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十三年的光阴,足以让青丝染霜,让容颜老去,却无法磨灭两颗真挚心灵之间的牵挂。1971年,牡丹江市铁路二中初中一年级二班的教室里,史亚茹与张红这两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在课桌间结下了纯真的友谊。那时的她们或许不曾想到,这份情谊会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在古稀之年绽放出更加动人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 转瞬五十载,沧海桑田。史亚茹艰苦奋斗,在商海中乘风破浪,经营俄罗斯商品,足迹遍布世界五十多个国家,事业有成;张红则在军营里救死扶伤,用专业与责任,书写军人的奉献芳华。她们各自精彩,却始终在心底为对方保留着一个温暖的位置。史亚茹辗转托人打听张红的下落,一次次托人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甚至追寻到张红父亲、弟弟工作过的部队和院校。这份执着,终于在时光的长河里得到回应,她们再度取得了联系。</p><p class="ql-block"> 史亚茹的那份执着,不正是人间最动人的牵挂吗?从牡丹江到昆明,从部队到医院,这份寻觅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也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光阴。</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8日,昆明长水机场。两位近70岁的老人,在出口处一眼认出了彼此。那一刻,时间仿佛倒流,她们像少女时代一样奔跑相迎,紧紧相拥。泪水模糊了视线,却清晰了记忆。当年教室里的欢声笑语,操场上的追逐嬉戏,所有被岁月尘封的画面都在这一刻鲜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 在史亚茹精心打理的宛如宫殿的家中,满园鲜花见证着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团聚。她们促膝长谈,分享着各自人生的酸甜苦辣。没有嫉妒,没有攀比,有的只是发自内心的祝福与欣慰。这份情谊,历经沧桑而愈发醇厚,正如陈年美酒,时间赋予了它无法复制的芬芳。</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同学跨越半个世纪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挚的友谊不会被时间冲淡,反而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出更纯粹的光彩。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的情谊愈发珍贵。它提醒着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别忘了珍惜那些曾与我们并肩同行的人,因为有些缘分,值得用一生去守护。</p> <p class="ql-block"> 老同学相聚,又是跨越半个世纪的重逢,怎能轻易放过?史亚茹盛情邀请张红和爱人来了个滇西深度游,让大美的云南风光,再次见证人间自有真情在。</p> <p class="ql-block"> 滇西之旅,起点是昆明。</p><p class="ql-block"> 滇池,这颗西南边陲的明珠,身为中国第六大淡水湖,亦是云南省的第二大湖,风光宛如梦幻之境,荣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美誉。沿湖胜景星罗棋布,云南民族村洋溢着多彩的民族风情,云南民族博物馆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西山华亭寺、太华寺香烟袅袅,三清阁、龙门鬼斧神工,筇竹寺古意盎然,每一处都似一首无言的诗,低吟着岁月的故事 。</p> <p class="ql-block"> 石林风景区,享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盛誉。踏入其间,石峰如剑指苍穹,如塔耸云霄,如蘑菇灵动俏皮,交织成一座天然的迷宫。“剑峰池”碧水映剑影,“凤凰梳翅”栩栩如生,“莲花峰”宛如仙子亭亭玉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喀斯特地貌的雄浑、奇妙、险峻与秀丽。</p> <p class="ql-block"> 圣托里尼园区,白色洞穴建筑错落有致,仿佛是从希腊圣托里尼岛翩然而至。苍山洱海的壮美,日落时分的绚烂,皆是绝佳的拍照背景,每一处角落都藏着梦幻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 大理,单是念起这个名字,便足以撩动人们的心弦,而洱海,无疑是大理的灵魂。洱海分海东线与海西线,海西线人文景观如繁星闪烁,海东线自然景致似水墨画卷。</p> <p class="ql-block"> 在芒市和傣族古镇 ,体验了勐焕大金塔的庄严神圣;还有幸参与泼水节的狂欢,沉浸式地感受傣族风情。</p><p class="ql-block"> 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桑堪比迈”寓意新年。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它又被称作“尚罕”和“尚键”,皆源于梵语,象征着周转、变更与转移,标志着太阳在黄道十二宫完成一周的运转,开启新一年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德宏芒市的泼水节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是当地最为盛大的节日,全民放假三日。我手持水枪冲入泼水会场,尽情释放激情,不过亲身体验才知道,水枪的酣畅远不及水盆,用盆泼水,方能真正感受那淋漓尽致的欢乐。</p> <p class="ql-block"> 今天探秘一寨两国,这里是中缅边境线上的独特存在。一个傣族村寨被一分为二,中方一侧为银井,缅方一侧叫芒秀。景区内,国境线并非冰冷坚硬的钢筋水泥,而是由竹篱笆、水沟与土路勾勒,带来别具一格的视觉感受。</p> <p class="ql-block"> 姐告国门,坐落于瑞丽市,是中缅两国边境的重要通道。它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还洋溢着独特的边境风情。姐告国门巍峨耸立,直插云霄,气势恢宏磅礴,是中国尊严与力量的象征。国门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让人油然而生敬畏之情。这里,景点丰富,活动多样,既是中缅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也是旅游爱好者的必到之地。</p> <p class="ql-block"> 我也装模装样地赌了一把石,但石头切开后空空也,体会到“一刀生、一刀死”的感脚。</p> <p class="ql-block"> 漫步和顺古镇,这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镇,被《国家地理》评为人生必去之地。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筑,绵延数里。寺院、道观、祠堂隐匿其中,众多小巷蜿蜒曲折,100多幢清代宅院错落分布。其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既有徽派建筑的婉约灵秀,又有西式建筑的明朗大气,还融入了东南亚风情,宛如一部凝固的建筑史诗。</p> <p class="ql-block"> 热海景区,以丰富的地热资源声名远扬,拥有超80处温泉,其中10个温泉群水温超90℃ 。最负盛名的大滚锅,终年沸水翻腾,水温高达97℃,因其高温特性,甚至可用于蒸煮食物,成为景区当之无愧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 云南怒江州泸水市,地处怒江大峡谷下端,东与老窝镇毗邻,西与缅甸接壤,北接鲁掌镇,南连上江乡。如今它作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是全州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 澡堂会,堪称怒江大峡谷沿线最独特的人文景观。这一传统盛会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怒江地区傈僳族独具民族特色的节日。人们在岩壁下、石洞里、石缝中铺上干草、展开被子,搭建起临时的“家”,举办露天盛宴。而后,走进烫人的简易石砌温泉澡池,洗去一身疲惫与尘埃,舒展身心,再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对歌跳舞。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齐聚在热气氤氲的温泉水中,一边搓洗,一边欢声笑语、嬉戏玩闹,人与自然在此刻和谐相融,构成一幅温馨美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独龙江旅游景区,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p><p class="ql-block"> 独龙江峡谷中保存着完好的原始生态,森林覆盖率93%,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认定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馆”和“动植物基因库”。</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我垮入了西藏自治区,海拔3000米,稍有点高原反应。</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景区,怒江在此形成半圆形大湾,中心平坝上的坎桶村(桃花岛)春季桃花盛开,碧绿江水环绕,被誉为“峡谷桃源”。观景需前往丙中洛镇内更高处的观景台或玻璃平台,视野极佳。丙中洛集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于一体,既是茶马古道的历史见证,也是现代旅行者探寻“人神共居”之境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 今天游览滇西北的最后一个景点,诺邓古村。这个古村始建于唐代南诏时期,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且村名从未更改,是云南少数保留原名的古村落之一。</p><p class="ql-block"> 三四百户白族民居沿70度陡坡层叠分布,多为明清时期修建,融合白族与汉族风格,青瓦白墙、雕梁画栋,形成独特的山地聚落景观。</p><p class="ql-block"> 诺邓古村因盐井兴起,拥有近2000年历史的盐井和盐马古道遗迹。古代诺邓盐通过马帮运往西藏等地,村中至今保留“古宗坪”“回民坪”等马帮驻留地,以及盐局、盐课提举司衙门等遗址。</p><p class="ql-block"> 古村最大的特点,是较好地保持了原始、古朴的风貌,商业气息较淡,这也人们不远千里来此踏访的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为期10天的滇西之行,史亚茹陪着我们穿梭于昆明、大理、瑞丽、腾冲、怒江四个市州之间,邂逅了石林的奇崛、洱海的澄澈、圣托理尼的浪漫、傣族古镇的风情、和顺古镇的静谧、澡塘会大滚锅的神奇,还有六库独龙江、丙中洛、知子罗、老姆登、诺邓等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景。每一处风光都震撼心灵,言语难以尽述。大美滇西,满是天下奇景,此番旅程无比值得。</p><p class="ql-block"> 史亚茹告诉我们,滇西之美只是云南风光的冰山一角,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泸沽湖等也非常具有特色。这便留下了一份美好的念想,满心期待着下次再深入探寻云南的大美风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