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恢复中原的争论(1)

长岛歌吟

<p class="ql-block">靖康之变中,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抓至金国的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这对宋人来说是极大的耻辱。宋人提起此事时,就以“二帝北狩”而代之。而在南宋成立初期,迫于宋、金两国军事和政治斗争的局势,虽然宋高宗赵构只想苟安,但在表面上还是提出要恢复中原、迎还二帝。赵构定都临安时,称临安为“行在”。古时皇帝出行所在地叫做行在,此名意味着杭州只是暂住,最终还是要还都开封。宋哲宗的皇后孟太后死前也留下遗命,希望选择就近之处暂时安葬,待将来恢复中原故土后,再归葬祖宗陵园。因此孟太后的陵园没有高耸的陵台,也无神道两侧雕刻精湛的石兽。当时的人们也对赵构恢复中原寄托了很高的希望。当曹勋从金朝关押宋朝宗室的地方南逃时,在靖康之变中被掳到南方的赵构之妻郉秉懿摘下金环,交给曹勋说:“幸为吾白大王,愿如此环,得早相见也。”</p> <p class="ql-block">郉秉懿</p> <p class="ql-block">可郉秉懿没有想到,她的丈夫是个懦弱无能的皇帝,只想苟且偷安,保住自己的富贵。虽然赵构遥封她为皇后,一直到得知她的死讯之后才另立皇后,南宋的中宫也因此虚位了十六年。但这些只是赵构蒙骗世人的伎俩。对于这一点,宋钦宗就看得比较清楚。1142年,关系有所缓和,赵构的生母、宋徽宗的韦贤妃由五国城归宋。她离开时,宋钦宗挽住她的车轮,请她转告赵构,说自己若能归宋,到道观出家就够了。从这番话可以看出,宋钦宗知道他被囚在五国城并不仅仅是金人的意思,但他的哀求并没有感动赵构。</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赵构根本就没有想到要恢复中原。1129年二月,靖康之耻才过去两年,赵构已经乐不思蜀,白天宣淫,结果被金兵攻来的消息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而当时他接到警报之后,不是想着如何抵御敌人,而是抛开数十万军民,立即南逃,以致军民死伤惨重。</p><p class="ql-block">赵构的这种态度在1156年所发布的一份诏书体现的最为明显。当时赵构权力已经巩固,但是还是有人上书要求收复失地,他为此专门下诏,先用儒家大道理为他的投降政策辩护,其次则昭告天下,和议的政策是不容改变的,如果谁还要继续议论就要严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