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州 牌 坊 街

东方欲晓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潮州市牌坊街位于潮州古城的中轴线,全长约2公里,纵横交错的串联起51条古街巷,共有23座牌坊,每座牌坊都记载着潮州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功绩‌。其规模与密度均为全国之最,被誉为“天下第一牌坊街”。</span></p><p class="ql-block"> 牌坊街是潮州对外的一张名片,是潮州古代崇文重教历史文化的缩影,记录了潮州士子在科举、政绩、节义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每座牌坊都有一段故事,透着浓浓的人文气息,代表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在这条街上,每相隔数十米,就矗立着一座石门牌坊,有的是二柱一门,有的是四柱三门,无论是两柱还是四柱,两边都是小门,中间是大门。这些牌坊,每一座都有其独特之处,牌坊上刻有精美的镂空雕刻,内容主要集中在功名、职官、敕封三个方面,字字句句都仿佛在讲述着那个时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恩光洊锡坊”是为了纪念品德高尚的宿儒温玉而建的。“恩光”在古代指帝王或朝廷对臣民的恩惠,而“洊锡”中的“洊”意为连续,“锡”通“赐”,指皇帝连续四次封赠翁玉。翁玉先后被敕封户部主事加封中宪大夫、兵部左侍郎、资善大夫、兵部尚书(正三品)。</p> <p class="ql-block">  下图这座牌坊是为了纪念明代大理寺少卿吴一贯而建,建于1533年。吴一贯以刚正不阿著称,最终晋升为大理寺右少卿。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曾经略边关,主持规划、建造了八达岭长城,并上书安边策略数万言。</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潮州古城里的这条牌坊街历史极为悠久,早在唐朝便已存在,当时街上曾矗立着90多座牌坊。然而,岁月流转,到解放前夕,大多数牌坊或是遭受破坏,或是被人为拆除,仅剩下不到40座,而且这些留存下来的牌坊也都破损严重。如今我们看到的这23座牌坊,是近年来在原址上重新修复而成的。它们每一座都有着不同的名称,背后记载的全是明清以来潮州那些有节义、立功德、取得科第成就的士子们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  这条街上的明清石牌坊,与南洋风味的骑楼建筑相映成趣,形成独特的中西合璧侨乡风貌‌。 牌坊古朴典雅、精美绝伦,而骑楼融合了中国古典韵味与南洋建筑风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潮州古城独特的侨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觉得牌坊街太过新潮,那么附近的甲第巷、步梳街等老街旧巷却是原汁原味的古街巷,充满了历史气息。甲第巷保留了大量明清街巷风格和古民居,汇聚了潮州历史建筑的精华。对于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来说,这里无疑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甲第巷是古代潮州望族官宦商贾聚居地,取名“甲第”,寓意希望这里的人家都能多登科甲,成为豪门贵族之家。甲第巷不仅是一条街巷,还是潮州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巷内至今仍保留着明清街巷格局,留存了数十座大大小小的明清宅院,如“大夫第”、“资政第”、“儒林第”等。这些宅院建筑考究,装饰精美,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被称为古潮州建筑艺术和民俗风情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  倘若要问潮州之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条古街和林立其上的牌坊,毫无疑问会拔得头筹。它们是潮州历史的见证者,是地域文化的沉淀与结晶。所以,要是你来到潮州,可一定要去牌坊街走一走,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历史的厚度,用双眼捕捉岁月的痕迹,亲身去感受一下这里独特的历史文化风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