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位于结古镇南19公里贝那沟的文成公主庙始建于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经唐蕃南古道入藏时经过这里,当地藏民为表达拥护臧汉和亲和敬仰文成公主风范建了这座寺庙。</p><p class="ql-block"> 寺庙依山临溪,串串经幡挂于崖脊,在当地很有名气。</p> <p class="ql-block"> 小展览馆中通过雕塑绘画文字实物介绍文成公主入藏后的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 玉树地区发现多处古时摩崖岩画,大多以佛像、僧侣香客、瑞兽等画面叙事信仰记录生活,在文成公主庙东25公里就有一处勒巴沟岩画。</p><p class="ql-block"> 勒巴在藏语中是美丽的意思,入沟这段路是乡道,其中还有约10公里的路段因水流冲刷石头袒露,汽车就像走猫步一样扭动前行。不过沟内景色绝美迷人,用“美丽”赞许一点也不夸张。</p> <p class="ql-block"> 山峦叠嶂云漫蓝天。</p> <p class="ql-block"> 河堤蜿蜒流水涓涓。</p> <p class="ql-block"> 林染秋色牛马悠闲。</p> <p class="ql-block"> 出沟口有两处岩画,因风雨磨砥画面局部已不太清晰,立此牌以示全貌。</p><p class="ql-block"> 听说勒巴沟有十余处岩画,在沟口又多处寻找未有结果,问附近的道班人,回指说沟里还有。忽然想起在一处狭窄林间空地停了三四辆外地车且未见有人,还好生纳闷。大概那里就有岩画遗憾错过了。</p> <p class="ql-block"> 向北15公里到三江源纪念碑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位于天通河大桥畔,碑高6.621米,象征长江正源格拉丹东峰高6621米,碑文由江泽民题写,2000年8月19日落成,标志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沿通天河崖壁窄路行走,经常遇到塌方落石和抢修地段,甩开G214后转G215,谷底开始开扩路况大有好转,目标东南进入蜀地。</p> <p class="ql-block"> 下一站是240公里外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协庆寺。</p> <p class="ql-block"> 之所以选择协庆寺是想见个人-贡夏仁波切(照片右者)。</p><p class="ql-block"> 年轻的贡夏看到家乡孩子们的闭塞和贫困处境,2004年发心向社会筹款建一所协庆慈善孤儿学校。</p><p class="ql-block"> 初识贡夏是在当年央视二套《讲述》栏目中。那年他在成都募款,乘出租车把装有2万元善款的包落在车上,由于下车没有要发票,让找回失物几乎无望。绝望之下他到派出所求助帮忙,警察详细听了贡夏的讲述,看着焦急的他苦思冥想,最后帮助联系了成都电视台,播放了寻物消息和前后起因,2天后失款复得完壁归赵。</p><p class="ql-block"> 经地方教育部门批准,学校2005年6月奠基开建教室宿舍食堂等设施(校园地由当地牧民捐献),2006年9月正式开学,教师和校工由五明佛学院派人和志愿者担当,贡夏自任校长。由于贡夏的辛劳奔走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捐物,几年间从初始招收42名学生发展到最多时300余名,生源也从孤儿扩展到单亲困难家庭的孩子。我们是北京片助援团的参与者,钱虽不多但一直坚持到政府接收学校转为公办为止。</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此次未见到贡夏仁波切,问了几位师傅都知道他的善举,但人已有几年不在协庆寺,云游何处都不知所终。后来在网上查到贡夏仁波切于2010年在玉树市小苏莽乡江西村又筹建了一所利民小学。用教育启蒙扶贫助困,贡夏仁波切深耕不辍。</p> <p class="ql-block"> 协庆寺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竹庆乡,建于1695年,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六大主寺之一,历史上出过多位高僧大德。</p> <p class="ql-block"> 协庆寺主殿丹尼达吉林。</p> <p class="ql-block"> 管理主殿师傅听说我与贡夏有缘,特意开门让我进殿瞻仰参拜。</p> <p class="ql-block"> 莲花生大师是印度高僧宁玛派创始人,相传他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释迦牟尼“身口意”显密化身。</p> <p class="ql-block"> 10月8日走G317到德格县格萨尔王城,原以为是个有历史积淀的古城,不想只是个于2019年9月开业的人造景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格萨尔王塑像我们在藏区多地见过,他是否真实存在理论界说法不一,但大部分信息都来自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萨格尔》长篇史诗。萨格尔出生地在德格,家境贫寒自幼与母相依为伴,少年放牧,成年后参与征战建立功勋,统一了大小百余部落,逆袭成为吐蕃后的岭国首领。萨格尔一生除暴安良抚恤民众,成为藏区人民心目中崇拜的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 也有人说格萨尔王只是人们心中向往被神化的人物,他能降魔伏妖救护生灵,化身勇士或善者给世间带来福音。《萨格尔》用诗歌和音乐被人们广为传诵。</p> <p class="ql-block"> 从萨格尔王城向北走S455奔167公里外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此路翻山越岭九转回肠弯道多多,除了山体嶙峋还有高山草甸,景色很美。</p> <p class="ql-block"> 车经海拔4580米的乃龙山垭口,观景台可望远方海拔5992米的卡瓦洛日雪山。</p> <p class="ql-block"> 路过壮观的东嘎寺。</p> <p class="ql-block"> 五明佛学院位于色达县洛若镇,汽车到了镇上却被路障拦下,镇离景区还有一段距离但不让私家车进入,告知需到20公里外的县城游客集散中心购区间车票进入景区,虽有揽生意的当地人说可以带我们进去,人生地不熟我们拒绝了。其实刚才我们正是经过县城过来的,无奈只得原路返回。</p><p class="ql-block"> 县城一隅。</p> <p class="ql-block"> 县文化博物馆,馆前广场塑有格萨尔王及手下大将军雕像。</p> <p class="ql-block"> 订好当晚福缘宾馆,在游客中心买了当日最后一班6点的车票(48元/人,规定往返要乘同一班车)。汽车没有完全走我们去时的路线,到了景区山上停车场已近7点,司机留给我们一个半小时游览时间。</p><p class="ql-block"> 五明佛学院初创于1880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之一,目前已有学员数万人,学院除研学宁玛派的显密教法外,还开设臧汉文、藏医药、历史、计算机等学科。</p><p class="ql-block"> 主要由僧侣居住修行的数万间小木屋,围绕学院布满山坡,在夕阳余晖下呈现一片蔚为壮观的红色海洋。</p> <p class="ql-block"> 金碧辉煌的坛城大殿是密宗进行祭供活动的道场,城下四围设转经筒长廊。</p> <p class="ql-block"> 夜幕垂下华灯初上,五明城恰似繁星落坡莹莹闪动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佛学院及大经堂。</p> <p class="ql-block"> 时间关系,看了五明全貌但没能深入腹地细品街巷,汽车回程时只在中心区主要街道走了一遭,总感意犹未尽。</p> <p class="ql-block"> 10月9日走G548和G317到190公里的观音桥。沿途的藏寨民居,几乎每一座村落都建有佛塔,藏民对信仰的虔诚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经G317-417公里处一群猴子在路上游荡,老伴刚启动车窗准备投食两只猴子就蹿了上来,一只扒着车窗,一只已蹲在副驾驶侧的返光镜上,慌的我们马上关闭车窗避免无法控制的情况发生。</p> <p class="ql-block">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观音桥景区。</p> <p class="ql-block"> 攀纳勒山的路弯多狭窄,为了一次错车,右侧前保险杠还蹭到崖壁。</p> <p class="ql-block"> 建于公元七世纪海拔3685米的观音庙坐落纳勒山上,被人们称为云端寺。</p> <p class="ql-block"> 恢宏的建筑群享有布达拉宫第二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庙内供奉的四臂观音与拉萨大昭寺观音和南海普陀山观音并称“观音三兄妹”。</p> <p class="ql-block"> 庙内还供奉有莲花生大士、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等。</p> <p class="ql-block"> 顶礼膜拜的僧侣和信众。</p> <p class="ql-block"> 金川县城南下走G248前往95公里外的甲居藏寨,一路与岷江上游支流杂谷脑河同行。</p> <p class="ql-block"> 甲居藏寨位于阿坝州丹巴县境内,因导航设定的是景区南门,按指示爬山到一处岔口,左行去游客中心正门购票,右行进景区但有一条绳索拦路,问过值班员并表示我们已年过七旬无需买票,守卫对我们身份证拍照后给予放行。这条路已近景区最高的5号观景台,以后就是一路下山从4号到1号观景台直至游客中心,我们等于逆势而行。</p><p class="ql-block"> 2016年9月甲居藏寨批准为4A景区。</p> <p class="ql-block"> 5号观景台旁的顶圣景观酒店。</p> <p class="ql-block"> 嘉绒是藏族的一个分支,甲居就是嘉绒藏民的部落。山做屏风地为榻床云织锦被美色无双,在草地绿林间,依卡帕玛峰而建的民居在落差近千米的坡地上错落有致星罗棋布影影绰绰。</p> <p class="ql-block"> 嘉绒建筑以石木为主粗犷厚实,外饰主褐红色顶部有黑白色,门楼画宗教彩绘,屋顶四角设白石尖塔,塔上预留玛尼旗插孔。</p> <p class="ql-block"> 民居一般为三至五层,底层圈养牲畜或做库房,二层为厨房和客房,三层以上做卧室和经堂。</p><p class="ql-block"> 藏民以种植农业养殖牧业为生,现在发展文旅业也成了生活的重要来源。</p> <p class="ql-block"> 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成立了藏民独立师。</p> <p class="ql-block"> 墨尔多神山立于卡帕玛群峰万仞中,它在嘉绒藏民心中地位极高,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指东方墨尔多金光闪耀,预言这里将是弘法之地。</p> <p class="ql-block"> 甲居藏寨山峦叠嶂云雾缭绕,鸟鸣啼翠空气清新,真乃景致优美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10月11日走G662到阿坝州理县朴头乡毕棚沟。毕棚沟位于邛崃山脉北段,海拔2000米至6000米,山高谷深,面积61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封闭式中高山谷带。</p><p class="ql-block"> 沟内的冰川雪岭、森林草甸、飞瀑海子在缭绕云雾下静似丹青泼墨,动则油笔点睛,一幅幅绝美画卷呈现眼前,人们赞称它是川西小瑞士。2013年1月毕棚沟被评为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游毕棚沟区间车往返60元/人,途经龙王海、白龙瀑到上海子,但这并不是景区终点,上海子继续前行还要换乘两次电瓶车才可达燕子岩窝,一是从上海子到磐羊湖,二是从月亮湾到燕子岩窝,车票分别是30元/人。</p> <p class="ql-block"> 龙王海清澈见底湖面如镜。</p> <p class="ql-block"> 白龙瀑水倾泻而下涛涛不绝。</p> <p class="ql-block"> 上海子。云海遮岭时隐时现,流水潺潺一路欢歌。</p> <p class="ql-block"> 山林挂雪薄雾轻纱,草甸开阔满目染霜。</p> <p class="ql-block"> 磐羊湖。</p> <p class="ql-block"> 飞珠溅玉,银帘叠铺。</p> <p class="ql-block"> 水银泻地,颠倒乾坤。</p> <p class="ql-block"> 月亮湾。</p> <p class="ql-block"> 红石坡。</p> <p class="ql-block"> 燕子岩窝。陡峭山峰横落谷地去路,毕棚沟走到尽头。</p> <p class="ql-block"> 林海沃雪溪水通衢,小桥依在独缺人家。</p> <p class="ql-block"> 飞龙瀑。</p> <p class="ql-block"> 雨后来毕棚大概正是时候,雪云雾把沟内打扮得更加妩媚,华彩风光美不胜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