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

悠然

<p class="ql-block">美篇号:1888238</p> <p class="ql-block">布鲁塞尔是比利时最大的城市,也是欧盟和北约总部所在地,被誉为“欧洲首都”。</p><p class="ql-block">官方语言为法语和荷兰语,法语使用者占多数(约85%),另有15%使用荷兰语,外籍人口占比约1/3。</p><p class="ql-block">截至2024年1月,布鲁塞尔首都大区人口约125万。</p> <p class="ql-block">布鲁塞尔大广场 (法文: Grande Place ;荷兰文: Grote Markt),位于比利时王国的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始建于12世纪,是欧洲最美的广场之一。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布鲁塞尔大广场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比利时首都市中心的布鲁塞尔大广场,建于公元12世纪,四周哥特式建筑物形似燃烧的火焰。广场地面用花岗石铺就,简约的风格和鲜艳的图画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质。环广场的建筑物多为中世纪所建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式、路易十四式等建筑形式,其建筑风格各异,使人有宛如置身于中世纪之感。</p> <p class="ql-block">大广场一直是布鲁塞尔举行重要活动的地方,皇帝和国王在此祭祀。大广场是这里吸引人的场所。每隔两年的8月,市政府都要在大广场举行为期4天的“鲜花地毯节”,展出世界上较大的人造“鲜花地毯”。</p> <p class="ql-block">宏伟的广场是中世纪的建筑,是布鲁塞尔拥有财富的象征。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布鲁塞尔市区呈五角形,以中央街为界限,共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上城区是王权贵族阶级聚集地,王宫、大法院、美术馆和大教堂等雄伟华美的建筑均坐落于此。从上城区下一大面坡之后才是市民阶级聚集的下城区。而布鲁赛尔大广场就躲在这一大片民居建筑中,被纵横交错的古老街道和普通民房所遮掩。</p> <p class="ql-block">在大广场的右侧是独具风格、雄伟恢宏的布鲁塞尔市政厅。这是一座典型的古代弗兰德哥特式建筑,造型宏伟,空灵高耸,引人注目。市政厅大楼始建于1402年,它上面的厅塔高约91米,塔顶塑有一尊高5米的布鲁塞尔城的守护神圣米歇尔的雕像。市政厅的大门不在正中,厅塔也稍偏一方。其实,厅塔和大门之所以不居正中,是由于整个建筑分别建于3个不同时期,因此才出现规模。厅内装修十分精美,天花板上绘制的图案美妙绝伦,栏杆花纹雕刻精细,雪白色的大理石楼梯,像一条银蛇蜿蜒而上。走廊里布满五彩缤纷的壁画。在许多巨幅肖像画中有比利时的君主像,有曾经统治过布鲁塞尔的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的国王画像,还有横扫欧洲大陆、被称为“一世之雄”的拿破仑画像。</p> <p class="ql-block">如果从最早修建的市政厅开始算起,布鲁塞尔大广场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13世纪时增添了面包店、布店和肉店。14世纪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了市政厅。几个世纪中,大广场一直是布鲁塞尔举行重要活动的地方。皇帝和国王在此祭祀。多次举办比武大会。埃格蒙特伯爵和霍尼斯伯爵在这丢了脑袋。佛朗索瓦·安尼森被推上断头台。大广场目睹了诗人魏尔兰和兰波发生的争执。维克多·雨果流亡生活时的落脚之处。1402年开始建造的市政厅占据广场一隅的大部分。到1480年大体竣工。由建筑师简·范·鲁伊斯布罗艾克为伯冈蒂公爵设计的令人目眩的91米高的尖塔可追溯到15世纪50年代。</p> <p class="ql-block">广场十分富有生活气息,各种酒吧、巧克力店、餐馆点缀四周;人们坐在广场上幽闲自在。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也居住在市政厅对面餐厅二楼有红色玻璃的房间,他赞美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天鹅餐厅是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就在这里写成。</p> <p class="ql-block">天鹅咖啡馆</p><p class="ql-block">广场一侧有一座5层的建筑物,那就是著名的天鹅咖啡馆,又名天鹅餐厅。它曾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居住和工作过的地方,与著名的市政厅相邻,因门上饰有一只振翅欲飞的白天鹅而得名。1845年2月,马克思由巴黎迁居布鲁塞尔,来这里居住。同年4月,恩格斯也从巴黎迁来。从此后,天鹅咖啡馆成为他们共同创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的重要活动地方。在此期间马克思写出了著名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等作品。天鹅咖啡馆也叫天鹅餐厅。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公寓坐落在天鹅餐厅的左侧。附近还有一座大楼,原是法国路易十四的行宫,现已辟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圣心国家圣殿</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罗马天主教乙级宗座圣殿,灵感源自巴黎圣心圣殿,献给耶稣圣心。1905年由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奠基,因两次世界大战延误,直至1969年完工。其规模位列全球第6大天主教堂,隶属天主教梅赫伦-布鲁塞尔总教区。</p> <p class="ql-block">蜚誉全球的“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塑像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市标,小于廉(Manneken Pis)又译为尿尿小童,撒尿小孩,小于连等。这座闻名于世的小男孩铜像矗立在大广场附近的埃杜里弗小巷中。这个五岁小孩雕像的身材虽不大(身高约53厘米),但已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这尊青铜小于廉像建于1619年,由比利时雕刻家捷罗姆·杜克思诺(Duquesnoy,一译杜奎斯诺伊)所打造的。塑像中的小于廉光着身子,叉腰亮肚,无拘无束地在人们面前撒着“尿”,姿态生动,形象逼真。塑像高半米左右,坐落在一个约两米高的大理石雕花的台座上,微卷的头发,翘着小鼻子,调皮地微笑,显得十分天真、活泼。</p> <p class="ql-block">小于廉撒尿故事源于比利时民间传说。17世纪末,法国又企图把布鲁塞尔纳入自己的统治,向布鲁塞尔疯狂进攻,被击退后恼羞成怒,一天晚上法军潜到城边,安放炸药,点燃了导火线,要炸毁城墙。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被一个从屋里跑出来准备撒尿的叫于廉的小男孩发现,用尿把导火线熄灭,又叫醒睡着的大人们,投入战斗,打败法军。市长亲自授予小男孩奖章,并看作是布鲁塞尔第一市民,给他戴上桂冠。 为了纪念小男孩的救城之举,人们制作了这尊铜像,并竖立在当年浇灭导火线的那条街上。</p> <p class="ql-block">布鲁塞尔不仅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艺术领域同样成绩斐然。这里是《丁丁历险记》和《蓝精灵》的诞生地,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从这里走向世界,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城市的街头巷尾,还散落着众多超现实主义美术馆,如“艺术之丘”,馆内的作品大胆创新,充满奇思妙想,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与现实交织的奇妙世界。公共艺术雕塑更是随处可见,与古老的建筑、现代的街道相互映衬,使整座城市充满了艺术的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一个国土面积仅有3.07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巧克力产量竟然超过27万吨,口味超过3000种,巧克力店超过2000家,难怪比利时会被称为“巧克力王国”。</p><p class="ql-block">比利时巧克力因品种繁多、工艺独特、品质上乘而蜚声世界。在全球众多巧克力榜单中,比利时品牌的上榜数量遥遥领先于同为欧洲国家的瑞士、法国、意大利,远超世界最大巧克力生产国美国。此外,全球公认的巧克力品牌前三名——瑞士莲、歌帝梵、吉利莲,两个都“出身”比利时。</p> <p class="ql-block">布鲁塞尔是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当你踏入市中心的布鲁塞尔大广场,仿佛瞬间穿越回中世纪。广场始建于12世纪,四周环绕着风格各异的建筑,哥特式的尖顶高耸入云,文艺复兴式的优雅精致,路易十四式的庄重华丽,它们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大文豪雨果曾毫不吝啬地称赞它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p><p class="ql-block">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一幅绚丽的画,每一笔都描绘出精彩。它用历史、艺术和美食,编织出了一张充满魅力的大网,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深深沉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