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日清明,天上阴云密布。此刻站在楼顶花园,依栏远眺,对面山上云雾缭绕,恰似自己被思念之情缭绕的心,时暗时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近一个月,我和先生往来南山数次,全力以赴投入搁置了17年的大事——给公婆立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婆母于1998年仙逝,葬于老城的迎仙山;2008年11月,公公离世,在南山落葬。后来我们夫妻俩将婆母迁至南山与公公合墓。但因为有些不便言说的原因,一直没有立碑。十七年来,作为长子长媳,这成了我俩的一块心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3月初,我和先生开始筹谋启动立碑事宜,历时20多天,终于在清明节前达成心愿。3月23日,工人们清晨就开工,我们夫妻俩也在墓地守候了近三个小时。上午九时许,墓碑落成,一缕耀眼的光透过树缝直射到碑石上,霎时,那“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题词在阳光下格外夺目。那一刻,我为此阴郁十七年的心也似乎豁然明朗起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天,我和先生又上南山扫墓。公公婆婆、小叔子明锋,还有我娘家的奶奶都葬在南山。当我们依次清扫墓地,当我们点燃香烛奉上白菊、俯身虔诚叩拜时,已故亲人们生前的那些往事一幕一幕在脑海里浮现,仿佛历历在目。每到一处,我坐在墓地前触景生情,心里便又想起往日的那些点点滴滴、那些关怀与恩情。尤其是奶奶和婆母给以我的爱,是我最难以忘怀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奶奶,高高的个子,大大的脸盘,宽宽的后背,只有脚是小小的,平日里,用缠过足的尖尖脚走着碎步,让人感觉有些失衡。花白的头发挽成发髻贴在脑后,典型的旧时光下历经熏蒸的干练的女性形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是奶奶陪着我和弟弟长大,祖孙仨住在横街子胡同的一间平房里。成长过程中,奶奶包揽了我们姐弟俩的日常生活,她的言行自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虽然奶奶对我们姐弟的管教很严,要求也极高,但从不缺少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出生的时候正赶上特殊的年代,粮食不够吃,奶奶和父母从牙缝里省下口粮,做成米羹一口一口养活了我。由于先天元气不足,后天又缺乏营养,我的身体一直很虛弱。稍大以后,生理期也严重不适,奶奶带着我到处求医问药,中药里那阿胶的气味,那红糖生姜温白酒的味道,还有猪肉白果汤的味道,所有的一切都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到我20岁离家去山区工作,后来弟弟又参军。几年时间,我们姐弟俩双双离开奶奶的视线,奶奶思念成疾,一向精神矍铄的她,竟然一病不起,身体每况愈下,最后油尽灯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面对墓碑后那一堆黄土,不禁悲从中来,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像山风一样撕扯着我的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婆母,一位善良而勤劳的女性。自打我与先生从恋爱到结婚,走入这个家庭开始,与婆母相处近二十年,婆媳间从没发生过任何一丁点儿不愉快,我们之间像是超越了血缘关系的母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婆母的一生,童年是苦难的,中年是艰辛的,老年是多磨的。不到1米4的个子,撑起的却是家里的一大片天。看似平凡的一生,在我眼里却又是丰盈的,高大的。如今和婆毌虽然阴阳相隔,但我知道,我在说,婆母在听,在用怜爱的眼神注视着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脑海里回放着有关婆婆的那些过住,情到深处时内心在与婆母对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婆婆,还记得1986年秋日的那个星期六的下午吗?您乘坐上天白山的夜宿车,从县城来到我教书的学校。当我看到夕阳余晖下田间小道上的您,矮小的身子,背着背篓缓缓前行的那一刻,您知道我有多感动多心疼、多惊喜多幸福吗?您是担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孙女在山上需要开小灶,又担心我工作忙,背篓里除开吃的,竟然还有砍成小段小段的发火柴,方便我引火。您知道,看到</span>那堆乖巧匀称的木柴,我的心又有多温暖吗?还有油灯下您抱着孙女的笑脸,那祖孙三代同塌而眠的情形,与1980年您送我上天白山工作的那个夜晚是何其相似?我冰冷的双脚在您怀里感受着您的体温,那情那景,是那么温馨,是那么祥和!那些个画面的定格像春日暖阳般永久地、永久地温暖着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些年,作为五个儿女的母亲,工作、家务,不知耗去了婆母多少心血?成长过程中,儿女的工作、婚姻又不知给她添了多少乱?令她老人家操碎了心。后来家里又接二连三地出了那么多的事,婆母除开面对、付出,无怨无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印象较深的一次,小叔子明锋患恶性肿瘤后,由于儿女们要上班,总是累着婆婆独自陪同弟弟上重庆手术、放化疗,回到家里还要精心护理。记得有一天我过去帮忙,走进厨房见婆婆靠在灶台旁一边低声缀泣,一边抹泪,问原由,原来是弟弟疼痛难忍情绪不好发了脾气,婆婆心里难受,又怕家人知道了,所以偷着哭了一场。说完话她连忙叮嘱我别给大家讲,随即擦干泪水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从厨房满面笑容走进客厅。那时,我有些愕然,伴着心酸与苦涩,进一步读懂了婆婆那拳拳的母爱,那是无声的忍耐与负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明扫墓,不仅仅是仪式,怀念和永不忘记,或许才是祭祀真正的意义。每一次对亲人的诉说,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净化。正所谓“香火袅袅寄深情,微风习习诉衷肠”。愿逝者如秋叶静美安宁,生者似春花灿烂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