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十大火炉城市,(网络截图,致谢网络!)

文姥姥

<p class="ql-block">贵州就是最佳避暑圣地</p><p class="ql-block">贵州省</p><p class="ql-block">中国西南地区省级行政区</p><p class="ql-block"> 贵州省, 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连云南省。贵州省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 省会为贵阳。 共有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024年末,贵州省常住人口3860万人。 常用语言为贵州川黔方言、黔东南方言和黔南方言。</p><p class="ql-block">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 在距今五六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贵州土地上栖息繁衍。 宣和元年(1119年)改矩州为贵州。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设置布政使司,正式成为全国 第13个行省。 1949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贵州省设9个地级建制。</p><p class="ql-block"> 贵州省以磷矿采选、磷酸、磷肥、合成氨、乙二醇、醇醚、钡盐及其下游加工系列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体系。钡盐、汞回收和橡胶加工是贵州省特色化工产业,产业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p><p class="ql-block">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腹地,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贵州是西南连接华南华中的重要枢纽,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必经之地,是连通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支点。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以其"十里不同天。贵州也被誉为"史前文化的第一乐章" 贵州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非遗名录99项。 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处。 国家5A级风景区9个。</p><p class="ql-block"> 2024年,贵州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67.12亿元,比上年增长5.3%。</p> <p class="ql-block">1.吐鲁番</p><p class="ql-block">吐鲁番市</p><p class="ql-block">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地级市</p><p class="ql-block"> 吐鲁番市 ,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总面积69713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吐鲁番市辖1个区、2个县。 截至2023年末,吐鲁番市常住人口69.34万人,城镇化率为50.95%。</p><p class="ql-block"> 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吐鲁番地区,设立地级吐鲁番市。吐鲁番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乌鲁木齐的门户,是新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在这里交汇,与 、G30线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具有"连接南北、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区位和便捷交通优势。 吐鲁番是驰名中外的旅游名城,著名文物景点高昌古城、交河故城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数量众多、风格独特的古代烽燧遗址、商队、美食和建筑,旅游资源景点(区)多,且比较集中。 2017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p><p class="ql-block"> 2024年,吐鲁番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0.42亿元,经济总量突破600亿大关,比上年增长9.1%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重庆</p><p class="ql-block">重庆市</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p><p class="ql-block"> 重庆市 ,简称"渝",别称山城、江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和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长江上游航运中心。</p><p class="ql-block"> 西部金融中心,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辖38个区县, 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2024年末,重庆市常住人口3190.47万。</p><p class="ql-block"> 重庆市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是全国唯一兼具水、陆、空、生产服务、商贸服务"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 ,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长江经济带中发挥示范作用;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景观。</p><p class="ql-block"> 重庆市是巴渝文化发祥地,有三千余年建城史, 自古被称为"天生重庆"。 宋光宗先封恭王再即帝位,升恭州为重庆府,由此得名。夏商巴国在此建都, 元末大夏在此建国。 清末重庆开埠及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使重庆成为近代中国大后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红岩精神起源地。 新中国初为西南大区驻地及直辖市,1997年又恢复为直辖市。</p><p class="ql-block"> 重庆市是中国山地城市典范、 世界温泉之都、 中国火锅之都。 为成渝金融法院驻地, 中欧班列首发城市, 截至2022年,集聚各类研发平台964家; 驻渝高校73所。</p><p class="ql-block"> 2024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93.15亿元,比上年增长5.7%。</p> <p class="ql-block">3.福州市</p><p class="ql-block">福建省辖地级市、省会</p><p class="ql-block"> 福州市 ,简称"榕",别称榕城,古称闽都,福建省辖地级市、省会,为 I 型大城市, 地处福建省中部东端,东临台湾海峡,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常青, 总面积11968.53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末,福州市辖6个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福州市鼓楼区乌山路96号。</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4年末,福州市常住人口850.1万人,福州话为闽东方言。</p><p class="ql-block"> 福州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门户、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以及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地。 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受封为闽越王),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称"福州",升为都督府,府治设在州城内(今鼓屏路)。1946年,福州设市。</p><p class="ql-block"> 福州建城已有2200多年历史,从明代起福州一直是福建的省会,拥有昙石山、船政、三坊七巷、寿山石等四大文化名片,从这里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等一批历史名人。福州马尾区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p><p class="ql-block"> 2024年,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36.76亿元,比上年增长6.1%。</p> <p class="ql-block">4.西安</p><p class="ql-block">西安市</p><p class="ql-block">中国陕西省下辖地级市、省会城市</p><p class="ql-block"> 西安市,别名长安、镐京, 位于中国西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关中平原, 介于东经107°40'~109°49',北纬33°42'~34°45'之间, 是陕西省辖地级市、陕西省省会、 副省级市、特大城市。 下辖11个区、2个县, 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07.82万人,西安方言属于北方官话中原方言关中片。</p><p class="ql-block"> 西安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势南高北低,相差悬殊。 10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西安生活。 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国都史,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朝代在此建都。</p><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1954年6月19日,西安市成为陕西省辖市。</p><p class="ql-block"> 西安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交往中心以及国际旅游目的地。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p><p class="ql-block"> 西安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 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与世界著名的罗马、雅典、开罗等古城齐名,也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历史最长的一个,长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2024年,西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17.78亿元,比上年增长4.6%。</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5.南昌</p><p class="ql-block">南昌市中国江西省下辖地级市、省会城市</p><p class="ql-block"> 南昌市 ,简称洪或昌, 是江西省下辖地级市、省会、I型大城市。位于东经115°27'至116°35'、北纬</p><p class="ql-block">、北纬28°10'至29°11'之间; 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 市人民政府驻红谷滩区新府路118号 ,下辖6个区,3个县,总面积7194.98平方千米 。截至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667.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22万人 。南昌方言属赣语。</p><p class="ql-block"> 南昌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公元前202年,西汉大将灌婴在此筑城,始称灌婴城。历经2200余年,该地别名豫章、洪州、隆兴等,明代定名为南昌,寓"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南昌市是历代县治、郡府、州治所在地,江右民聚居地, 也是江西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1949年6月7日,南昌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p><p class="ql-block"> 南昌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 南昌市是人文荟萃之地,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流传古今,孕育了伶伦、徐孺子、王阳明等历代大家。 南昌市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 南昌还是"英雄城",八一起义在这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被誉为"军旗升起地方"。 国之重器055型导弹驱逐舰首舰被命名为"南昌舰"。</p><p class="ql-block"> 2024年,南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0.37亿元,比上年增长4.9%。</p> <p class="ql-block">6.杭州</p><p class="ql-block">杭州市</p><p class="ql-block">中国浙江省辖地级市、省会</p><p class="ql-block"> 杭州市 ,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武林,是浙江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超大城市,地处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全球金融科技中心。</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4年末,杭州市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6850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1262.4万人。杭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市境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堆积平原兼有。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1912年,原钱塘、仁和县并置杭县。1927年,划杭县城区等地,设杭州市。 杭州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 杭州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以西湖文化、钱塘江文化、运河文 代表。</p><p class="ql-block"> 杭州市境内的跨湖桥遗址的发掘显示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杭州市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以"东南名郡"著称于世,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曾两代建都杭州。</p><p class="ql-block"> 2024年,杭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60亿元,比上年增长4.7%。</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7.武汉</p><p class="ql-block">武汉市</p><p class="ql-block">中国湖北省下辖地级市、省会城市</p><p class="ql-block"> 武汉市,简称"汉" ,别称"江城",湖北省辖地级市、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 、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以及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 米。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80.91万人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21106.23亿元</p><p class="ql-block">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在此交汇,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被评为国际湿地城市。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可直航全球五大洲。</p><p class="ql-block"> 武汉市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春秋战国以来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元代成为湖广行省省治,明清时期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和"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汉口开埠和洋务运动开启武汉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和2035年远景目标,武汉市正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 。</p> <p class="ql-block">8.长沙</p><p class="ql-block">长沙市</p><p class="ql-block">中国湖南省辖地级市、省会</p><p class="ql-block"> 长沙市,别称星城 ,中国湖南省下辖地级市,湖南省省会 ,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总面积11819平方千米,通行湘语 。截至2023年,长沙市下辖6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岳麓区岳麓大道218号 。截至2024年末,长沙市常住人口1061.65万人。</p><p class="ql-block"> 长沙市境内地势起伏较大,地形以山地、岗地、平原为主,湘江穿市区而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温变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温久,冬季严寒少。在旧石器时代,长沙地区就有原始人类活动 。秦时设长沙郡,长沙地区纳入统一国家视野 南朝时期的长沙曾有"海内雄郡"之称 。1920年9月,长沙正式成为省会 。长沙凝练出"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不仅是清末维新运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策源地之一,还是新民主主义的发祥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长沙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中游地区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p><p class="ql-block"> 2023年,长沙市连续第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此外,长沙市还拥有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 、东亚文化之都 、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等美誉 。</p><p class="ql-block"> 2024年,长沙市地区生产总值15268.78亿元,比上年增长5.0%。</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南京</p><p class="ql-block">南京市</p><p class="ql-block">中国江苏省下辖地级市、省会城市</p><p class="ql-block"> 南京市,简称宁,别称"金陵""建康""石头城",中国江苏省下辖地级市,江苏省省会 、副省级市、特大城市 ,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p><p class="ql-block"> 南京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春秋短、冬夏长,年温差较大,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称,长江漫滩、富水软土、岗地、岩溶等多种地貌单元并存。总面积6587.04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4年9月,南京市辖11个区。2024年末,南京市常住人口957.70万人 。南京方言为江淮官话 。 南京市是国务院批复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产业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南京有"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之称,城市的文化辐射力达整个东亚地区。</p><p class="ql-block"> 南京地区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100多年前商代晚期南京建城,东吴黄龙元年(229年)为南京建都之始,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1953年被定为江苏省会,1994年被确定为副省级城市。</p><p class="ql-block"> 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四大支柱产业是南京市经济的"基本盘"。南京是全国经济十强,制造业十强,是国家发改委定位的"全国重要区域金融商务中心",是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是中国首个"中国软件名城"。</p><p class="ql-block"> 2024年,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00.81亿元,比上年增长4.5%。</p> <p class="ql-block">10.合肥</p><p class="ql-block">合肥市</p><p class="ql-block">中国安徽省辖地级市、省会</p><p class="ql-block"> 合肥市 ,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肥 ,是安徽省辖地级市、省会、特大城市 ,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中部、长江三角洲西翼,环抱巢湖,总面积11445平方千米,通行江淮官话。</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5年3月,合肥市下辖4个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截至2024年末,合肥市常住人口为1000.2万人。 合肥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 合肥自秦始设郡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恢复合肥县,此后至清末,合肥一直为庐州、府、路治所。民国元年(1912年),庐州府废,合肥县直属安徽省。1945年9月,安徽省省会迁驻合肥。1952年,安徽复省,合肥市成为新中国安徽省省会。</p><p class="ql-block"> 合肥地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此而得名,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商埠和军事重镇◇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三国故地、包拯故里、淮军摇篮"之称。</p><p class="ql-block"> 合肥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 还是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 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p><p class="ql-block"> 2024年,合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07.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谢您的驻足浏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拒聊!拒花!拒加V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