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研修探科海 问道取经铸师彩——2025年山西省大同市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暨教师跟岗研修第四天活动纪实

亚楠

<p class="ql-block">  在这春意盎然、学思并进的四月芳华里,我们悄然迎来了2025年山西省大同市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暨科学骨干教师跟岗研修活动的尾声篇章。回顾过去四天,我们经历了知识的洗礼,见证了智慧的碰撞,更在跟岗研修中亲身体验了科学教学的实践与创新。</p> <p class="ql-block">  今天,站在第四天的节点上,我们一行人在教科研中心庞主任的带领下来到张家港实验小学参观学习,满载收获和感慨。</p> <p class="ql-block">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秉承“端 勤 毅”的校训,厚植“以贤为范”的学校精神,专注于“人”的成长和精神发育。2018年始学校提出新的教育宣言:“做精神明亮的人—过正常而积极的童年生活”。幸福,是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对童年最大的主张。自由、快乐、个性伸展,是实小对孩子成长最大的期盼,它把“保卫童年”作为初衷,倡导“做精神明亮的人”,主张过一种“正常而积极的童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  踏入学校校史馆,从1904年起步,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一段充满历史沉淀与教育情怀的旅程。校史馆内,每一幅图片、每一件实物、每一段文字,都承载着这所学校百年的辉煌与梦想,让我们深感震撼与敬佩。</p> <p class="ql-block">  教师们认真观摩参观张家港实验小学的校园,仔细聆听讲解,仔细观察展品,深入感受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特色,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设施及师生风采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和赞赏。</p> <p class="ql-block">  学校追求户外的“万物生长”“情景生长”“故事生长”;追求校园的感官化设计和心灵化运营;营造梯级式、成长型的“童话空间”“童话人生”“童话逻辑”;鼓励校园里的“探秘”“偶遇”“美学散步”,诱使“心”与“物”的“化学反应”;开启“回到百草园”的美丽工程。</p> <p class="ql-block">  我们观摩了一节《造船工坊大挑战》的项目化课堂,老师以一组数据引入了今天的课堂,通过任务一:造一艘能在泳池内航行的船为契机引出了今天的课题——测试船的载重量。随后,学生们通过讨论发言,明确了本次实验操作的要点。在实践操作中,学生们分组合作一边放螺母一边记录并及时上报测试的数据,老师也通过excel表格及时记录,并生成了柱状图,结果一目了然。老师顺势插入体积公式计算得出:船入水的体积越大,载重量就越大。</p> <p class="ql-block">  随后聆听了陈喜燕老师《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生态重构与实践探索》的讲座,陈喜燕老师的讲座围绕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生态重构与实践探索展开,深入剖析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她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向教师们展示了如何打破学科界限,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提出的“生态重构”理念,给教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认为,这一理念强调了教学环境的整体性和动态性,要求教师在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特点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构建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p> <p class="ql-block">  儿童定制学习是为儿童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发现其各自的兴趣、智能和才华,并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方向设计和发展路径。是儿童自我发现、自我规划、主动预约的申请式学习。教师引导每一个儿童发现自己的潜能与天赋,在充分的“个性化学习”中,去“看见自己”“遇见最美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同行老师说道:“我特别喜欢陈老师讲的‘生态重构’理念。她提醒我们,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我觉得这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一起参观了苏州青少年科技馆。这是一座充满科技魅力和教育意义的现代化科技馆,是青少年探索科学、体验科技魅力的绝佳场所。通过丰富的展览和设施、先进的教育理念、多样的活动与服务,科技馆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科普教育平台,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p> <p class="ql-block">  回望这四天的研修之路,我们经历了知识的海洋,沐浴了智慧的阳光,更在跟岗研修的实践中,亲身体验了科学教学的魅力与无限可能。每一次的讲座、每一次的研讨、每一次的实践,都如同科学实验中的火花,点燃了我们心中的求知之火,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p><p class="ql-block">‍ 正如刘慧校长所言:好的教育,不是“传授”而是“遇见”,是千方百计调集孩子的注意力,让内心长出旺盛和深情的需要;好的学习,是让孩子重新野化,让“大地是大教室”成为一种理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