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法国小镇贝桑松出发,开始返回罗马的行程。反正不走回头路,这种惯例到底中国人所特有,还是世界所通用倒是没有研究过。但作为旅行者的一般逻辑,肯定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求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游记也好,日志也罢,最重要的是把发生过的事情记好。所见所闻偶尔感慨一下应当无妨,是乃文之目的性,道一丝所想,悟一时所谛,形散而神不散方为其中。</p><p class="ql-block"> 今日之志,以为代入,当循规蹈矩,还是另辟蹊径。</p><p class="ql-block"> 记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按照既定的安排 ,一大早从法国贝桑松出发,一路艰尘赶往阿尔卑斯山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出法国,进瑞士。虽然同属于欧洲国家,但瑞士凭借自身经济实力,最主要的是永久中立国身份,不削与欧盟为伍,当然欧盟申根国的好处必须是有的。所以,从瑞士进出欧盟的所有国家还是相当便利,并不需要过多烦杂的手续,只要你申请了欧盟任何一个国家,去到瑞士还是非常容易。</p> <p class="ql-block"> 翻山越岭,一路颠簸,快到因特拉肯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图恩湖,它与布里恩茨湖分据两边,把因特拉肯夹在中间。考证因为冰川作用加之山体崩塌形成而今模样,图恩湖还冠以“上帝左眼”,因为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左比右要高贵。</p><p class="ql-block"> 小镇不大,却相当精致。何维可街笔直而整洁,将青绿开阔的广场与豪华时髦的商业街区分开,一边是滑翔伞俱乐部,一边主打的是各式腕表和豪华酒店,赌客们的殿堂科萨尔赌场再加以点缀,这才叫应有尽有,各取所需。眺望对面阿尔卑斯“少女峰”,清澈河水趟过鲜花簇拥的田园小镇,呼唤着人们停下脚步,瞩目欣赏。只可惜今天天气不爽,淅淅沥沥的小雨平添两个字:扫兴!</p> <p class="ql-block"> 格林德瓦的菲斯特雪山被誉为瑞士的梦幻山坡,从因特拉肯出发,沿着少女峰脚下,看飞瀑悬挂,<span style="font-size:18px;">溅起半山烟雾氤氛;顺</span>着缆车直上菲斯特雪山,这里是当地人徒步登上、露营滑雪的最爱,小镇上的商店里最常见的就是各式滑雪用品;当然整洁的街道上窜出一群油光水滑的黄牛,你以为是去劳作,其实是在去小镇广场交易的路上;当然一样也少不了中国人的身影,几乎一路的酒店商店里都能看见国人的影子,不乏操着四川口音的成都人。随着嘻哈打笑的我们四兄弟登场,无论是在饭桌,还是在铺面;是在缆车,还是在山岗,爽朗的笑声是发自内腑的,同化了周围,萦绕了雪山。</p><p class="ql-block"> 但看惯了阿尔卑斯山的风景,也逐渐开始产生审美疲劳,这里的景象与四川的甘孜阿坝景色近似。如果要说区别,最大的不同应该就是基础设施、服务管理。毕竟这边发展旅游已近百年,而甘孜阿坝只是这些年才开始大力发展,无论是投入的力度,还是管理的细节,哪怕是一草一木的维护,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好在景色要更加原始粗旷些。</p> <p class="ql-block"> 一路向东,来到琉森湖,它又被称为“四森林州湖”,而在湖的末端便是瑞士又一个美丽的城市——琉森(又名卢塞恩),罗伊斯河连接着湖水,早在公元七世纪就以已建城。河上横跨一座廊桥——卡佩尔廊桥(又称教会桥),始建于1333年,是欧洲最早的有顶木桥。桥的中央建八角水塔,廊桥绘有油画,描绘着欧洲中世纪黑死病流行的景象。这里已是琉森最著名的名片之一,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拍照,本地人则每每会心一笑方现友好。</p><p class="ql-block"> 漫步琉森街头,城市不大,人口不足二十万。城中心的“狮子纪念碑”也十分有名,它是为纪念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瑞士八百雇佣兵为保卫路易十六和皇后,拼死一搏全部战死而开凿建造的。浮雕突显被箭射中倒地手扶盾牌的狮子,痛苦中发出嘶嘶哀鸣。这头“濒死的琉森狮子”被马克.土温唤作“世界上最悲壮最感人的雕像”。我以为也许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稞稻草,自此瑞士雇佣兵制结束,国家彻底转型,全力发展经济。建立起以金融、制表、旅游为支柱的产业,并以永久中立国为国之根本,将自己打造成为了全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二战”以后,更是吸引了许多国际机构,纷纷把总部都设在瑞士。</p> <p class="ql-block"> 瑞士的发展模式被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模仿,什么开曼群岛、列支敦士登……这种模式甚至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部分边疆城市也纷纷加入其中并以模仿。但这种经营模式,说白了其灵魂就是抓住客户的心理,讲究那五个字:“避税者天堂”。</p><p class="ql-block"> 但是,实践证明西方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国的圆;外国的和尚不一定就会把中国的经念好。所以,凡事都要因地制宜,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斯为良策。</p><p class="ql-block"> 走走停停,再一次由北向南横穿阿尔卑斯山,终于回到出发时的起点意大利。</p><p class="ql-block"> 夜住帕尔马,明日又见开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iu~ 2025.4.17 帕尔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