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对于景迈山的认识,始于朋友发来的一组照片。2024年-2025年的跨年夜他们是在那里度过的。在茫茫云海和晨曦里等待着新年的第一轮朝阳冉冉升起,该是怎样地心情呢?!--斗转星移、日月变迁,太有仪式感了,又那么值得回味,让我念之惦之。</p><p class="ql-block">此时,我还在大洋彼岸的墨尔本,对家乡的景象日渐远离和陌生-------</p> <p class="ql-block">悠闲,品茶,是这里居民的生活常态。</p> <div>说到景迈山,首先要提及的是普洱市,这是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云南西南部,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市。由于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交通便利,自然文化资源丰富,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2023年人口数达234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比61.2%,世居民族主要有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等。</div>景迈山,地属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与西双版纳勐海县接壤,西临缅甸。分布着拉祜、傣族、佤族等自然村落。在这里,家家种茶树,户户有茶园,组成了规模上万亩的古茶林,最终以“景迈山普洱茶”闻名天下。<div><br></div> 2023年9月,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会议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时间,这里名声大震,人们趋之若鹜。 <p class="ql-block">借着为父亲去世周年祭拜🙏🏻的理由,2025年2月25号,我回到家乡昆明。</p><p class="ql-block">在一众老伙伴们的支持下,景迈之行得以实施。这是非常难得的一次老伙伴一起出游。</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8日,我们老伙伴一行8人,分乘两辆车,开始了景迈山自驾之旅。</p><p class="ql-block">带队的是初探景迈而又余兴未尽的小胡两口子,他们成了此行中最轻车熟路的导航。</p><p class="ql-block">28号晚,我们住宿在普洱市泰和园,80元/天,真是便宜。此行一路朝南,气温也逐渐高了。</p> <p class="ql-block">此行的第一个项目是参观茶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的路线图在博物馆里被清晰地勾勒出来。</p><p class="ql-block">完成了博物馆的参观,我们首先的目标是直奔最远处的芒洪寨。</p> 芒洪古寨位于景区最南端,海拔1400米,以布朗族为主要核心,他们世代居住于此,以茶为纽带串连起这个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朴素的信仰。<div>这里的地标建筑是清代所建的八角塔,上面的浮雕记述着当地的历史与传说,是佛教传入布朗山区的见证。</div> 芒洪这个地方有许多民宿,条件不一,位置差异,决定了价格高低。八角塔家园酒店,住宿稍微有点贵,300元/天,但地理位置的优越,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景迈山的日出,超值! 傍晚时分我们去寨里的“景迈山芒洪41号舒舒姐"农家吃饭,恰逢与我同姓。此时已近黄昏,只见夕阳正慢慢西下,将天际染成一片金黄,我们忙不迭的爬上露台,匆匆拍下了落日的辉煌。<br> 酒足饭饱后,走在凸凹起伏的塘石路上,回望错落交织的灯火,静谧而温馨----- 关于日出的景色我们看过许多,也拍过许多照片,而这次景迈之行,由于居住的酒店正好面向东面,位置较高没有遮拦,天气也格外青睐我们,让我们又享受了一次景迈山的日出。小赵也弥补了上次由于云雾没有看到日出的遗憾。 酒店主人别出心裁的设计了这样一个造型,我们纷纷框入其中,虽说人工痕迹很明显,却也不失为另一种景象。 3月1日清晨,我们在酒店三楼的露天平台观看日出,一向不能早起的老罗连连感叹这样的机会,不虚此行。 <p class="ql-block">这是景迈山必须必须停留驻足的地点。如果你非要问“为什么”,那么,你就在护栏边坐一坐,望一望,答案就有了。</p> 游走途中静坐休息,品尝当地的咖啡,这是另一种文化与味道,古朴与现代的相互交融碰撞,成就了今天的景迈山。 <p class="ql-block">这是同行的八人合影,难得凑齐,所以专门请人拍照的。</p> 第三天(3月2号),经翁基、糯岗,前往景迈大寨,今晚我们入住这里。150元/天。<div><br></div> 抬头仰望是百年参天古树。 捏于手指,只是春天里的一株嫩芽。 谈古论今,景迈山旧貌换新颜;杯觥交错,老伙伴酒力仍当年。 <p class="ql-block">喝一杯烤奶茶,尝一个烤芭蕉,暖暖的感觉。这是当地人用以待客的佳肴。</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我们都以品尝农家特色菜为主,那些嫩绿的各种青菜,我根本都不认识,却让我每餐必点又大快朵颐,心满意足。</p> 离开景迈大寨,下一站的目标是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普洱市下辖的自治县,可通向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历史上与汉族中原大地的联系一直密切。<div><br></div> 这里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孟连大金塔、孟连宣抚司署、猛马温泉、腊福大黑山、边地茶盐古道等,我们的行程只得择其人文资源。 住在孟连,打卡宣抚司署,仍然是匆匆一瞥,只因可看的实在太多。 <p class="ql-block">美好的景色,印证了那句“茶与四季,皆是向往”的字联,虽然只是比划一下,还是不如那种感觉。</p> <p class="ql-block">经小胡推荐,我们专程绕道去了糯扎渡水电站。这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云电外送等战略的关键工程,在澜沧江中下游截流后形成了第五级电站,“高峡出平湖”。水库大坝是军事重地戒备森严,但出产的河鱼非常好吃,令人难忘。</p> 墨黑古镇是必经之地(隶属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这里素有“滇南盐都”之称,其制盐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特意去参观了名人故居。我才得知这里曾是《五朵金花》杨丽坤的故乡。 <p class="ql-block">杨丽坤的双胞胎儿子写下了对母亲的记忆,却无法理解母亲当年的处境与遭遇。</p> “你阳光般走来,却凄苦地离去,带走世人无尽的怀念,只留下一个揪心的故事”------这是杨丽坤丈夫对其妻子的深深哀悼。 宁洱古镇的夜晚,霓虹闪烁,大街上非常热闹。 这张照片摄于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公园门口,由于时间关系,无法进去仔细游览,但我们还是在北纬23°26’03.34”<div>东经101°41‘00.67“的回归线上,体验一下脚踏两带(温带、热带)和太阳转身的感觉。</div> <p class="ql-block">经过四晚五天的行程,3月5日,顺利返回昆明,结束了景迈山之旅。</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伙伴们的告别仪式,其中既有老成员的离开,也有新成员的加入。分分合合、聚聚散散,让人感慨。古稀之年的老伙伴已经相伴走过40多年岁月,距离最后一次的集体出行(贵州舞阳河之旅)也已经十年有余。在此特别感谢小胡和老罗的策划安排及身体力行。一民的一路见解与解说,更让我们得到许多课本上未曾告诉的知识。</p><p class="ql-block">满满的愉悦,满满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这是美国乡村歌手Alan Jackson 的一首歌《The older I get》,其中的一段歌词直译是这样的:当你老了,真正能够让你富足的不是金钱之类的,而是热爱你的人们。</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已过古稀,才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感谢老伙伴们的景迈山之行。</p> <p class="ql-block">带着满满的茶香,携着浓浓的乡情,这袋景迈山的普洱跨过大洋、超越时空,让我们得以在墨尔本的金秋季节里,仔细品味其中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