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图/二木</p> <p class="ql-block">临海的画室总带着咸腥。挤开干结的朱砂膏时,楼下阿婆正在晾晒海带,咸涩的海风掀动《芥子园画谱》,哗啦啦翻到牡丹卷。友人送的《国花鉴赏》一直摆在案头,特别喜欢里面的牡丹图片。翡翠、墨玉、黑光丝、红宝石、月光。。。。。。画册的油墨味混着石绿粉末,在晨光里浮动。</p><p class="ql-block">画牡丹时我喜欢用那只大的调色盘,其实就是一只装菜的青花瓷平盘。把藤黄里揉入台风前的燥,挤点钛白,滴入一滴清水,就是黄澄澄的花芯。最后,再点上几点石绿。</p> <p class="ql-block">作画时,正好朋友读高中的女儿来作客。她举着自己水彩画半成品凑过来:“阿姨帮牡丹画个影子吧!”她的三角梅倒是鲜艳,却不知我多有羡慕北方同学随手能写生的牡丹田。自来水在宣纸上跑墨,海岛的潮气总让笔锋犹豫。视频里在洛阳赏花的同学发来图片,我截图放大那些层层叠叠的花瓣,女孩突然探头:“这不就是阿姨昨天画的吗。”她说我笔下的牡丹,比冰箱里准备用来做牡丹标本的蔫头耷脑真实,毕竟能逃过咸涩海风的,只有这些纸上的。</p><p class="ql-block">女孩的爷爷喊孙女回家吃饭了,阿伯盯着牡丹画半成品嘀咕:“这不就是放大版的朱槿花嘛。”我哈哈笑了起来,是的啊,放大版的朱槿花。我送他一幅刚画好的牡丹小品。傍晚,阿伯的自行车上绑着我的“牡丹”,在人流中摇晃成真正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那一年的四月,远方的友人发来微信;“注意查收快递。”“好的,是什么东西呢?”“保密!”拆快递时,一束带着一股幽香的含苞欲放的牡丹映入我眼帘,“生日快乐!”呀!多么珍贵的礼物,把我感动得七荤八素。醒花三个小时后,我把它们水养在花瓶里。第二天一觉醒来,窗纱上浮动的晨光里,几枚绸缎般层叠舒展的花瓣正托着露珠。胭脂色洇染到月白的花缘,一股像揉进蜜糖的脂粉香扑鼻而来。午后,那缕雍容的芬芳攀着茶烟游进书页,落在我翻起衣褶的袖口。</p><p class="ql-block">那一年,在三角梅攀满高架桥的四月,我从冷链车的泡沫箱里,打捞到了北方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从此,每年四月,我都要网购一束牡丹花。今年是菏泽牡丹,岛锦三支,旭港三支,总计49元。</p><p class="ql-block">厦门是没有牡丹的。本来今年是有计划去菏泽看牡丹的,打算在牡丹园窝两天,窝他到海枯石烂。奈何有家事缠身,只好作罢。在菏泽,有一群可爱的太阳雨人,有一城的牡丹花,在将来的最美人间四月天,我是一定要去的。那天,童莉在太阳雨发表了一篇《牡丹美食》,把这么好看的牡丹做成吃的,我是真的不舍得!我梦中的牡丹,在菏泽。</p> <p class="ql-block">2019年,我去了洛阳城。洛阳城捧出千年不褪的胭脂色,釉色从宫墙剥落进四月风里,凝成满城浮动的牡丹云。花农们守着祖传的节气,将姚黄魏紫栽进青砖巷陌,连桥头卖胡辣汤的陶碗都晃着几瓣富贵影。游春人簪花过白马寺,老裁缝把牡丹绣上新娘盖头,花潮涌动时,整座城都在翻动一本泛香的史书。十三朝金粉悄然褪去,唯余层层叠叠的花瓣,托着永不肯坠地的盛唐月光。洛阳就是我心中的牡丹。</p> <p class="ql-block">滚水冲开茶垢斑斑的杯子,看绛红在漩涡里打转。这个咸涩的海岛春天,我的画笔正替北方的花神,一寸寸收复失落的疆土。羊毫饱蘸胭脂滚出醉瓣,笔锋裂处漫出钛白的骨。宿墨甩作虬枝时,麻雀正啄食窗台跌落的金粉——原来是昨夜拌进桃胶的蕊芯,凝成欲坠不坠的蜜泪。暮色爬上晾衣绳的瞬间,整幅花顺着水渍向落日游去。我把画完的牡丹图贴满防盗网。海风鼓动宣纸,整面铁窗开成花栏。楼下阿婆惊呼谁家晾这么多红被单。这是我种的牡丹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20日是我的生日,也是牡丹盛开的日子。今天,我就想画一朵牡丹送给自己。</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祝我自己生日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