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海口市薛村开展外嫁女回娘家民俗文化活动

海南薛武鹰

<p class="ql-block">  薛村道墩里薛蕃蓁老师,为外嫁女回娘家暨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撰写的对联:</p><p class="ql-block">崇孝道,报亲恩,莫负依门人,当归熟地;</p><p class="ql-block">背米情,尝汤义,须明舔犊意,知母乳香。</p> <p class="ql-block">  薛村村名的来历及简介</p><p class="ql-block"> 薛村,这个位于海口市南部的古老的村庄,己有近千年的历史。古属琼州府琼山县大来都管辖,自2003年琼山与海口合并后,划归海口市龙华区城西镇管辖。</p><p class="ql-block"> 薛村自宋代起,就有詹、潘、欧、赵、薛等十多个姓氏先民,聚居于白水塘畔,原称”雪村"、潭押村的等几个小村庄,后来不少姓氏逐渐迁移潭押村或绝传,明朝时,这里只下薛、吴、王、蒙等姓人口,尤其是薛氏发展较快,并出现了薛预、薛祥、薛远等名人,从明代开始,因薛氏人数众多,这里便统一改称为薛村。</p><p class="ql-block"> 薛村现有人口全村1016户,人口约3080人(不包外出人口),按地理位置,划分为道墩里、仁王里、仁本里、仁新里、沙土里五个行政区域。土地面积7900多亩。薛村地处羊山麓下,属火山岩地质,土地肥沃,世代以农耕为主。村庄东临白水塘,南通响水桥,西接龙潭水。整个村庄碧水环绕,草木葱绿。薛村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自明代永乐九年,该村薛预第一个登进士出任福建南靖县知县以来,相继又有薛祥和薛远薛广等人登进士和举人,村中曾经出现九品连台的现象和“公孙尚书”的美誉。历史悠久的薛村留下了众多古迹和文物,是海口城郊中人文胜迹与自然风光结合得较好的,一个很有美丽特色的千年古村庄。</p> <p class="ql-block">  薛村道敦里外嫁美女回娘家!</p> <p class="ql-block">  外嫁女回娘家的民俗文化活动,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子孙娘娘诞辰纪念日),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了。今年,轮值方为道敦里(4个经济小组),轮值首事是:薛才孝,次事:薛茂发。其他10位干部,分工负责接待、安保、后勤和财务等工作。他们邀请儋州市木棠镇薛乐村的锣鼓队前来助兴。为了解决接待的费用问题,这4个经济小组的干部,每人捐款三千元。他们分别是:6社薛蕃芃,薛蕃志,薛茂业;7社薛茂山,薛逢祯,薛茂友;8社薛才孝,薛蕃吉,薛逢乐;13社薛茂桓,薛蕃庆,薛蕃运。12人共捐款36000元。</p> <p class="ql-block">  这次活动,4个经济小组共组织80多名志愿者,负责接待、安保和服务工作。</p> <p class="ql-block">  道敦里的村媳妇,在村口的迎宾大道旁,列队迎接外嫁女和儋州市的薛氏宗亲。</p><p class="ql-block"> 为了迎接亲人,道敦里的乡亲,从迎宾大道至道敦里古石门,又到龙江庙,铺上红地毡1300米。</p> <p class="ql-block">  道敦里出嫁女活动的领头人:</p><p class="ql-block"> 薛秀琼,薛海花,薛蕃琼,薛瑞萍,薛蕃妹。</p> <p class="ql-block">  外嫁女回娘家——道敦里,须从村里的古石门(清代)经过,是这次活动的一个明智创意。当她们跨入古石门的那一刻,每一步都是信仰的力量,每一步都是明添犊意、知母乳香的童年回忆,每一步都饱含着感恩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道敦外嫁女回娘家过古石门,表达了组织者的用心良苦。首先,这一行动,是向世人展示,在城市化的进行中,薛村这个千年古村庄的身份证;其次,是告诫我们,一个人,不管你走多远、你多富有、你的官当得多大,都不要忘记生你养你的父老乡亲,不要忘记你的根在哪里!所以说,民间有高手,高手在道敦!</p> <p class="ql-block">  饮水思源,这是薛村道敦里的双眼井,是这些外嫁女曾经饮用的水井。去年台风过后,因断电没有自来水,村民还启用这双眼井的水。</p> <p class="ql-block">  舞狮队在古石门前表演摘青节目。</p> <p class="ql-block">  儋州市本棠镇薛乐村及其他村里的的薛氏宗亲,一行80多人组团前来道敦里参加活动,其中锣鼓队有70多人。</p> <p class="ql-block">  薛村的龙江庙。</p> <p class="ql-block">  五个美女手持点燃的香烛,准备上香。</p> <p class="ql-block">  五个美女,代表道敦里全体外嫁女,在庙里上香烛。</p> <p class="ql-block">  外嫁女在庙里集体祈祷祈福。</p> <p class="ql-block">  这次活动的五个外嫁女领头人,在龙江庙里祈祷祈福后,在庙门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外嫁女在大榕树下纳凉。</p> <p class="ql-block">  外嫁女192人,共捐得97415元。</p> <p class="ql-block">  外嫁女吴玉凤(102岁)阿婆,见证了几个朝代的历史变迁。因行动不便没有回来参加这次活动,但她还是为本次活动献爱心,捐款300元。薛月荣80多岁了,身体健康,回来参加活动,并捐款300元。</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道敦里的媳妇的领头人为:李彩霞,周春燕,王和琴,薛秀妹,符春冰。她们发动道敦里的媳妇共196人,捐款50376元。</p><p class="ql-block"> 图片左起:苏玉凤、李彩霞、王和琴、符春冰、薛秀妹、周春燕。</p> <p class="ql-block">  图为村里的媳妇捐款名单和款额。</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男人也积极捐款赞助演出琼剧,包括社会各界人士捐款3万3千多元。图为捐款的红榜。</p> <p class="ql-block">  薛才孝等10位乡亲,捐款15888.87元,赞助演出一晚琼剧。</p> <p class="ql-block">  道敦里的乡亲,备上美酒佳肴,招待外娘女和来自儋州的薛氏宗亲。</p> <p class="ql-block">  儋州市木棠镇薛乐村的薛氏宗亲,在表演节目。</p> <p class="ql-block">  这是儋州市各村的薛氏宗亲,在表演节目。</p> <p class="ql-block">  儋州市的薛氏宗亲,在表演儋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儋州调声”。</p> <p class="ql-block">  道敦里的这次外嫁女回娘家民俗文化活动,原计划开展文艺晚会,演出7晚琼剧。但道墩里人情趣高昂,发动第二次捐款。道墩里部分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捐款3万3仟多元。这次文艺晚会,共演出9个晚上,其中一个晚上是外嫁女和村媳妇表演的演节目。</p> <p class="ql-block">  这是4月17日晚上,海南蛟龙琼剧团,在薛村演出精彩的琼剧节目。</p> <p class="ql-block">  活动后续。</p> <p class="ql-block">  4月20日,薛村道敦里的文艺晚会,由外嫁女、村媳妇联合举行歌舞表演,还邀请附近的一些村庄的文艺队,来助兴演出。整个晚上共演出30个节目,演出的效果很好,得到村民的称赞。</p> <p class="ql-block">  外嫁女薛彩惠,以她独特的歌声,用自己深厚的感情,唱的“一首想家的歌”,深深的打动了观众,博得了雷鸣般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 篇 后 语</p><p class="ql-block"> 薛村道敦里外嫁女回娘家民俗文化活动,凝聚了道敦里的人心,群策群力,组织者们尽心了。通过这次活动,希望把村民的思想统一到应对百年大变局上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