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之,‍【包书皮】,‍(高鹏程)

高鹏程

<p class="ql-block"><b>  (作者按:新学期伊始,新书的油墨香气与纸张触感,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可能。而包书皮这一传统仪式,则更添几分庄重与期待。我们用报纸、旧年画,将新书小心翼翼地包裹,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高鹏程)</b></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新学期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发新书。那时课本只有语文与算术(数学),崭新的课本,散发着浓郁的油墨香,捧在手中,满心欢喜。然而,这份欢喜之余,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任务——为新书包上书皮。</p> <p class="ql-block">  旧报纸、旧年画、废旧牛皮水泥袋是我们包书皮的主要材料。大家细心地展开找好的包书纸,轻轻抚平褶皱,再用剪刀裁剪出适配的尺寸,根据新书的厚度巧妙剪出缺口。先将书的封面与封底长度包裹起来,再将四个边角整齐折好,最后轻轻抹上一点胶水固定,一本带着新闻气息的新书便焕然一新,仿佛穿上了专属的外衣。</p> <p class="ql-block">  若能寻得一张精美的旧年画,那真可谓如获至宝。年画上五彩斑斓的图案,让课本瞬间变得“高大上”,仿佛被赋予了某种神奇的魔力,静候每一个翻开它的人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包好书皮后,我总是让父亲用毛笔工整地写上书名,而其他同学只能用铅笔或钢笔潦草地写个大字。至于名字、班级的书写也有讲究,工工整整地落在书皮正中间。</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的孩子们包书皮的材料与风格已焕然一新。文具店的货架上,各式各样的书皮琳琅满目,印满卡通形象、流行元素,甚至还有明星贴纸的纸质书皮,轻柔而富有质感。而塑料书皮则以其防水、耐磨的特性,成为许多人的首选。</p> <p class="ql-block"> 从报纸、年画到纸质书皮、塑料书皮,再到如今的透明磨砂自粘式书皮,时代的变迁在书皮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尽管书皮的材质与形式不断更迭,但包书的记忆却总带着一种“回不去”的怀旧味道。</p><p class="ql-block"> 每一代人的书皮,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缩影,记录着成长的足迹,也传递着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与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这正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包书皮,不算难,对折纸张放书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沿边按压折痕显,包好课本乐开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鹏程 撰文 2025.04.17)</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高鹏程,男,1966年出生,临沂高新区湖西崖东社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舒同书法临沂研究会会长,临沂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师范学校毕业,现任罗庄区文史研究员,罗庄区象棋协会名誉会长,罗庄区诗联书画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原临沂市象棋协会副主席、临沂高新区书协副主席。著有《舒同书法(楷)技法精解》、《舒同书法(行)技法精解》等。爱好广泛,喜欢文学,尤其擅写舒同体书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