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首“外婆的澎湖湾”对于上了一定年纪的人来说应该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就是如今的小孩似乎也对这首歌情有独钟。拄杖的外婆轻轻挽着外甥的手,踩着薄暮披着余晖悠然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每一个脚印就是一串的笑语,那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那浓浓的亲情为儿歌作者留下了多少童年美好而纯真的回忆!请听:</p><p class="ql-block"> “....那是外婆拄着杖</p><p class="ql-block"> 将我手轻轻挽</p><p class="ql-block"> 踩着薄暮</p><p class="ql-block"> 走向余晖暖暖的澎湖湾</p><p class="ql-block">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p><p class="ql-block"> 消磨许多时光</p><p class="ql-block"> 直到夜色吞没</p><p class="ql-block"> 我俩在回家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 也正是这首歌让我永难忘记小时候与外婆独有的一段往事,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情景与歌中所描绘的是如此的相似,却又是如此的不同:年逾花甲的外婆也是拄着拐杖,但身边却没有外甥的搀扶,她是独自一个人颤颤巍巍地用“三寸金莲”走完了近一公里的回家路。</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在我家待了仅一天的外婆,就嚷嚷着要早点回家,可时值七十年代的农村还是大集体,但凡能挣工分的劳动力,谁都不愿失去每次干活的机会,那时的工分就是生产队分配口粮的依据。这可怎么办呢?让年迈的外婆独自一个人回家显然不现实,也不敢冒那个险。无奈之下,最后商定派我这个非劳动力护送外婆走路回家(来的时候可是父亲用农村特有的独轮车接过来的,外婆的小脚,走不了远路)。</p> <p class="ql-block"> 接过任务的我自信满满地走在了护送外婆回家的路上,心想:我家离外婆家并不远,也就不到一公里的路程,这点小任务可难不倒我。可接下来的情况明显不是一个小孩能够预见的,那时农村的路基本上都是土路,路面坑坑洼洼的,稍微平整一点的路段,路面也是布满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子,若不小心点走着,即使是年轻的小伙子也免不了会摔个大跟斗。面对如此复杂的路况,刚刚还信誓旦旦的我早已没有了一点自信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外婆拄着拐杖,我紧紧地握着外婆的手,一老一小就这样小心翼翼地走着,全然没有儿歌“外婆的澎湖湾”所展现出的那种“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的温馨画面,一小段路消磨了许多时光倒是非常的真切。</p> <p class="ql-block"> 这时,一个用竹扁担扛着一麻袋重物的中年妇女从后面渐渐地赶了上来,她身体前倾,略微弯曲着身子艰难地前行。等她走到我们并排的时候,我清楚地看到了她脸上淌满的汗珠,她也向我投来了尴尬的笑脸,就这样三个人并行走了一小段路。忽然,本就走路摇晃的外婆轻轻地对我说:你去帮她抬一下吧,我自己一个人走路能行。当时的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但当我抬头看到外婆坚定的眼神后,我也就不再迟疑地撇下外婆,帮那个中年妇女抬起了扁担的另一头。</p><p class="ql-block"> 我抬着东西拼命地往前赶,心里想着我要尽快赶回来接送外婆,万一外婆一个人走路摔倒了可怎么办啊?这样想着,脚下的步伐又不自觉地快了起来,不一会儿的功夫,外婆就已经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可走着走着,外婆家的村子都已经走过了,却始终没有听到那个中年妇女说她的家到了,这可怎么办好?这走到哪是个头啊?这时的我已经懊悔不已,心里一个劲地嘀咕着:这外婆不知道是咋想的?累人不说,还徒生那么多担心。</p> <p class="ql-block"> 又走了一会儿,这下终于等到中年妇女说话了:谢谢你啊!好孩子,你快回去接你外婆吧。这时的我如释重负,立马转身往回跑,等我折回到外婆家的村口时,看到不远处一颗大樟树下的石凳上坐着一位老奶奶,再仔细一看,那不就是外婆嘛,她这么可能这么快就走完了近一公里的路程?看到外婆疲惫不堪的样子,我的心里满是责备,即有责备自己的傻,也有责备外婆的善,但外婆的脸上却洋溢着会心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走,你扶外婆走完最后一段回家的路”外婆微笑着对我说。回到外婆家,她悄悄地从柜子里翻出一个小小的粗纸包,从里面选出一颗最大的冰糖塞在了我的嘴里,那颗冰糖的甜,至今让我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