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游巴尔干之萨拉热窝篇

优雅老去

<p class="ql-block">我承认游巴尔干主要是我的怀旧情结。因为一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我们青春的记忆。今天终于开始游萨拉热窝了,很高兴。</p> <p class="ql-block">餐厅在楼下,早餐是西式自助餐。</p> <p class="ql-block">种类很多,许多都没吃过不敢尝试,因蔬菜吃的少,取了许多沙拉,烟熏牛肉片特别好吃,又去取了几片。</p> <p class="ql-block">方便大家倒时差,九点钟正式从酒店出发。前行不远,就进入了萨拉热窝狙击手大道。大道两旁建起了许多现代化高楼,展现出城市的现代风貌。这是萨拉热窝为迎接奥运会办的假日酒店。</p> <p class="ql-block">沿大道前行,可看到清真寺等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阻击手大道,路边楼房上子弹孔洞,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萨拉热窝市政厅:位于市中心,是一座极具特色的建筑,其彩色的玻璃天花板十分抢眼。这里曾在波黑战争中遭受严重破坏,战后得以修复,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p> <p class="ql-block">外表装修极其精美。</p> <p class="ql-block">门前悬挂着两个旗子,是波黑国旗和萨拉热窝市旗。波黑国旗底色为蓝色,图案为金黄色大三角形,沿三角形的一条边还有一排白色星星。萨拉热窝市旗为浅蓝色,中间有该市的市徽。</p> <p class="ql-block">据说建市政厅的时候有一户人家坚决不动迁,除非原样迁移到对岸。政府按原样又盖了一幢。这在中国就应该称作钉子户吧。</p> <p class="ql-block">拉丁桥位于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市中心,是一座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拉丁桥横跨米里雅茨河。桥身由石头砌成,有四个石拱,三个桥墩,外形简洁而坚固。</p> <p class="ql-block">拉丁桥之所以有名,是因为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进行军事检阅时,在拉丁桥附近遭到枪击而身亡,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条河上有30多座桥。</p> <p class="ql-block">后我们参观了斯塔里格勒古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圣心主教座堂:建于1889年至1914年间,为新哥特式建筑风格,有两座88米高的尖塔,43米高的拱顶,16扇彩绘玻璃窗,是萨拉热窝天主教教区的主教座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拥有高耸的尖顶,直插云霄,两座43.2米高的钟楼,给人一种向上的升腾感和神圣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教堂有较大的玫瑰花窗及尖拱窗。</p> <p class="ql-block">教堂门口的雕像是教皇约翰·保罗二世。</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当年战争留下的子弹孔洞。</p> <p class="ql-block">这个教堂是可以进去参观的,但是今天没开门,很遗憾没看到漂亮的内部装饰。</p> <p class="ql-block">围着周围转了几圈,拍了细节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然后参观的是萨拉热窝贝格清真寺。其位于萨拉热窝老城中心地带,具有典型的奥斯曼建筑风格,其复合型多穹顶结构与土耳其蓝色清真寺相似。 </p> <p class="ql-block">主体结构:有多个圆顶,主顶直径达13米,旁边环绕着几个小圆顶。</p> <p class="ql-block">格兹·胡色雷·贝格喷泉 。它是萨拉热窝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木质穹顶上的阿拉伯书法通常是《古兰经》经文等宗教性文字,具有浓厚的伊斯兰文化氛围。喷泉不仅是市民取水、社交的场所,也是游客必打卡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旁边是气势威严的宣礼塔是,高达47米。</p> <p class="ql-block">钟楼整体风格古朴,建筑线条简洁流畅。其高度约为30米,在当时的城市环境中显得颇为突出。</p> <p class="ql-block">在电影中,这里是瓦尔特与德国人激烈交火的关键地点。瓦尔特奔上钟楼顶部,居高临下向敌人扫射,凭借着钟楼的地势优势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在某些未经修缮的围墙上,还清晰可见当年“激战”留下的弹痕,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巴什察尔希亚老城:建立于16世纪,是萨拉热窝最古老的城区之一,街道狭窄,两旁是各种古老的建筑和店铺,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氛围和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东西方文化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分界线”主要是从文化和建筑风格角度来划分,将城市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边——奥斯曼帝国风格,西边——奥匈帝国风格。</p> <p class="ql-block">还有著名的塞比利喷泉,也叫鸽子广场。</p> <p class="ql-block">周边有很多手工纪念品小商店以及餐饮。</p> <p class="ql-block">家庭主妇少不了看一看蔬菜水果。</p> <p class="ql-block">在鸽子广场中心,是一个木制八角柱形加圆顶的亭子样建筑,是萨拉热窝的城市地标,实际上是一处公共饮水处。</p> <p class="ql-block">Baščaršija清真寺:靠近喷泉广场,规模相对较小。 </p> <p class="ql-block">铁匠街。</p> <p class="ql-block">生熟铁做的各种器皿和装饰品,真漂亮。</p> <p class="ql-block">当代的铁匠匠人,沿用老传统做这些器皿。</p> <p class="ql-block">过了这条街,有一条小路一直通到山顶。</p> <p class="ql-block">喜欢这个小景:孤独的树,孤独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顺着山路,我们爬到了这个小径,到了山顶,这就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影片中拍摄的一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登到山顶,俯瞰整个萨拉热窝城。</p> <p class="ql-block">《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令人激动的经典台词是“大地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p> <p class="ql-block">就在老街附近吃的西餐,饼中的牛肉条做的特别软烂,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下午有两个小时自由活动时间,随手拍的点小片。</p> <p class="ql-block">各种墙壁的和屋顶的雕塑,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城市涂鸭。</p> <p class="ql-block">晚餐的八菜一汤。</p> <p class="ql-block">到此一游,留个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