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下司古镇

曾君岳

<p class="ql-block">  虽然还没入夏,但贵州已是娇阳似火了,顶着30多度的高温我们从肇兴侗寨出发,驱车三个多小时,来到了贵州省八大古镇之一的下司古镇。乍一看"下司"二字,脑海里蹦哒出应该还有"上司"哟的疑问,想必是以地域来划分的。果不其然,在网上查了一下,下司古镇在明清两代属平定长官司的分司治所,因地处平定长官司辖区的下游(清水江流域),故得名“下司”。</p><p class="ql-block"> 踏入下司古镇,就像翻开了一本尘封已久的历史书卷,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这座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古镇,犹如一颗隐匿在山水之间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下司古镇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自古以来,便是重要的商埠。明清时期,这里商贾云集,马帮穿梭,清水江上商船往来如织 ,灯火彻夜不息,享有“小上海”、“清水江上的明珠”的美誉。据导游介绍,古镇居住着2万3干多汉、苗、仫佬等26个民族的居民。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而包容的文化氛围,漫步其中,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感受到岁月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  沿着古镇的石板路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阳明书院。这座始建于明中后期的书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被后人誉为与孔子、孟子、朱熹齐名的“四大圣人”。他提出的“心学"和“致良知”是中国近代思想形成的重要源头之一。他的再传弟子孙应鳌曾在此讲学,传播阳明思想,使得阳明学说在下司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 踏入书院,仿佛能看见昔日学子们潜心求学的身影,听见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书院以诗破题,通过七个展厅,将王阳明的一生和他的“知行合一”思想,深入浅出地展示在游客面前。</p><p class="ql-block"> 离开阳明书院,向左上行100米左右便能看到禹王宫(两湖会馆)。这座建于清朝中晚期的建筑,曾是湖南湖北同乡的会所,如今是黔东南州的文物保护单位和下司忆象活态展示馆。步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下司古镇的形成、繁荣与传承。馆内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介绍,让我对下司古镇的商业发展、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遗憾的是禹王宫的保护等级低了一点,至少应该是贵州省的文物保护单位,政府应加大对该文物的修缮、管理、保护力度。重庆的湖广会馆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街道两旁,是风格各异的建筑。既有徽派建筑的婉约精致,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又有闽南建筑的灵动秀丽,飞檐翘角,色彩斑斓。还有融合了苗侗元素的特色建筑,木质结构的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江边,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这些建筑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建筑画卷,让人不禁为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赞叹。</p> <p class="ql-block">  当夕阳西下,下司古镇换上了另一副模样。古街的红灯笼纷纷亮起,柔和的灯光洒在石板路上,给古镇增添了一份神秘而浪漫的氛围。此时的古镇少了几分白日的喧嚣,多了几分宁静与安详,漫步在街头巷尾,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旧时光。</p><p class="ql-block"> 在街的一角,偶遇一群美女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在红灯笼墙下留下了她们动人的俏影。</p><p class="ql-block"> 下司古镇,它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能让人心灵得到慰藉的地方。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自然与人文相融,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8日于下司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