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历史博物馆——惠山古镇

老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二点半,我们来到惠山古镇。惠山古镇位于无锡市深溪区西部。占地3.5平方千米,核心区域面积1.09平方千米。原为无锡市锡惠公园和惠山老街。2017年合并成为惠山古镇景区。其历史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建成的惠山寺。唐代和明清时期又在惠山寺旁建园林,祠堂,形成惠山古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开发建设惠山公园。惠山古镇景区依山傍水,集祠堂文化,园林艺术,运河,宗教等文化于一体。惠山古镇自古就是风景绝佳,钟灵毓秀之地,达官显贵,帝王将相抵锡必游之处。乾隆曾亲笔题字“唯惠山幽雅闲静”。惠山古镇因历史古迹众多被誉为集中原和江南三吴胜地文化的“露天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0年1月7日惠山古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5A级旅游景区,截至2022年1月惠山古镇景区的寄暢园,惠山镇祠堂,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惠山寺四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泉书院等四处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十三处为无锡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惠山古镇被称为“露天历史博物馆”,这称呼好像很有意思!我一向来以为博物馆应该是封闭的,有屋顶的,四壁之内陈列着一些古物,书画……,配些说明牌,然后光线从特意设计中的灯罩里流泻出来,照着玻璃柜中的旧物。然而,惠山古镇却将一切摊在露天之下,任由来往行人睥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入惠山古镇,便觉得“露天”二字用得极其巧妙!古镇的砖瓦,石板,牌坊,祠堂,一切的一切,无一不是旧物,却无一被“囚禁”于玻璃之后。它们都被暴露在露天之下,任其风吹雨打日晒。与游人鞋底相触,与商贩叫喝相闻,与人们悠闲喝茶聊天相伴……。历史在这里不是被供奉,而是被使用。不是被瞻仰,而是被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些砖墙,屋顶上的斑驳是雨水的笔迹,那些石板上的光滑,是脚步的印记。露天意味着接受风吹雨打日晒,意味着与现实相连,意味着历史不曾死去,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封闭的博物馆里,展品被抽离了原来的环境,成了纯粹的“展品”,而在惠山古镇,一座祠堂可能仍是人们的议事场所。一口古井仍在供给清水。一座石桥仍承载着往来。一个园林仍是人们散步游玩的场地。历史没有制成标本,它仍是活着的组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露天博物馆里,游客熙熙攘攘,拍照的拍照,购物的购物,喝茶聊天的喝茶聊天。有的赞叹古建筑的精致,有的驻足研究古建筑的历史渊源……。更多的是走马观花,匆匆掠过。可是惠山古镇宽容地接纳这一切,如同它数百年来接纳过无数过客一样。“露天”意味着敞开,意味着不设防,意味着任凭许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坐在凉亭里,走在廊亭下,看着透过树叶在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谈论着这露天博物馆最珍贵的展品,或许正是这阳光,那雨水的嘻戏,还有那倒春寒的风,吹过脸颊的触感,这市井生活的气息,都是无法收藏于室内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不仅是器物和建筑,更是日落日出,刮风下雨,空气和生活方式的绵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到导游的崔叫声,我们不得不离开古镇,回头望去,古镇在微热的夕阳中显得格外美丽,那些屋檐,牌坊,祠堂既古老又新鲜,露天博物馆不但不需要门票,而且没有开放时间限制,它永远在那里与天地同在,与人间烟火共存。历史在惠山古镇不仅被展示,而是被经历,不是被保护,而是被延续。这才是“露天”的真义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谢谢观赏</b></p> <p class="ql-block">相片由村夫,江江,老谭拍摄于惠山古镇</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