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们越城行的第三天,去绍兴最值得一看的大禹陵景区。</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我们早早来到了景区,第一站就是坐乌蓬船,没想到我们还是是第一批乘客,湖面上静悠悠的,好不惬意。从游客中心的码头到禹庙,全程20分钟。小船悠悠荡荡,太美了,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回想起小辰光我阿帆大表哥结婚,我们参加婚礼就是坐着装扮的非常漂亮的乌蓬船去接新娘子的,到现在还记忆忧新。一路上与船工用绍兴方言聊天,感到特别的亲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禹陵</b></p> <p class="ql-block"> 大禹陵是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开国圣君大禹的葬地,位于绍兴市东南会稽山景区内,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东南的一大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 经过千百年时光,中国大禹陵已成为人们祭祀和瞻仰大禹的圣地。大禹陵景区主要由禹陵、禹祠、禹庙三大建筑组成。从“大禹陵”坊额的牌坊进入神道,两旁陈列着12 对神兽,过告成桥、青石棂星门,拾级而上,便到达“大禹陵”碑亭,碑上所镌三字为明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笔力道劲,气势不凡。陵左侧为禹祠,即姒姓家族的宗庙,祠内有一千年古井"禹井"。陵右侧为禹庙,是一组宫股式建筑群,自南而北依次是照壁、岣嵝碑亭、午门、拜厅、大殿,配以窆石亭、宰牲房、菲饮泉等景点,依山傍水,气势恢宏,景色秀丽。</p> <p class="ql-block"> 据文献记载,尧舜时代,洪水泛滥,人民深受其害。禹受命治水,“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苦心劳身,历尽艰辛,终于治平洪水,继而大会诸侯于会稽,计功封赏,死后葬于会稽山。</p><p class="ql-block">禹子启即位后,每年春秋派人祭禹,并在此建立宗庙。后来,禹的五世孙少康继位,派庶子无余到会稽山守家,并建祠定居。现在,禹陵附近的禹陵村住户多姒姓,为大禹后裔,至今已传有一百四十六世。</p> <p class="ql-block"> 据说,在会稽山麓的石帆山顶有座大禹铜像,终于我们找到了入口,看到了依山势修筑足有957级台阶的步道,没有丝毫犹豫就拾级而上,登山瞻仰。</p> <p class="ql-block"> 大禹铜像是地标性文化景观,通高21米,重达118吨,铜像屹立山巅,俯瞰绍兴古城,展现恢弘气势;铜像“从远古走来,迈向新兴时代”,连接历史与现代。</p> <p class="ql-block">大禹陵碑亭</p><p class="ql-block"> 禹陵,即大禹葬地。《汉书·地理志》载:“山阴,会稽山在前,上有两家、禹井。”所指位置就是今天禹陵的范围,前方耸立的“大禹陵”碑,是明朝绍兴知府南大吉请学者郑善夫考证陵址后镇刻立碑的,“大禹陵”三字亦为南大吉所题字。</p> <p class="ql-block"> 禹井,中国古代文史资料多有记载,现存古井,井圈是六朝遗物。</p> <p class="ql-block">享殿</p><p class="ql-block"> 是禹陵的主体建筑之一,为后人供奉大禹神位、祭祀献飨之处。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与大禹陵碑同属绍兴知府南大吉所建,到清末已完全损毁,现存建筑于2007年11月开工重建,至2008年完工。享殿建筑风格布局与禹庙大殿相同,正殿五间,重檐歇山顶,南北配殿各三间。</p> <p class="ql-block">禹祠</p><p class="ql-block"> 大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他是华夏治水英雄、立国始祖。上古时期洪水滔天,禹父鲧因治水不力被赐死于羽山,禹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率众与洪水作斗争,耗尽心血与体力摸索出一套“导”“疏”结合的办法,历经十三年终完成治水大业,成为中华民族的上古英雄。</p><p class="ql-block"> 舜禹晚年再次东巡至越,崩葬于会稽山下。禹之子启在会稽由下修建宗庙,每年春秋两季遣人祭禹。禹六世孙少康封庶子无余到越地,此后世代奉守禹视,绵延至今四千余年而不绝</p> <p class="ql-block">大殿</p><p class="ql-block"> 重建于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正中塑大禹立像,四幅楹联分别是“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清康熙撰,沙孟海书);“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王”(清乾隆撰王蓝常书);“乃圣乃神疏九河人免为鱼万世永赖,不矜不伐拜嘉言贤无遗野四海收同”(赵朴初撰书);“二仪清浊还高下,万国衣冠拜冕旒”(启功集唐诗句并书)。</p> <p class="ql-block">咸若亭</p><p class="ql-block"> 亭系石构建筑,始建于宋隆兴二年(1164)。感若,语出《尚书·皋陶谟》篇,意为万物皆能顺其性,应其时,得其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黄酒小镇</b></p> <p class="ql-block"> 小镇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东浦,是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首批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单位。这里是绍兴黄酒的发祥地,素有“越酒行天下,东浦酒最佳“之说,距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黄酒小镇是唐代大文豪贺知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和辛亥革命先烈徐锡麟的故乡,素有“水乡,酒乡,桥乡,名士之乡”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走进黄酒小镇,仿若踏入酒香四溢的时光隧道。古街古巷中传统酒坊林立,乌篷船穿河而过尽显水乡风韵。小镇不仅有酒文化的传承,更有水乡人家的生活气息,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6日摄于绍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