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休闲娱乐地猛追湾

中叔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猛追湾,老成都人人皆知的一个地名,在上世纪下半叶,这里建有成都最大的猛追湾游泳场、成都游乐园、活水公园、东郊体育场、四川电视塔等休闲娱乐、美食健身场地和设施,是那时成都最好耍的去处之一。</p><p class="ql-block">猛追湾是府河在流经老成都城区东北角时的急弯水道,将本来由西向东走的府河,在这里一个急弯变成了由北向南流淌。因此名为“猛追湾”。</p><p class="ql-block">猛追湾的得名有几种不同说法。以水道和水势直接命名的一种说法是:高骈筑造罗城时,引河水过城北向东转南,河道形成一个急弯,河水流速急增。船行至此,便呈现先后追逐的态势,因而被称为猛追湾。</p><p class="ql-block">另有说法是早年间这处河湾附近是芦苇沼泽湿地,周边的农民在此放猪,因母猪较多,而有了“母猪湾”之名。后来因此名不太文雅,改成了谐音猛追湾。</p><p class="ql-block">还有一说是明末张献忠起义武装,遭大慈寺和尚追赶此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府河猛追湾段河道位置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猛追湾实景鸟瞰。</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以来,府南河河道变窄,水流量也不如从前,不过,在夏秋丰水季节,还不时可见水量充沛,弯道内水势汹涌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猛追湾府河两岸。(王晓庄摄于1984年)</p> <p class="ql-block">▼20世纪中期一号桥与二号桥之间府河中的打沙船。(王晓庄摄于1989年)</p> <p class="ql-block">旧时,猛追湾一带都是农田。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在河道西侧修建了猛追湾游泳场,随后在猛追湾以东开发了东郊工业区,人烟逐渐稠密,区域内街道也逐渐增多,在沿着猛追湾河道东侧形成了一条呈弧形长约1750米的街道,为今天的“猛追湾街”。</p><p class="ql-block">▼老版《成都城区图》猛追湾街位置。</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的猛追湾街旁,沿府河东岸修建的筒子楼,即军工企业82信箱、69信箱职工宿舍。</p> <p class="ql-block">猛追湾西通成都市内,东连东郊双桥子、万年场。在20世纪初,这里是成都东门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p><p class="ql-block">但由于从东面入城只能走老东门迎晖门或新东门武成门。而这两道城门离东郊都有一段距离,所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猛追湾上下游架了两座木桥。这两座桥的建成,让东郊和市内往来极为方便了。</p><p class="ql-block">于1954年建成的这座木板桥,连通三槐树街与双林路,称为二号桥。这是因猛追湾上游的另一座连接红星路与府青路的木板桥,称为一号桥。</p><p class="ql-block">1960年,拆除木桥,建为砖石结构的跨河大桥。</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重建后的二号桥。</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二号桥东向的、正在扩建的双林路。</p> <p class="ql-block">1988年,成都市政府对二号桥桥体进行了加固改建,新命名为“新华桥。”</p><p class="ql-block">▼改道后的(二号桥)新华桥。</p> <p class="ql-block">1996年,为了推进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成都市再一次对新华桥进行了改建。</p><p class="ql-block">在保留桥梁原下部架构的基础上,对下部结构进行了加固,重新更换了桥梁上部设施。改建后,全新的新华桥更加的平整,不仅使得交通更加顺畅、安全,更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助力。</p><p class="ql-block">▼鸟瞰新华桥。</p> <p class="ql-block">现在新华桥头高楼上的熊猫与桥墩上趴着的犀牛遥相呼应,已成新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在五十年代,成都市政府就在猛追湾拐弯处修建了成都第一座大型综合游泳场所“猛追湾游泳场”。</p><p class="ql-block">猛追湾游泳场建于1957年‌。它拥有跳水池、甲池、乙池、丙池等多个泳池‌。<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场占地面积108亩,是一座以游泳运动健身为主,集其他各项运动健身及休闲于一体的场所,因地处河畔,树林成荫,环境优美宜人‌。</span></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座落于河湾内的猛追湾游泳场全貌。(航拍图。牟航远摄)</p> <p class="ql-block">▼猛追湾游泳场设施结构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最先建成的儿童戏水池。</p> <p class="ql-block">▼猛追湾游泳场浅水池夜场。</p> <p class="ql-block">▼猛追湾游泳场内标准竞赛池,两边建有观众席。</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猛追湾游泳场跳水池。(牟航远摄)</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猛追湾游泳场门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位于猛追湾街旁的成都市游乐园开始动工兴建,1986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正式开放。</p><p class="ql-block">成都游乐园从建成到拆除的这二十年时间里,是当时儿童们的玩耍天堂,是80后、90后最难忘怀的童年记忆。也是猛追湾成娱乐胜地最红火时期。</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成都游乐园入园处鸟瞰。(严永聪摄)</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的成都游乐园全景。(杨显峰摄)</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在猛追湾游冰场处远眺成都游乐园内的娱乐设施高空览车、翻滚列车。</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初成都游乐园内游人如织。(严永聪摄)</p> <p class="ql-block">2008年成都游乐园关闭拆除,2011年改建成了成华公园。</p><p class="ql-block">▼住于猛追湾街的成华公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4年,位于猛追湾街二号的四川电视塔建成,它占地10亩,塔高339米。塔上发射中央台、四川省台、成都市台以及数字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共30套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半径80公里,是四川省广播、电视、微波传输发射枢纽。</p><p class="ql-block">除了作为广播电视传输中心外,还为省市公安、消防、安全、通讯、地震、民航、环保等部门提供综合性服务‌。</p><p class="ql-block">建成后,塔上8000平方米的空间被用于开展高空旅游,包括服务于游客的旋转餐厅、室内外观光层及会展演艺等活动,成为城市重要的商务及群众文化活动场所‌。</p><p class="ql-block">▼初建成的四川电视塔。(林立摄)</p> <p class="ql-block">塔上的旋转餐厅,可同时容纳200人用餐,提供100多种中、西式美味菜品。在此就餐可通过全景落地窗,视野开阔地观览城市风光。</p><p class="ql-block">▼四川电视塔顶层旋转餐厅。</p> <p class="ql-block">2014年11月8日,四川广播电视塔正式更名为锦绣天府塔。</p><p class="ql-block">2018年2月9日,锦绣天府塔又更名为天府熊猫塔。</p> <p class="ql-block">随后,由四川广播电视塔周边的广场及建筑,开发成了游览、购物、娱乐、美食的潮流胜地,以塔的高度命名为“339广场”。</p> <p class="ql-block">▼节假日期间339广场还有文艺演出。</p> <p class="ql-block">▼339广场的美食区。</p> <p class="ql-block">▼339广场的美食夜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乎与四川电视塔建成同时即2005年,位于电视塔双林路对面富临大厦1—4楼,原诺玛特超市因为合约到期撤离,百佳超市接手在此开业。</p><p class="ql-block">百佳超市富临店也是继首家百佳超市在新城市广场开业后,在成都布的第二家店。百佳超市的入驻,更加浓厚了猛追湾的商业氛围,使这一片区人流爆涨,市井更加繁荣。</p> <p class="ql-block">▼但经营十年后,百佳超市于2015年关门停业,虽留给了成都人快乐购物的回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记忆巳渐渐模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猛追湾是美食之地,是因为这里不仅有老牌的川莱餐厅,更有不少地道的苍蝇馆子,它们源起于八、九十年代,至今己红红火火地经营了三、四十年。</p><p class="ql-block">不妨先说一说这家土生土长的“八二干海板抄手店,”</p><p class="ql-block">这家抄手店开业初期并没有门店,就在82信箱宿舍大院里,经营全靠口碑,但因价廉物美,口味独特,生意好得一塌糊涂:抄手一碗4两,有8个,佐料是干海椒面干拌。在那时,不是老成都人,根本找不到这个店。</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位于82信箱宿舍区内的八二干海椒抄手店。</p> <p class="ql-block">这家店的抄手种类也非常丰富,有干海椒抄手、锅巴抄手、竹荪抄手、番茄牛腩抄手等等,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比如干海椒抄手香辣爽口,锅巴抄手外脆里嫩,竹荪抄手暖胃暖心,番茄牛腩抄手酸辣入味。</p><p class="ql-block">▼生意火爆,就餐还得在院子内排队。</p> <p class="ql-block">▼八二干海椒抄手。</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八二干海椒抄手店,已在猛追湾东街5号附30号、82宿舍破墻开店,己成八二干海椒抄手总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一家信箱厂宿舍的苍蝇馆子,是位于猛追湾横街69信箱宿舍的“三无粉蒸”。它1995年开业,当时並无招牌,大家都叫它“无名餐馆”,后来才有名为“叁无”。</p><p class="ql-block">老板就是“69”人,店铺也是自家房子,一开就是30多年。</p><p class="ql-block">▼早期位于猛追湾横街69信箱宿舍区的叁无粉蒸店。(张浪摄)</p> <p class="ql-block">因“69宿舍”要拆迁,叁无粉蒸也搬到了街口的玉锦湾楼下。新店比老店大,环境也好了很多。</p><p class="ql-block">▼现在猛追湾街上的叁无粉蒸新店。</p> <p class="ql-block">“三无”指的是无招牌、无菜单、无服务,所以就有了此名,不过现在的新店什么都有了。</p><p class="ql-block">这家店主营蒸粉菜,主要是牛肉、排骨、肥肠,都是自助风格的。还沿用了烧菜和特色菜,象樱桃肉、蒜泥白肉、咸烧白等等。</p><p class="ql-block">▼叁无粉蒸店菜品价目。</p> <p class="ql-block">▼叁无粉蒸店莱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猛追湾东街5号的金麒麟火锅兔店在猛追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3年‌‌。这家店是成都老一代的兔火锅代表,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成为猛追湾知名的美食地标。</p><p class="ql-block">他们家的兔肉先经过浅炸再入锅烧煮,肉质更加紧实入味。锅底味道浓郁,用原汤打碟子会让兔肉更加麻辣鲜香。</p> <p class="ql-block">▼金麒麟火兔火锅店的经浅炸的兔肉。</p> <p class="ql-block">▼这家开在马路边上人气旺盛的店铺,排队那是家常便饭。一到饭点马路边及店内都坐满了等侍翻桌的食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说猛追湾的老牌川莱馆,还得数杏花村这家。它最早设在建没路一环路口的东郊服务大楼一楼。</p><p class="ql-block">这幢综合服务全功能的大楼,建成于六十年代,它包括:酒店、餐饮、小吃、照像、理发、洗浴、洗染等。底楼的餐馆就是“杏花村”,是当时建设路上仅有的几个大餐馆之一,以烹饪传统川菜著名。</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拆除了东郊服务大楼而新建了百货大楼,杏花村餐厅迁至猛追湾街79号继续营业至今己四十佘年。</p><p class="ql-block">▼现在位于猛追湾街79号的杏花村餐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图片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