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令已过清明,黄土高原经过一个漫长冬季的沉寂,也在在偷偷探出的草芽间苏醒。二月春风,吹醒季节,漫步在门前屋下、田埂地畔,原本凛冽的风也变得温柔起来了,拂面而过,和煦温润。远处的“铁牛”轰隆隆的在翻耕着田地,农人也开始了他们循环往复的营生,播撒希望,期待丰收。</p> <p class="ql-block"> 久居城里,对季节的变换是麻木的,或许忙于工作生活,或许累于琐事,多时都在低头奔走,猛然抬头忽发现,岁月已恍如隔世,季节已从漫天飞雪里回到春和景明。</p> <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春在乡村更加具象化,站在塬畔放眼望去,俨然一副水墨图,底色依旧是冬日里的焦黄和萧条,但对面残存的窑洞前、崄畔边、沟崂里、房前屋后已被粉白点缀,淡淡的桃红柳绿便是春天。</p> <p class="ql-block"> 早春的“地三鲜”是这个时节不可或缺的美味,不论是缺吃少穿的年代,还是如今忆苦思甜的岁月,一把小蒜、一篮子苜蓿芽、一小筐荠菜便是人间美味。能吃上这些,旧时便认为是告别咸菜坛子的时候了,而今却成大鱼大肉之后的破油腻的佳肴,此刻,你便是把春天吃进了嘴里,原来春天的味道是清新的,是爽朗的,是带着丝丝甜味草长莺飞。</p> <p class="ql-block"> 趁着放假,带孩子回村让他们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临近老家的一段路,这个季节是最美的,我故意放慢车速, 道路两旁粗壮的柳树排列整齐,宛如饱经岁月沧桑的巨人,静静伫立。它们粗糙的枝干,刻满了时光的纹路,记录着往昔的风雨与故事。然而,就在这看似毫无生机的外表下,生命的力量正悄然涌动。那枝头,已抽出朵朵新绿,宛如一颗颗精心雕琢的碧玉,小巧而精致。这些嫩绿的新芽,像是柳树沉睡一冬后睁开的惺忪睡眼,带着懵懂与好奇,张望着这个崭新的世界,与轻柔的风应和着,给略显单调的早春增添了几分柔和与生机。</p> <p class="ql-block"> 路过邻居家,多年未住人的土院墙已被风雨侵蚀的矮了大半截,但屋顶的青瓦还算整齐。那株小时候经常光顾的老杏树依旧绽放着满树花朵,时光易逝人易老,百年树木春意闹,只是如今的杏子却不如儿时那般香甜,不知是年龄的增长导致味觉的淡化,还是如今物质的丰富搁浅了“酸涩”的初衷。推开柴扉,满院杂草丛生却春意盎然,未涂油漆的屋门已残破不堪,门外的桃花却因年久未修剪靠在斑驳的门板上静静绽放。</p> <p class="ql-block"> 节气催着大地苏醒,农人们也跟着忙碌起来了,去年的秋茬地大多种的是小麦,塬上星罗棋布的冬麦苗已经泛青,夹杂在其中的黑灰色便是马上要耕作的春茬地,此时的原野上,劳作的身影已随处可见。张家已经将积攒一冬的牛粪整齐的搬运到田地里,经过漫长的发酵风干,虫卵已经死去,剩下丰富的氮磷钾,是最绿色的天然肥料。这种肥施在田间,既能保证农作物的营养成分,还不用花一分钱。更主要的是这些有机肥规避了化肥的潜在隐患,保证了粮食作物的安全性。</p><p class="ql-block"> 最近在网络平台上见到有卖农村现磨面粉的,原汁原味无添加。现在的科技狠活儿着实让人防不胜防,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每个睡眼惺忪的早晨,听写“吧嗒”的风箱声,趴在被窝里就能闻见母亲蒸馍出锅的麦香味,是因为那是原生态的。</p> <p class="ql-block"> 早春是无声的,她偷偷的萌发、静静的绽放、缓缓的流淌、默默的守望。这一季,是生命的轮回、是岁月的追忆、是希望的播撒,又是春寒料峭过后的万象更新,是风调雨顺里默念的五谷丰登、是万紫千红中遥望的橙黄橘绿,更是黄土高原上一代又一代农人的孜孜不倦的始端,是耕读传家衣钵接续的周而复始。</p><p class="ql-block"> 当季风吹过草色青黄的山峦沟壑,太阳在蓝天的微笑中会拓展开一片片绿叶,遍野油菜的金黄便会涂抹整个暮春的时光,那便是早春的向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