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团曾经年青的,地勤机务兵

杨卫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时光长河的幽谧角落,四十年前的记忆如繁星熠熠生辉。那时,我们曾是原空军十航校二团机务大队的机务兵,怀揣着炽热的梦想与使命,踏入那片承载希望与责任的机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晨曦尚未绽露,夜幕仍恋恋不舍地笼罩大地,凌晨时分,飞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晨曦中的寂静 。这轰鸣声,如同激昂的战歌,召唤着我们。我们迎着料峭的晨风出发,脚步匆匆,心却沉稳坚定,奔赴那一架架静卧在停机坪的“战友”——飞机身旁。每一架飞机,都是我们眼中的珍宝,是翱翔蓝天的希望。为了能按时将安全可靠的飞机交付给飞行人员,我们与时间赛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勤机务工作,恰似一场精心雕琢的艺术创作,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成败。我们俯身检查,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隐患;我们精心调试,双手如灵动的舞者,在复杂的机械间穿梭。每一颗螺丝的拧紧,每一条线路的梳理,都倾注着我们对飞行安全的执着守护。当第一缕阳光洒下,映照在我们满是汗珠却又洋溢着坚毅的脸庞,飞机在我们的悉心维护下,闪耀着崭新的光芒,仿佛也在为即将开启的征程积蓄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一颗明亮的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一架架飞机依次滑出停机坪,驶向<预备&gt;起飞线,外场飞行开始了。飞机的轰鸣声是机务保障工作的最好证明,我们如同时刻待命的卫士,时刻坚守在机场上、飞机旁。飞机故障突发,便是我们冲锋的号角,我们迅速围聚,大脑飞速运转,凭借着平日里积累的深厚经验与精湛技术,争分夺秒地排查故障。每一次成功排除故障,都如同打了一场胜仗,心中满是自豪。加油工作同样不容小觑,每一滴燃油,都是飞机翱翔蓝天的动力源泉,我们小心翼翼,精准操作,确保万无一失。迎送飞机,目光紧紧追随,那是对飞行人员的敬意,更是对使命的坚守。每一次飞机安全平稳落地,我们心中高悬的大石才落下一半,紧接着,便是马不停蹄地进行飞行后的各项维护保养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夕阳西下,余晖如血,我们忙碌的身影被拉得悠长。细致地检查飞机,擦飞机清理杂物,精心调试设备,为飞机“疗伤”与“休憩”做好准备。维护飞机时的辛苦、汗水和油污是我们的荣光。直至夜幕完全吞噬天空,我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踏上返回营房的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保障夜航训练,那更是一场与黑暗和疲惫的较量。当城市沉睡,我们在机场的灯光下坚守。飞机划破夜空的呼啸声,是我们工作的背景音乐。每一次灯光闪烁,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弦。直到夜航结束,飞机安全归巢,我们完成所有工作,回到营房休息时,往往已过半夜两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机务工作千辛万苦,夏日的骄阳炙烤,冬日的寒风凛冽,夜航的蚊虫叮咬,我们从未有过丝毫退缩。因为我们深知,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份无上光荣的事业。我们是飞行训练坚实的后盾,是飞行安全的忠诚卫士。我们的付出,是为了那一道道划破长空的壮美航迹,是为了祖国蓝天的安宁与和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十年的时光悄然流逝,岁月染白了我们的双鬓,但那段年轻机务兵的岁月,却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间。我们曾是二团年轻而“永远”的机务兵,这份荣耀,将伴随我们一生,熠熠生辉,永远值得铭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后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0多年前,笔者曾在二团担任了90多天的地勤机械员,在东北冰天雪地的冬季里曾与当时的机械师(员)、特设师(员)、机械分队长及机务中队长、大队长等有过短暂的接触和机务工作实践;一同工作(维护飞机),一同学习(政治野营拉练),一同生活(同住一排“大通铺”),对地勤机务工作的艰辛和重要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p> <p class="ql-block">地勤机务人员维护初教5飞机↓</p> <p class="ql-block">机务人员维护初教6飞机↓</p> <p class="ql-block">注:以上图片均为网络下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