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乙巳年三月廿一日,是我人生七十周岁生日。 </p><p class="ql-block">今天站在古稀人生的节点,回望七十年所走过的路程,难掩内心的万千思绪…… </p><p class="ql-block">七十年前,见证我出生的父亲、母亲都已驾鹤西去。此时此刻,我内心深处才真切的感受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苦涩,一种无法言说的失落和纠结使我倍受煎熬。 </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后的今天,站在人生新的节点,我衷心感谢父母把我带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使我经历了这个美好世界的喜怒哀乐,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时代变迁。 </p><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杜甫在《曲江二首》第二首中写道:“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然而,名垂千古的诗圣杜甫仅仅只活了五十九岁。 </p><p class="ql-block">我出身于农家,是一位十分贫穷的农家子弟,父母也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能安然度过七十春秋,也算人生之大幸。我的父亲母亲两人都是幼年丧母,各自都有欲哭无泪的苦难童年,堪称乡下少有的不幸之人。 </p><p class="ql-block">我弟兄三人我为长子,留在我儿时的记忆之中最为深刻的印记——母亲非常疼爱我。记得儿时,她总是常常带我去附近老姨家的街镇上看戏,幼年丧母的母亲和她的大姨较为亲近,据母亲说她幼年时常常寄居于姨母家,她姨母待她如同亲生女儿。因而母亲让我把她的姨母叫婆婆。 </p><p class="ql-block">因为彼此亲近,街镇一旦唱大戏,婆婆总是差表姐来叫我的母亲看戏。母亲她总是带我和二弟一同前去,利用经典戏剧教导我如何做人处世处事。记得看过的秦腔经典剧目《锄美案》、《双母记》、《三上轿》等影响了我一生。 </p><p class="ql-block">当年乡下农村大多都比较贫穷,缺吃少穿是普遍现象。我的父母改变贫穷家境心切,总是超负荷劳作而不理会惜耐身体,加之心地善良总是乐于助人。我上学之前一次和母亲在老宅门前剥棉花杆皮,母亲因受邀帮人拉运行礼,后多日咳嗽一直不愈痰中带血,后经医院诊断为人见人怕的肺结核。 </p><p class="ql-block">父母走上艰难的治病道路之后,家里的经济开支非常困难。记得有次等贷款为母亲治病,焦急的父亲多次去村上管信贷的人家催款无果后,便支我去找人家。一个不到十岁的孩童,见到管信贷人后说明来意,人家见我更是不屑一顾,摩蹭了半天之后才用冷冷的一句:“你回去,贷款还没批下来”予以应付。这个人因为家族之间的矛盾,频频为难急等钱看病父母的恶行使我终生难忘。 </p><p class="ql-block">贫穷的家境和母亲所患的肺结核病症,使幼年的我饱受到了别人的冷眼和蔑视。这种不堪窘迫的状况,在我心灵深处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记,也深深地刺痛了我的自尊心,使我有了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彻底改变这种状况的强然愿望。 </p><p class="ql-block">记得母亲离去多年以后,我已经到市级部门工作。机缘巧合一个下午我正漫步去火车站便道行走,猛一抬头竟和多次为难过父母看病的那位村上人相见。想不到那人文革红极一时,最后因遭到清算沦落到街头测字卜卦,少见尴尬的一次不期而遇,只能相视一笑而过。 </p><p class="ql-block">后来随着母亲病情的不断加重,在万般无耐的情况之一,母亲便对我申明缘由,开始教我纺线、织毛衣。虽然当时我很排斥,也感觉男孩子纺线毫无脸面可言,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母亲的安排。母亲病逝离去之后,纺线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高中毕业。当然我也不会把我这种个人隐私,当作美谈暴露在同学之中。 </p><p class="ql-block">因为幼时母亲教我纺线,我便常常陪伴在生病的母亲身旁。同时,母亲病情加重丧失劳动能力,我放学回家只要母亲不外出医病,她总会托着病体变换花样为我做好吃的,用以鼓励我好好纺线。同时,还给我讲她过去的遭遇和许多做人的道理,当然我也非常敬重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我受母亲的影响很大,上进心、自尊心极强,自小到大一直争气好强、不敢落后。因而上学之后也比较努力,爱看各种书籍,学习成绩也不错,社教运动时还常常被老师带上外出表演快板。当然对于我在学校的情况,最为高兴的还是我的母亲。 </p><p class="ql-block">我非常依恋和敬重我的母亲,看到病情不断加重母亲的状况我也是忧心忡忡,非常不安。 </p><p class="ql-block">记得68年我十三岁那年八月一个早晨,母亲早早把我叫到她的炕前,除了招呼我吃糖果外交待了许多事情,之后硬支我外出。我不知道母亲这是回光返照,更不明白这是临终嘱咐,就这样我被支出门之后,母亲便离开了人世。 </p><p class="ql-block">母亲的悄然而别对我的打击很大,而且我为母亲守灵时,亲眼目睹病逝的母亲一直眼晴睁着,隔壁娘说你妈放不下你弟兄,死不瞑目。隔壁娘一再人为帮母亲合上眼晴,但一会又慢慢睁开。</p><p class="ql-block">痛失母亲之后,回味当年见闻,我才体验到可怜的母亲,面对生死别离是多么的不甘和心痛。我也由此下决心一定不辜负母亲对我的期望,一定要完成母亲的夙愿。 </p><p class="ql-block">母亲死不暝目的画面,永远留存于我的记忆之中,自打母亲病逝之后,每年清明、十一和除夕,风雨无阻我们都会和儿孙跪拜母亲,用这种特别的方式不断提醒和警示自己。完成母亲的遗愿,也是我人生征途上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 </p><p class="ql-block">母亲离去一年之后,十四岁那年我上了初中,我的作文被语文班主任老师当作范文书写于教室黑板; </p><p class="ql-block">十五岁时在全区公捕公判万人大会上,我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大会发言,同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十六岁时高中招生全县首次统考,荣幸考入高中,并担任班级学习干事,两年高中学习生涯,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委通讯员和学生干部,受到表彰奖励。 </p><p class="ql-block">七五年元月高毕业年满十八岁返乡务农,后以团小组名义参加村上整党学习班,几次学习班会议发言得到工作队队长表扬,半年之后被推举为村团支部书记兼村级会计。 </p><p class="ql-block">七五年至七七年之间,先后担任青年突击队队长,文艺宣传队队长,外出带队参加排碱大会战领队,取得优异成绩被评选为县级优秀团干部受到表彰奖励。 七七年恢复高考之后,第一次高考被初录因体检问题落选; 七八年第二年再考因思想压力过大,临近高考常常失眠,因一分之差落选,七九年第三次高考,因三分之差名落孙山。 </p><p class="ql-block">面对高考一再失利的被动局面,加之家庭环境恶劣等多种原因,一时各种非议四起,使我的人生陷入了十分不堪的境地。于是,我便婉言相商辞去了村上的干部职务,决心另辟蹊径寻找人生的另一个突破口。 </p><p class="ql-block">恰巧不长时日,我们乡镇初中改制全乡招考初中民办教师,我便报名参加乡镇招贤考试被录取。乡镇初中任教对我来说如鱼得水,也连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受奖。我也十分热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感觉几年高考经历有了用武之地,教学也比较用心和下功夫,课堂教学反响良好,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多年以后所教的几位优秀学生高考成绩斐然,填报院校如愿以偿。</p><p class="ql-block">四年民办教师的简短经历,三年初中物理教学突践,所教学生其中一名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之后事业有成,人生顺风顺水,即使现在学生已年过半百,每年还多次从外地寄来他茶园出产的茶叶,不时虚寒问暖;还有当年考入西安医学院、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等在本地工作的几位学生,他们都和我常来常往,退休至今还每年都春节拜年并邀我一块聚餐,使我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话说回来,四年民办教师工作经历之后,我参加民师班招考被录取离职学习。 脱产两年学习毕业之后,经有关恩师竭力推荐,加之有关方面贵人的全力促成,我便如愿被调入市级教育部门工作。 </p><p class="ql-block">八六年十二月调入市级教育招生部门之后,我主管过高考等多类种考试业务,曾于八九年至九二年主管高考业务并带队参加高考录取工作,一段时间成了市县教育系统的名人。 </p><p class="ql-block">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干挠和纷至沓来的围追突截,我经受住了各方面的风浪和考验,做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政策允许情况下做好服务和沟通解释。始终坚守做人的底线和原则不动摇,从而使高考整体工作得了省级部门和领导的肯定和奖励。 </p><p class="ql-block">一九九九年被任命为单位副职;二零一零年四月被任命为单位常务主管日常工作。 近三年来,在单位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上下一心,锐意进取,招生改革力度较大工作业绩突出,省教育厅、省招生部门主要领导,市委书记、市长先后莅临单位指导工作并共进午餐、晚餐。影响之大令人刮目相看,自己也因此被作为副处级领导干部考察,后因任职时间和年龄等因素搁置,各项工作开了单位有史以来之先河。 </p><p class="ql-block"> 如今 ,省厅这位很有个性、很有作为的领导已光荣退休,市上这两位主要领导都已晋升为正省级领导。想想自己一位穷家子弟,因努力工作能有此等之荣耀还有什么不满足呢?</p><p class="ql-block"> 仓海桑田,浮生若梦;人生苦短,匆匆然如白驹过隙。短短的几年奋力而博——凝聚人心,争取政策,排除干挠,化解矛盾,锐意改革,各项招考工作成绩斐然。但干事创业也并非一帆风顺,其中的酸甜苦辣唯有自己心知肚明。</p><p class="ql-block">人生苦短,如梦一场。感谢领导能让我有机会博风击浪,倾力为自己终身热爱的教育事业一展身手,深感此生足矣!</p><p class="ql-block">年愈花甲之年退居二线,如今回望短暂的那段经历,难掩内心的波涛汹涌。朗朗乾坤之下风卷残云,雾霾肆虐不再风清气正,唯利是图者不在少数,躲在阴沟里的钻营者往往春风得意,但终久都不会被世人认可。</p><p class="ql-block">我自幼酷爱读书,当作家是很早的一个梦想。三年前去古城西安恭贺同事儿子结婚,因为新冠疫情B类接触者被隔离月余。当时思想压力很大,也不知到底有多严重,仿佛自己人生到了尽头。 </p><p class="ql-block">岂知,惊心动魄不过一场虚惊! 于是当隔离结束时,坐在西安浐灞半岛柳荫之下,我泪流满面写了一篇《在隔离的日子里》,有幸后来渭南《西岳》杂志以征文形式公开发表。 </p><p class="ql-block">我这一篇文章以征文形式发表之后,对我的鼓励很大。仿佛瞬间点燃了我儿时的梦想之火,从此一发不可收。 </p><p class="ql-block">截止目前,我的多篇文章先后在《西岳》杂志、《陕西文坛》、《情系白水》、《西部文学》发表;同时个人还注册了美篇,记录退休生活。不到三年时间,先后发表散文、诗词、游记、记实文学共计261篇,其中精品209篇,阅读量超过165万人次。 </p><p class="ql-block"> 人生苦短,来去匆匆,江山易改,秉性难易。由于自己当年多遭不堪,因而面对底层人群和别的因故遇难个体,总有一种特别的情绪。因而,工作几十年来对于困难群体总是鼎力相助。 </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我看戏流眼泪,做人太重情重义。我认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济贫救困是积福行善,厚德必能载物也会得到回报。几十年岁月匆匆,人心向背无容置疑,大多帮助之人回归社会,知恩图报使我收获了欣慰。</p><p class="ql-block">茫茫人海,无奇不有。尽管几十年来也曾遇到过个别烂人,竟然恩尽仇报对我造成不小伤害,甚而污言秽语相加,但最终受害的还是自身。</p><p class="ql-block">有位高人曾经言道:“人生诸事不顺,故然有天灾人祸,但还是要好好反省自己。” 我也曾多次把人看错,甚而犯过糊涂,也曾经为自己的过错负出了代价,对于信誓旦旦的承诺总是信以为真,不会过多把人想的很坏,但累累遍体鳞伤。如今猪不食眛心食的情况,已然成了过往。我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反省自身,提升自己,少走弯路不被烂人坑害。 因而,面对一生遇到的烂人烂事一笑了之。 </p><p class="ql-block">走过了七十年的人生之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苍桑巨变,实现了母亲对我的殷切期望,我由一位当年被人贱看的穷家子弟,如今堂堂正正地站在了人前。</p><p class="ql-block">当然,家国情怀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工作几十年来,对待长辈和有恩之人,我做到了孝敬有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了; 对于兄弟家人,尽其所能,不遗余力,生而无憾; </p><p class="ql-block">七十年弹指一挥间! 如今我的儿女都有了体面的工作,各自争气,家庭和睦,事业有成,也是我人生的福报。正如老父生前说的那样:我们家能有今天这样,就是当年做梦也不会想到。 </p><p class="ql-block">老父历经坎坷,花甲之后一直随三弟长居市区。近三十年来,虽历经两次大疾终安然而过,先后去过北京、海南、北海、山西及陕西周边各地,去年八月九十二岁高龄突发脑出血驾鹤西行,想必父亲已经将我等弟兄天翻地覆的变化告知了天堂的母亲。 </p><p class="ql-block">迈入古稀人生,情感世界错众复杂;说不上特别高兴,也谈不上过渡沮丧;只是岁近古稀之年,痛失老父使我受到了很大冲击。我无法面对没了父亲母亲的第一个中秋节、春节 我不敢再去一直和父亲同住的三弟家。</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一晃而去,我当再次振作当有新的追求。爱好文学是儿时的梦想,我今年准备申请加入市作协,旨在欧歌美好山河,记录流年过往,以圆儿时美梦。</p><p class="ql-block">古稀生辰在即,前天返回乡下老宅,村里村外田间地头,父母长卧之地辗转调整状志,终于完成人生重要节点心愿,得以释怀。</p><p class="ql-block">今作《七秩人生记》,志在对自己人生七十年有个交待,在这个节点也想让天下之父母,当珍爱自身万勿让我幼年的悲剧重演。当然,我更期望我的儿孙能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当有家国情怀,珍爱自身,做好父母,当好儿女,那当然就是我的万幸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