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经典,如同珍贵的宝藏,每一次发掘都会有新的惊喜。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石板岩,去寻找它别样的美。</p> <p class="ql-block"> 距离石板台大约九公里就是高家台,这里被称为太行山深处的画家村,美的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石头建造的房屋、塔楼和墙壁,与大自然完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遥远的山峰如诗如画,层层叠叠,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山巅之上的树木葱翠欲滴,如同披上了一层绿色的绒毯,使得整个远山都显得异常的鲜活和灵动。高家台村由此成为一个著名的写生基地,吸引了众多艺术院校的师生前来写生。</p> <p class="ql-block"> 未曾进入村庄,好客的桃花便已伸出双臂迎接我们的到来。路边的画板和寄语,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就是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 走进村庄,在那梦幻般的桃源深处,隐居着一些人家。他们与世隔绝,享受着桃花掩映下的宁静生活。那里没有尘世的喧嚣和浮躁,只有平和而安宁的氛围。每一座庭院,每一堵墙,每一扇门都是风景。随便一走一停,一坐一立都是一副水墨丹青。</p> <p class="ql-block"> 村子中间有一座网红小桥,这里通向远处的山谷。一层层石板像鱼鳞一样,暂且把它称作鱼鳞谷吧,来画家村的游客没有不在此打卡拍照的。此时的鱼鳞谷只有涓涓细流,如果是夏季雨量充沛,整个鱼鳞谷定会飞花四溅,叮咚作响,那将更是一副优美的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 既然被称为画家村,这里必然是艺术的殿堂,也从来不缺少有艺术修养的游客。老婆和五姐背着非洲鼓从一进村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人还追着让教教他们。后来有人问我她们是哪的,我说她们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在这个地方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是没有人不相信的。</p><p class="ql-block"> 在一家庭院的外边有一处高台,一棵盛开的桃树下边摆放着石桌石凳。这是天然的舞台,也是最雅致的舞台,在这里打鼓,演奏者心醉神驰,过路人也如游鱼出听。鼓至正酣,一位陌生老者情不自禁的随着鼓点儿翩翩起舞,更让演奏达到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 绝妙之处必须留下永恒的记忆。老婆和五姐背起鼓,摆着各式各样的poss,真是“桃花树下美人笑,春风拂面醉人心!”</p> <p class="ql-block"> 带着赞美与留恋,我们离开高家台前往下一站——井底村。高家台与井底村只有四公里之遥,眨眼之间就到了。虽然离着很近,却属于不同的两个省,高家台属于河南,而井底村属于山西。我们到井底村只是为了看一看九孔瀑,这里自然风光着实不错,也正在开发。</p> <p class="ql-block"> 只可惜现在是枯水期,只有三孔瀑布,我们没有见到九孔瀑布的壮观景象。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那些写生的学生,他们在大桥边一字排开,对着远山正在认真的素描。</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井底村,我们踏上了返程之路。一路风景一路行,我们很快来到了太行平湖。碧绿的湖水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那色泽绿的纯粹,绿的透亮,仿佛能洗净世间的一切尘埃。</p> <p class="ql-block"> 在太行平湖观景台,有卖土特产的地摊儿。老婆买了几块烤红薯,看着眼前的美景,更觉得无比的美味。</p> <p class="ql-block"> 此次旅行最后一站是红旗渠,离家也越来越近。红旗渠是近几年我心心念念想去的地方,我想通过切身体会更加深刻的感悟红旗渠精神。</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入林县(现安阳林州),需要攻克一道难关,那便是穿越危峰兀立的狼牙山。20世纪60年代初,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历经17个月的苦战,在那近乎垂直的山体中开凿出一条600多米长的隧洞。这条隧洞便是青年洞。青年洞不仅是水利工程的丰碑,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因为时间关系,此行我们只能参观青年洞。</p> <p class="ql-block"> 从青年洞出来,那浩大的工程让我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感染,我们的精神再次得到洗礼。“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都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愉快之旅即将接近尾声,在星光的陪伴下,晚上九点多,我们安全到达霸州。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会使旅行更加出彩,这注定又是一次经典之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