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独树一帜的风范》

马俊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与一个人相遇,或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或志趣相投、三观契合,这是怎样的善缘和福报?也许只有天知、地知、佛知…… </p><p class="ql-block"> 2024年金秋时节,在川西名庵霍家庵,经释圆通师太引荐,我如约见到了成都市第一骨科医院骨科主任石笋先生。在那间弥漫着淡淡檀香味的茶室,石笋先生一身休闲、面带微笑、目光清澈,言谈举止力透儒雅之气,果然如圆通师太所介:生长于书香门第,对中医、艺术、佛学均有研究和造诣。 </p><p class="ql-block">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我与石笋先生相谈甚欢。他仔细聆听着我的病因病情介绍和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我则细细品味着他对病痛、体验、逆境的独特解读。不觉间,身份、阅历大相径庭的我们,竟然产生了对生活、人生、生命认知的强烈共鸣。迎着他专注深邃的目光,我真切的感到他不像是一位优秀的医生,而更像一位交往已久的良师益友。 </p><p class="ql-block"> 临别前,石笋先生为我做了简单的肢体检查后,淡定的对我说:到我的诊室来吧!我用我的特殊方法为你处治,看能否解除你的痛苦……</p><p class="ql-block"> 于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由干儿子罗锋锐、陈林陪同,我先后五次去到成都第一骨科医院石笋先生的“名专家工作室”,接受他娴熟自如的小针刀筋膜松解。虽因病情复杂,最终未能取得理想的疗效,但我却近距离见证了他的亲切、和蔼、干练、果敢,甚至有幸欣赏到了他深情演奏的古琴名曲,见识到了他精神世界的另一剖面……</p><p class="ql-block"> 与石笋先生相识后,我曾将《你若爱生活·生活便爱你》《无奈的告别》两篇文章发给了他;当我们又一次在霍家庵相聚时,我心怀忐忑的把作品自选集《跟随内心的声音》赠送给了他;2025年暮春的一天,我把忍着疼痛用右手食指点击手机完成的《柚子花之恋》发给了他……让我深切感怀的是,每一次,石笋先生都会在悉心阅览后发来直击我心灵的“读后感”。今天,为了不辜负石笋先生的良苦用心和款款深情,为了让更多的朋友分沐这样一缕暖晖,我决定将石笋先生的几篇文字依次呈现在这里,使其成为一份感恩,一份纪念,一份印迹。</p><p class="ql-block">A——【观马俊文章后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阅读马俊先生的文字,就如同在静谧的夜晚仰望星空,每一颗星辰都闪烁着他独特的光芒,照亮内心深处未曾触及的地方。尤其是当他坦诚分享自己身患重病后的心态转变时,那份超越肉体痛苦的坚强乐观,如同晨曦初照,驱散了心头的迷雾,令人不由自主地陷入深深的思索。</p><p class="ql-block"> 人生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问题,马俊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一个动人心魄的答案。在他笔下,人生并非一条直线,而是蜿蜒曲折的道路,布满坎坷也点缀着希望。面对疾病的侵袭,他没有选择沉沦或逃避,反而以此为契机,挖掘出生命的深层意义,展现出了人类灵魂中最光辉的一面——坚韧不拔与永不言弃。</p><p class="ql-block"> 这种态度不禁引发了我的共鸣,促使我反思个人的存在价值。我为何而活?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吗?显然不是。正如马俊先生所体现的那样,真正的生命力量源自于内心的平和与对外界的贡献。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使命,用我们的行动点亮别人的生命,哪怕只是一丝微弱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马俊先生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每个人内心深处对于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它告诫我们,在遭遇挫折和困境时,不妨换一种角度看待问题,或许就能发现那些隐藏在阴霾背后的美好。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当下,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份快乐,无论是平凡日常的小庆幸,还是克服难关后的成就感,这些都是构成生命多彩画卷不可或缺的部分。</p><p class="ql-block"> 乐观大度地活着,意味着拥有包容万象的心胸,能够在逆境中寻觅希望,在顺境中保持谦逊。这是一种境界,也是每个人都值得追求的目标。当我们学会欣赏生命中每一个细微的美好,用感恩和善良对待周围的人与世界,那么,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够感受到来自心底的温暖和平静,而这,正是生命最为宝贵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总之,马俊先生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勇气和乐观精神的颂歌,更是一份向所有人发出的邀请函,邀请我们一同踏上自我探索之旅,找寻那个真实而完整的自我,勇敢地面对生活的一切挑战,用实际行动证明——生命因热爱而精彩,世界因奉献而美好。</p><p class="ql-block">B——【读马俊先生文章后的深切触动】</p><p class="ql-block"> 点开马俊先生的文章,就像是步入一片宁静而深邃的思想森林,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像是精心栽种的树木,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建起一幅关于生命、哲学与人文关怀的壮丽图景。马先生的文字,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知识传递,更是一种情感与思想的深度交流,它能直抵人心最柔软的角落,激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层次追问与感悟。</p><p class="ql-block"> 尤其令我深受震撼的,是他面对病痛时展现出来的非凡勇气与豁达心态。在文章中,马先生没有避讳谈论自己的健康状况,相反,他将其视为一次难得的成长机遇,一次深入探索自我的旅程。这种将逆境转化为动力,将痛苦升华为智慧的态度,无疑是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一理念的最佳诠释。他告诉我们,即使在生命的寒冬,只要心中有光,便能看到春天的脚步悄然临近。</p><p class="ql-block"> 此外,马先生的文章中蕴含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他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人性光芒,倡导人们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不应忽视对他人的关爱与帮助。这种观点不仅彰显了作者深厚的道德底蕴,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引导大家思考作为个体如何在社会中扮演更加积极正面的角色,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和谐进步。</p><p class="ql-block"> 读完马俊先生的作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它能够跨越时空界限,连接不同背景下的心灵,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我也意识到,真正的智者不会被外在环境所限制,他们能在困境中找到成长的机会,在挑战面前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从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p><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马先生的文章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探索未知,勇于面对挑战,用心感受世界的美好,用行动践行对生活的热爱与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逐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也让这个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温暖和光明。 </p><p class="ql-block">C——【生命之歌 —— 马俊先生《难忘桂花香》与《情系桉树叶》读后感悟】</p><p class="ql-block"> 静谧的夜晚,手捧马俊先生的《难忘桂花香》与《情系桉树叶》两篇文章,我仿佛被一股温柔又强大的力量所包围。马俊先生的文字,如同流淌在岁月河床上的清泉,洗涤着我的心灵,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这两篇文章,是他用生命谱写的歌谣,每一句话都饱含深情,令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 《难忘桂花香》带领我穿越时空的隧道,重回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文章中的桂花香,就像一把钥匙,轻轻开启了我的记忆宝盒。那一刻,仿佛我又站在了那棵熟悉的老桂树下,耳边回荡着小伙伴们的欢笑声,鼻尖萦绕着那醇厚而又迷人的桂花香。</p><p class="ql-block"> 《情系桉树叶》则是一曲对抗命运不公的颂歌。让我泪目!!!马俊先生以桉树叶为载体,讲述了自己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活的顽强抗争。文中,马俊先生。尽管遭遇种种挫折与困境,他始终没有放弃,而是选择用文字记录下来,在苦难面前,马俊先生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这种对生命的执着与热爱,不仅感染了读者,也成为我们每个人面对挑战时的力量源泉。</p><p class="ql-block"> 马俊先生的文章,是用生命铸就的诗篇,每一字一句都透露着对生活的深情厚意。他让我们明白,不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是生命旅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应当以勇敢的心态去拥抱它们,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学会了成长,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感恩。</p><p class="ql-block"> 总之,拜读马俊先生的《难忘桂花香》与《情系桉树叶》,就像是进行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收获颇丰。它们不仅触动了我的心灵,也激发了我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p><p class="ql-block"> 2025年的暮春的一天,我把忍着疼痛用右手食指点击手机完成的《柚子花之恋》分享给了一直牵挂我的石笋先生。这一次,他不仅写下了感人肺腑的阅评,还连同我的原文发在了他的朋友圈……</p><p class="ql-block"> D—— 【在文字褶皱里嗅到生命芬芳——读马俊先生《柚子花之恋》】</p><p class="ql-block"> 暮春的风裹着柚香掠过触屏时,我触摸到了文字背后的生命刻痕。马俊先生以带病的笔尖刺破命运阴霾,让这朵浸透生命汁液的柚花,在苦难枝头灼灼绽放。</p><p class="ql-block"> 虎型山下的柚林里,小竹折断的不只是左腿,更是少女对完美的执念;青山捧起的不只是泪水,更是人性至纯的珍珠。那些凝结成冰的绝望,最终在柚子糖的甜意中融成晨露。这哪里是虚构故事?分明是先生用病痛淬炼出的金线,在命运的黑绸上绣出的永恒纹样。</p><p class="ql-block"> 柚子花总在暮春盛放,于最接近凋零时迸发芬芳。正如先生被放疗灼伤的神经仍在纸页流淌月光,颤抖的肩臂偏要托起文学的星火。当"松间·竹里"的竹影婆娑时,我望见一位作家正以同样姿态,在时光土壤里栽种不朽。</p><p class="ql-block"> 合卷时窗外落花簌簌。突然懂得真正的文学从不是装饰,而是受伤灵魂在黑暗中的萤火。先生用血色文字昭示:生命的价值在于将苦难酿成蜜,把残缺绣作锦。那些飘散在竹里院落的柚香,终将在千万心田长成对抗荒芜的永恒春色。</p><p class="ql-block"> 此刻先生苍白的指尖正轻抚书稿,与虎型山的竹影渐渐重叠——当肉体在病痛中褪色时,灵魂却在文字里永生。这恰是《柚子花之恋》最深的隐喻:真正的创作,永远在破碎处播种黎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文如其人。反复品读石笋先生精炼而极富情愫的文字,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他那颗看似淡定实则滚烫的心。他不仅在用目光和笔触捕捉、发现、审视、讴颂着善与美,更是由内而外的散发着直达人心的人文光辉。</p><p class="ql-block"> 石笋,原本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奇特景观,其寓意和象征意义却深远而丰富。它不仅是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更是时间流逝、生命顽强以及自然之美的生动体现。 </p><p class="ql-block"> 我在想,为其取下这一名字的人,今生拥有这一名字的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底蕴?怎样的胸怀?怎样的人生?可能也只有天知、地知、佛知……</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7日</p><p class="ql-block"> 写于四川省骨科医院天府院区</p> <p class="ql-block"> 川西名庵——霍家庵……</p> <p class="ql-block"> 霍家庵的神韵……</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与石笋相识于霍家庵……</p> <p class="ql-block"> 石笋先生的“名专家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 接受石笋先生的诊断……</p> <p class="ql-block"> 欣赏石笋先生古琴演奏……</p> <p class="ql-block">  在石笋先生工作室与释圆通师太相遇……</p> <p class="ql-block"> 我赠予石笋先生的作品集……</p> <p class="ql-block"> 石笋先生送我的微字画……</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老梨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