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个必胜”即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由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提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个必胜”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正义、和平、人民力量的高度肯定 。“三个必胜”主题展以此为指导,全面展现中华民族为争取人类和平正义进行艰苦抗战的伟大历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个必胜”纪念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纪念馆,“三个必胜”主题展位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集暴行、抗争、胜利、审判、和平五大主题为一体的综合性纪念馆,“三个必胜”主题展是其三大基本陈列之一,通过展示《侵略者的罪恶》《不屈的抗争》《法西斯的投降》《正义的审判》《争取持久和平》五个部分的内容,用大量文物、翔实资料和历史影像,展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和最终胜利,凸显了正义的力量、和平的珍贵以及人民的伟大,与纪念馆的其他展陈内容共同向人们传递“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声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般提前1至7天预约。但由于纪念馆是热门参观场所,参观人数较多通常一两天内的门票一票难求,来趟南京不易只得退而求其次,参观三必胜展览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个必胜”主题展的入口处,有一组名为“老兵记忆——我们胜利了”的场景。以一个经历了抗战胜利的小人物视角,展开对那段历史的叙述,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到胜利的来之不易,也体现了对无数抗战老兵的敬意和铭记,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换来了最终的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一把以军号为原型进行艺术再创作的特大型铸铜军号,长70分米,象征着抗战胜利70周年。与其相联结的是书写有“胜利号角”四个立体字的红飘带,寓意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共同吹响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集结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艘河用小炮艇是侵华日军在长江流域部署的,重达25吨。长江是中国重要的内河航道,也是日军侵略的重要通道。日军的河用小炮艇在长江及其支流,如南京下关江面、武汉段等区域频繁活动,参与了包括南京大屠杀、武汉会战等在内的诸多军事行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在南京举行。在此前后,中国军队进行城市接管等工作 。照片体现了历经艰苦抗战后,中国对南京恢复主权行使,是抗战胜利、洗刷民族耻辱的一个历史缩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副浮雕由国家一级美术师邹锋教授领导的团队创作,主题为“众志成城——全民族抗战”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众志成城”浮雕里的93个人物形象,有着深刻寓意。93可能关联着9月3日,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些人物形象涵盖不同身份,有战士、工人、农民、学生等,代表着全民族抗战中社会各界力量。他们共同组成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以多样姿态展现出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抗战精神,让观者能直观感受到那段历史中全民抗战的磅礴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抗战胜利是全民族浴血奋战的成果,这些照片里的各阶层人物便是见证者与参与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些照片定格的不仅是胜利瞬间,更是全民族不屈抗争精神的永恒印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对历史事实的直观呈现,日本战犯在侵华战争中犯下了累累暴行,他们的罪恶行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灾难,将他们关在铁笼中是对他们应有的审判和惩处的体现,彰显了正义的力量,表明他们的罪行不可饶恕,必须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后果。另一方面,这种展示也是在提醒人们铭记历史,不要忘记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罪恶,以及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经历的苦难,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也警示后人,要警惕战争的再次发生,防止类似的悲剧重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开罗宣言》确定联合对日作战目标及日本战败后须归还中国领土等内容,《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条件必须实施,并规定战后日本处理原则。这些文件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战后处置战败国提供指导,规划了战后秩序。同时,明确指出台湾等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要归还中国,从国际法层面确立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中国收复台湾提供了法律依据。</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