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相儒逸墨

<p class="ql-block">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p><p class="ql-block">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p><p class="ql-block">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p><p class="ql-block">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p><p class="ql-block">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苏轼,这位北宋文坛的巨擘,以其横溢的才华、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仕途上的坎坷经历,成为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心中的偶像。他的诗词,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也有“竹扙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更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这位多情的才子,写下了多首不朽的爱情诗词,缠绵悱恻,肝肠寸断,既是对她们深情的见证,也是文学史上永恒的篇章。而这位文学巨匠的生命里,除了广为人知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所作;“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怀念妻子王闰之所写,“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高情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为苏轼被贬岭南惠州时,悼念侍妾王朝云所作,还与其墓侧筑亭纪念,并为这位红颜知己题写了那首千古绝唱的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其实,还有一位名叫温超超的女子,以她的纯真与挚着,默默书写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爱情传奇。</p><p class="ql-block"> 元佑八年,苏轼被贬到惠州,成了惠州温督监的邻居,温督监16岁的女儿温超超听说苏轼来了,高兴地大呼:嫁人应嫁苏东坡。为了近距离接触这位才子,竟然翻过家里的围墙,暗中窥视苏东坡。在惠州苏轼白天除了吃喝就游山玩水,晚上就边写词边吟诵:“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当温超超托父亲向苏轼表达爱意时,苏轼一时犯了难,他并非不满意温超超,而是因为他80岁的老哥张先迎娶18岁小姑娘时,他曾作诗狠狠的嘲弄了张先一番:</p><p class="ql-block"> 十八新娘八十郎,</p><p class="ql-block"> 苍苍白发对红妆。</p><p class="ql-block"> 鸳鸯被里成双对,</p><p class="ql-block"> 一树梨花压海棠。</p><p class="ql-block"> 苏轼又怕自己身为戴罪之人,会拖累温超超,故而婉拒了。</p><p class="ql-block"> 不久苏轼被贬到海南琼州,温超超终未能如愿。三年后,苏轼故地重游,才得知他在离开惠州后,温超超因为思念心上人终日抑郁而离世。死前托父亲将其葬于沙洲,为的是能够晀望大海那头自己的心上人。苏轼内疚不已,提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伤感而发的悼亡词,流传千年。2005年有人把它改编成歌曲《寂寞沙洲冷》,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歌曲,通过细腻的歌词和旋律,表达了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温超超,一个出身官二代,心灵高洁的女子,自幼便对苏轼的才情仰慕不已。在那个信息闭塞的时代,她或许只能通过苏轼流传于当时的诗词,来窥探这位大文豪的风采。然而,正是这份遥远的敬仰,在她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爱情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悄然生根发芽,直至长成一颗无法忽视的情感大树。然而,世事无常,苏轼因政见不合,屡遭贬谪,生活动荡不安,面对现实他选择了逃避。</p><p class="ql-block"> 虽然苏轼与温超超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只是惊鸿一瞥,但它所传递出来的爱情观,却如同一脆清流,滋润着后来者的心田。温超超的痴情,不仅是对苏轼个人的深情告白,更是对爱情永恒价值的诠释。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物质与外在的满足,而忽略了内心情感的滋养。温超超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爱情,是无关物质、年龄的,它源于内心的真诚与纯粹,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成为永恒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句词,不仅是对苏轼旷达人生观的对照,也是对温超超深情厚谊的深刻诠释。在温超超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爱情的崇高与不朽,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人性中最温柔也最坚韧的部分。让我们在赞美温超超对苏轼痴情的同时,也歌颂爱情的忠贞不渝和伟大。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纯粹与坚定,让爱的赞歌在人生旅途中,永远回响。</p><p class="ql-block">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当我们在物质横流的社会里迷失方向;当我们的情感被快餐文化逐渐稀释;当我们的真心在速食恋情里变得难能可贵;当我们的承诺在浮躁空气中轻轻飘散;当我们为了房子和车子放弃真爱,苏轼和温超超和爱情故事,不正是对现代人最深刻的启示吗?</p><p class="ql-block"> “自你走后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河畔的风放肆拼命的吹,无端拔弄离人的眼泪,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伤感一夜一夜……”</p> <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