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杭州110 ,小小工美馆

阿春

<h5>近期,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三楼亮相的青少年体验专区——小小工美馆,一口气把编织、刺绣、木作、雕刻、纸艺、制瓷……等工美技艺展示出来,它是专门为青少年群体打造的公共体验空间,带孩子们步入工艺美术的奇妙世界。</h5> <h5>步入“小小工美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缤纷绚烂的工美万花筒。工美万花筒以馆藏文物的精美纹样为基础,打造数字化沉浸式空间,变化多端,带给大家妙趣横生的参观体验。</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这个娃娃好可爱!</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他瞪着好奇的大眼睛,</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认真地望着这个神奇的世界。</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人类正需要这种探索精神!</span></div></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趣玩寻艺记</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起源</b></span></div>杭州的工艺美术最早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时期精美的玉器上有着复杂而神秘的雕刻纹饰,跨湖桥文化中的独木舟也可以称为是木作雕刻的实物例证。<br>春秋战国时期有著名的吴戈越剑,汉唐时期又有青瓷中的精品“秘色瓷”,到南宋定都杭州,各类能工巧匠云集,各类工艺美术更达到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新高峰......直到现在,这些实用与审美为一体的工艺美术文化仍然传承有序,并不断进行着交流与融合,探索与创新。</h5> <h5></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木头的国度</b></span></div>你知道吗? 木头是一种运用得非常早也非常广泛的材料。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榫卯结构木构件起,中国人就与木结下不解之缘。我们用木头盖房子,做家具,制乐器,做文具,造船等等,可以说木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认识木头</span></div>因为地域气候不同,木材的性能、色泽和纹理也不同,软硬度、柔韧性和延展力也各有特色。使用木材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材料自身的特性,这样才能运用对应的加工方式与技巧,使材料物尽其用。<br></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木具</span></div>随着木构建筑的发展,以及人们的起居方式由席地坐向垂足坐转变,高型家具快速发展起来。根据日常起居的不同使用功能,又可以分为床榻、椅凳、桌案、箱盒、屏风、架等。<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的拱斗</h5> <h5>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不仅是技艺的见证,更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杭州木雕</span></div>是浙江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可以追溯到跨湖桥文化时期。到南宋,官办的木作中也有木雕制作,并在民间延续开来。我们熟悉的东阳木雕、黄杨木雕等都有着精湛的雕刻技艺,享誉海内外。<br></h5> <h5>上图:是充分显示中国智慧的木制鲁班锁</h5> <h5>孩子们还可以在这里触摸木制展品、观察斗拱建筑结构、动手拼装木制积木。</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造型的秘密</b></div>自然界的材料各式各样,有可雕、可刻的石头,可以直接创造出立体的艺术形象,有时则需要从石到土,从土到瓷。优质的原料,成熟的手工技艺,再借助于水、火、风和时间的自然力量,艺术家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自己的审美与情感。</h5> <h5>进入大型陶罐内部一探究竟,原来孩子们可以看看影片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然后动动手指将瓷片修复成完整的瓷瓶。</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石雕</span></div>石雕是指用天然岩石进行雕刻的艺术,不同时期的石雕作品能反映出不同的生产生活状况,其中对动物、植物、人物的传神表达极具美学价值。杭州灵隐寺的飞来峰造像、钱塘江边的白塔等都是石雕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其他各类石雕产品如印钮、香炉、花鸟也有着浓郁的艺术特征和文化气息。</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瓷器(龙泉青瓷)</span></div>龙泉窑是宋元明时期中国青瓷的代表,梅子青的釉色和端庄典雅的造型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12至15世纪的数百年间,龙泉青瓷沿着浩渺的“海上丝绸之路”,行销到了亚、非、欧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把先进的制瓷技术传播到了各地。</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塑像(泥塑)</span></div>泥塑可不是简单的只用泥来捏一个雕塑,它需要使用掺了棉花纤维的粘土,捣匀后,捏成各种形象的泥坯,然后晾干,再涂一层底粉,最后是画上漂亮的彩色。杭州的孩儿巷,就曾经是一个专门从事泥塑制作和贩卖的地方。。</h5> <h5>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剪裁得如此生动。</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巧手编、织、绣</b></div>在众多的古代传世技艺中,编织、丝织、织绣技艺对我们来说可能最为熟悉,毕竟“衣食住行”,以衣为先。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传统技艺在不断的传承中延续至今,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更加紧密的联系。</h5> <h5>古老的织机诉说着"衣被天下"的传奇。从粗糙的麻布到精美的丝绸,从简单的几何纹样到繁复的吉祥图案,</h5> <h5>传统布料是如何编织而成的?刺绣花纹中蕴含什么奥秘?在织物工艺主题区都可以找到答案。展厅内设置了小型织布机,萧山花边、杭罗、织锦、杭绣等织物小知识翻翻板,文字介绍与实物相结合,可以近距离观察、触摸、体验不同的织物,领略编织、刺绣技艺的魅力与风采。</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纸,</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向何方</b></div></b>纸是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触感柔和,薄却坚固耐用。<br>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造纸技术已经十分完善,逐渐演化出了许多功能多样的纸张,除了基本的书写和绘画,涂上油后制成的油纸伞可以抵挡风雨;制成灯笼或纸罩座灯可用于夜间照明;做成折扇或团扇,在酷暑季节也有清风阵阵......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纸的身影,而在这些实用的功能之外,它还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载体哦。</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立体折纸一组</h5> <h5>中国剪纸起源于西汉,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通过点、线、面的组合,阴剪阳剪的交替创造艺术,表达了人们祈福纳祥、消灾祭祀的愿望,其分类有喜花、灯花、寿花、窗花、门笺、祭冥等等。</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立体剪纸</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纸鸢</span></div>风筝在汉代就己出现、那时又称纸鸢 工具材料主要有竹材、纸、颜料、其实、风事最初并不是用来娱乐和玩耍的玩具、而糊、捆绑骨架用线和施放拴线导材料、是一种具有测量、通信等军事切能的工具。</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纸伞</span></div>油纸伞有着超过千年的历史,制作时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在古代,文人雅士会在在伞面上题诗作画,而现在可以在伞的伞面上进行彩色印刷和刺绣。油纸伞不仅有手工艺术的匠心精神,还浸润着中华民族的生活美学。</h5> <h5>各类纸艺变化多端、丰富多彩,诠释着纸的魅力。欣赏完纸鸢、纸伞、折纸展品之后,还能亲自体验一番,感受纸艺的千变万化。</h5> <h5>最后,是探索大本营。这是集图书阅览、主题活动、成果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区。</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这里是小小工美馆的培训基地。孩子们可以在木艺课程中体验建筑的力量;在瓷器课程中感受历史的温度;在编织课程中探索编织的乐趣;在纸艺课程中创造独一无二的花草纸张。</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培训时精彩瞬间的集锦</h5> <h5>走出小小工美馆,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br>这些看似平凡却精美无比的工艺品,承载着中华文明最深邃的智慧。它们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活着的文化基因,是匠人们用双手书写的文明史诗。<br>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文化空间,让心灵在传统之美中得到滋养,让文化在传承中生生不息。尤其是我们的孩子们!对不?<br></h5> <h5>阿春认为,这个小小工美馆办得不错。<br>您可以领着孩子们,早早地在这里深入浅出地接触中国工艺美术的精华,<br>接受熏陶,感知魅力,更加热爱生活!<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部照片均由荣耀80手机拍摄】</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