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乡村的广场上却灯火通明。舞台上方悬挂着“河南豫剧一团”的红色横幅,鲜艳的颜色在灯光下格外醒目。台下坐满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有老人带着孙子,有年轻人带着父母,还有许多孩子兴奋地在人群中穿梭。他们有的坐在自带的小椅子上,有的干脆站着,每个人都专注地望着舞台,等待着演出的开始。这是一场属于大家的文化盛宴,戏曲的旋律还未响起,但空气中已经弥漫着期待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随着锣鼓声响起,舞台上的演员们开始展现他们的风采。“河南省艺术送基层慰问演出”的字样映入眼帘,提醒着观众这场演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娱乐,更在于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乡土之间。台下的观众认真地看着,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词都牵动着他们的心。戏曲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文化的延续。此刻,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共同沉浸在戏曲的世界里。</p> <p class="ql-block">演出进行到高潮,观众席上的气氛也愈发热烈。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年轻人,都被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舞台上的灯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脸庞,也照亮了他们内心的喜悦。戏曲的旋律在夜空中回荡,仿佛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这一刻,戏曲不仅仅是舞台上的表演,更是连接人心的纽带,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在共同的文化记忆中找到了归属感。</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凉风轻轻吹过,但观众的热情丝毫未减。灯光下的舞台依旧热闹非凡,而背景中的建筑物轮廓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宁静而庄重。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和谐之美:现代与传统的交融,喧嚣与宁静的共存。戏曲的演出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夜晚生活,更为这片乡土增添了一份温暖的文化气息。夜深了,但人们依然不愿离去,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文化盛宴是难得的,值得用心去感受。</p> <p class="ql-block">在这场演出中,不仅有精彩的表演,还有许多温暖的瞬间。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他们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帮助,确保每个人都能顺利找到座位,享受这场戏曲盛宴。当一位老者被志愿者推着轮椅缓缓来到座位区时,周围的观众纷纷投来关切的目光。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不仅在于艺术本身,更在于它能够激发人们之间的善意与关怀。戏曲润乡土,文化暖人心,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这场演出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河南省豫剧一团走进新密市小刘寨村:戏曲润乡土 文化暖人心</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5日,河南省豫剧一团“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走进新密市小刘寨村,为当地村民献上两场精彩纷呈的豫剧演出。春日的暖阳与夜晚的星光共同见证了这一场传统艺术与乡村文化的深情对话。</p><p class="ql-block"> 下午场:经典传唱 老少同乐</p><p class="ql-block">下午3时,小刘寨村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村民们早早搬来小板凳抢占“最佳观戏位”。豫剧一团以经典剧目《三哭殿》拉开帷幕。舞台上,演员们用高亢婉转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表演,将剧中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唐王李世民的经典劝和引发阵阵喝彩,几位白发老人跟着轻声哼唱,年轻观众则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片段。</p><p class="ql-block"> 夜晚场:光影盛宴 点燃乡村夜 </p><p class="ql-block">晚7时30分,灯光点亮了村庄的夜空。剧团特别为夜场准备了《泪洒相思地》,搭配流动舞台车炫丽的灯光效果,让传统剧目焕发现代魅力,多名豫剧大师的嫡传弟子精彩表演,台下观众掌声雷动。村民刘大姐感慨:“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名角儿,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看到这么专业的演出!”演出结束后,许多村民仍意犹未尽,围住演员合影交流。</p><p class="ql-block">文化惠民 助力乡村振兴</p><p class="ql-block">此次演出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文化扎根行动。豫剧一团团长表示:“送戏下乡不仅要‘送’,更要‘种’。</p><p class="ql-block">夜幕下,戏台前的欢腾渐归平静,但戏曲的韵律仍在村中回荡。正如村民刘大爷所说:“戏唱完了,心里却更热乎了。”河南省豫剧一团用两场演出为小刘寨村的春天增添了别样色彩,也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悄然萌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