样面向黑板,而不是便于幼儿互动交流和开展小组活动的布局。例如,把教室布置成传统教室的样子,没有设置丰富的游戏区、阅读角等符合幼儿特点的区域。</p><p class="ql-block">四、评价方式书面考试为主:采用频繁的书面测验来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像每周都有语文、数学的小测试,用分数来衡量幼儿的能力,而不是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生活中的表现来综合评价。</p> 03-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有哪些 <p class="ql-block">1.损害身体健康:3-6岁幼儿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发育尚弱,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易使大脑疲劳,造成神经系统伤害。且幼儿手部细小肌肉群、骨骼等未发育完善,过早过多规范性学习,会影响肌肉、骨骼发育,导致近视、驼背等问题。</p><p class="ql-block">2.影响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有限,过早实施小学教育,超越其心理承受能力,易让幼儿产生厌倦、畏惧情绪,扼杀学习积极性,还会压抑活泼好动的个性,难以形成健全人格. </p><p class="ql-block">3.降低学习兴趣:幼儿园“小学化”让孩子过早面对难以掌握的知识和大量学习任务,没时间游戏,学习中遇困难易失去兴趣,甚至厌学,不利于未来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4.阻碍思维发展:幼儿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过早学习抽象小学知识,会限制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错过培养思维习惯的关键期,影响后期学习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5.干扰小学教学:孩子在幼儿园学过小学知识,一年级时易因已有“知识储备”而不认真听讲、不爱动脑,且错误书写姿势和不规范知识难以纠正,会扰乱小学教学进度和秩序。</p><p class="ql-block">6.影响全面发展:幼儿园“小学化”侧重知识灌输,忽视幼儿游戏天性和多方面智能开发,如语言、逻辑、运动、人际交往等能力,不利于综合素质培养,影响孩子全面发展。</p> 04-幼儿园里到底教什么 <p class="ql-block">很多人疑惑,幼儿园不教知识,到底教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p><p class="ql-block">一、生活技能</p> <p class="ql-block">1.自理能力:包括自己穿衣、系扣子、拉拉链、穿鞋子、洗手、洗脸、刷牙、吃饭、整理玩具等基本生活技能。例如,教会幼儿区分衣服的前后,自己扣上简单的纽扣,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任务,增强自我照顾的能力。 </p><p class="ql-block"> 2.自我保护:教导幼儿认识安全标识,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如不跟陌生人走、知道如何正确使用餐具避免受伤、在运动中保护自己的身体等。</p> <p class="ql-block">二、社交技能</p><p class="ql-block">1.人际交往:培养幼儿学会分享、合作、关心他人。像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和小伙伴一起搭建积木,分享自己的玩具,学会轮流玩游戏,并且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人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2.集体生活规则:让幼儿明白在集体生活中的规则,如排队洗手、喝水,遵守课堂秩序,学会尊重他人等。</p> <p class="ql-block">三、认知发展</p><p class="ql-block">1.感知觉训练:通过各种活动刺激幼儿的感官。例如,让幼儿触摸不同质地的材料(如光滑的丝绸、粗糙的砂纸),分辨不同的声音(如自然界的风声、雨声和乐器声),观察不同的颜色和形状等,从而发展他们的感知觉。</p><p class="ql-block">2.语言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和阅读准备。老师会讲故事,引导幼儿倾听并回答简单的问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需求、想法和经历;还会通过儿歌、简单的绘本阅读等方式,帮助幼儿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p><p class="ql-block">3.数学启蒙:以简单、直观的方式进行数学启蒙。如认识数字1 - 10,理解数量的多少、大小比较,形状和空间认知(如认识圆形、方形,区分上下、前后等空间位置)。</p> 05-向家长朋友倡议 <p class="ql-block">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学习兴趣、品德修养和社交能力的关键时期,并非单纯的知识学习阶段。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节奏和发展规律,不要盲目跟风,过早地让孩子接受小学化教育。尊重孩子的天性,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玩耍、探索和发现,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p> <p class="ql-block">二、遵循幼儿成长规律3 - 6 岁的幼儿,其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主要通过感知、体验、操作等方式来认识世界。因此,我们应鼓励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实践活动和户外活动,如角色扮演游戏、手工制作、科学小实验、户外体育游戏等。这些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不是让孩子过早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拼音、识字、算术等小学知识,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p> <p class="ql-block">三、关注孩子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的,除了学业成绩,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体魄、积极的心态、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艺术修养同样重要。家长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挫折承受能力。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如亲子阅读、亲子运动、社区志愿者活动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分享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孩子提供适当的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学习机会,如绘画、音乐、舞蹈、足球、篮球等,让孩子在兴趣的引领下,全面发展个性特长。</p> <p class="ql-block">四、加强家园沟通与合作家庭和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家园共育对于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们要积极与幼儿园教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配合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要及时向教师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和需求,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教育计划和方案。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家长会、亲子活动、家长讲座等活动,不断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在家园合作中,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一致的教育环境。</p> <p class="ql-block">五、抵制幼儿园小学化行为如果您发现身边的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如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化考试等,请您及时向教育部门反映,共同抵制这种不良行为。同时,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要关注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要只看重幼儿园的识字、算术教学成果。选择一所真正能够尊重孩子天性、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幼儿园,为孩子的童年保驾护航。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共进,拒绝幼儿园小学化,还孩子一个快乐、自由、充满童趣的童年!让孩子们在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开启一扇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的大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