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蔚县

丫丫姥爷

<p class="ql-block">  几年来,我从榆次开车到北京,多是东出太行后奔石家庄。这次回北京我选择了北出太行后前出蔚县。原因很简单,蔚县是京西地区小有名气的一座古城。说起我对蔚县的认知还有一段小故事,十几年前,认识了一个朋友,闲聊时他讲他是河北蔚县人,当时我愣了一下,感到这个地名我一点儿感觉都没有。过后,我打开地图查找,一时蒙圈了,原来我一直把地图上蔚县的‘蔚’按wei字念,翻字典方知这是一个双音字,用在地名时发yu音,所以叫蔚(yu)县。</p><p class="ql-block"> 蔚县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位于太行山与燕山交汇处,东临北京,南接保定,西与山西省接壤,是连接京津冀与晋蒙的重要节点。蔚县古称“蔚州”,始建于北周时期(公元579年),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为“燕云十六州”之一。其名源自“燕云故地,蔚为大观”,历史上是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交融的前沿,军事与商贸地位显著。</p> <p class="ql-block">这是蔚县著名的玉皇阁。</p>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又称靖边楼,是蔚县城北城垣上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玉皇阁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玉皇阁坐北朝南,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上下两院,布局严谨,殿宇宏丽,气势壮阔。大殿为三重檐歇山琉璃瓦顶,正脊装饰琉璃花脊和盘龙大吻,四角脊梢装有兽头,悬挂铁铎,微风吹拂时叮当作响。大殿内供奉玉皇大帝神像,墙壁上绘有“封神图”和“三十六雷公”等壁画,色彩艳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的选址也十分独特。它建在蔚县古城墙上,是蔚县古城墙北边的中心点。站在玉皇阁所在的古城墙眺望,可以看到蔚县的古城墙曲折蜿蜒,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凸”字形。这种独特的城市布局,与更为普遍的“四门十字街”布局有所不同,反映了古代城市规划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而玉皇阁作为城市建筑的独特存在,不仅是明代早期单体建筑的珍贵实例,也是蔚县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蔚县古城墙,城墙高度和宽度可与平遥古城媲美,但城墙整体规模,我看不到平遥古城的十分之一。这些年全国以古城冠名搞旅游的不少,但能与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能媲美的凤毛麟角。这是因为就古城的规模、形制、风格及文化内涵而言,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各代表了中国古城两种典型的不同风格,而且都是各自领域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  万山楼,位于蔚州古城南门景仙门之上,现存的景仙门是蔚州古城三座城门中唯一幸存的古建筑,城门之上的万山楼为1997年重重建的万山楼,五开间三重檐歇山式建筑,登楼远眺,翠屏映目,群山连绵,老城古巷,尽收眼底美不胜收,南望翠屏,北揽古城,心旷神怡,与鼓楼遥相呼应,古城风貌一览无余,南安寺塔、蔚州署尽收眼底,夕阳西下最佳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南安寺塔,位于蔚县城南门内西侧。始建于北魏时期,辽代重修。塔高32.1米,为13层的8面13级实心密檐式砖塔,是蔚县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北魏密檐式砖塔的代表性建筑。塔基为石条叠砌,塔身置于莲花座之上,整体造型精美、典雅庄重。塔身各层出叠涩檐,布瓦收顶,每层四正面镶嵌铜镜,阳光照耀时金光闪闪。</p> <p class="ql-block">  魁星楼,这是2010年复建的新建筑‌。位于原蔚州署州衙旧址内。原建筑早已损毁,现存建筑系2010年按明清形制复建。复建后的蔚州署景区包含18处院落、297间房屋,其中魁星楼作为核心建筑之一,保持了全木结构、外三层内五层的传统样式,高度达29.08米。</p> <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清晰可见的月亮高高挂在蓝色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  西古堡,一座按甕城形制而建的古堡。西古堡是蔚县唯一有两座城的古堡。南北发城为清顺治、康熙年间增建,均为东开门,民间有“虎抱头”之说。南北瓮城遥相呼应,均为青石铺底,大石座基,青砖包墙建房,其军事防御能力相当强。西古堡的瓮城是为保护暖泉西古堡。</p> <p class="ql-block">  西古堡是蔚县唯一有两座城的古堡。南北发城为清顺治、康熙年间增建,均为东开门,民间有“虎抱头”之说。南北瓮城遥相呼应,均为青石铺底,大石座基,青砖包墙建房,其军事防御能力相当强。西古堡的瓮城是为保护暖泉富豪董汝翠董家的财产而建。</p> <p class="ql-block">  古堡外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