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春笺上,牡丹晕染的绮梦长卷

红霞满天

<p class="ql-block">洛阳牡丹文化节始于1983年,每年4月盛放,是国家级非遗。这里不仅有1300年栽培史,更有武则天与牡丹的传说加持——相传武则天冬日醉酒,下令百花齐放,唯牡丹抗旨不遵,被贬洛阳。牡丹却在洛阳开得愈加艳丽,“焦骨牡丹”之名由此而来。虽为传说,却暗喻牡丹的傲骨与洛阳的渊源。唐代洛阳牡丹已冠绝天下,宫廷贵族竞相种植,刘禹锡写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宋代欧阳修著《洛阳牡丹记》,记载24个品种,奠定牡丹文化地位。司马光、苏轼等文人皆以牡丹为诗题。牡丹,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心,成为永恒的艺术灵感。</p> <p class="ql-block">牡丹花开时节,春风拂面,花香四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魅力。牡丹之韵,悠扬动听,仿佛在诉说着千古传奇,让人陶醉其中。洛阳牡丹盛放,是古诗里的国色天香,不来洛阳,怎能知道洛阳四月的牡丹有多惊艳!当整座城被牡丹染成五彩斑斓,花团锦簇,花开成海,就能真正理解老祖宗的极致审美,读懂“唯有牡丹真国色”。</p> <p class="ql-block">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牡丹盛世颜,人间四月天,远赴千里之外的神都洛阳,只为亲眼看一看刘禹锡诗中的真国色。</p> <p class="ql-block">四月的洛阳,风都染着盛唐的胭脂色,洛阳的浪漫,是武则天贬不走的高贵,是李白笔下的玉笛折柳,是满城皆若狂的花开花落二十日,牡丹开在洛阳,美在了时光里,醉在了人心间。</p> <p class="ql-block">来洛阳,用镜头定格国色天香,用脚步丈量千年文脉,共赴这场跨越千年的牡丹之约!你要看过洛阳牡丹盛放,才知道什么叫国色天香。倾一世柔情,暖一场相遇,你赠予我无限娇媚,我记录你的绝代风华。</p> <p class="ql-block">春天的鼎盛时光属于牡丹,牡丹的风华主场唯在洛阳。十三朝古都,世事更迭,流光无痕,牡丹作为暮春的主角总会准时登场,洛阳牡丹甲天下,是根植中原的渊源文化,更是万世倾慕的情致传奇。</p> <p class="ql-block">各色牡丹竞相绽放,粉色的娇媚,红色的热烈,白色的纯洁,令人目不暇接。在如此美景中,仿佛回到了古代的洛阳城,感受着“国色天香”的无穷魅力,流连于花丛之中,仿佛时光也停滞了。</p> <p class="ql-block">洛阳牡丹甲天下,一朵花撑起一座城的脊梁,她听过北魏的佛经,吻过盛唐的月光,在北宋的瓷釉里,凝固成永恒的诗行。当长安的宫阙化作风沙,十三朝的故事,却在洛阳的牡丹里安了家。果然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p> <p class="ql-block">全球仅此一株的金丝贯顶牡丹,<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道”即巅峰——王城公园1969年自主培育的皇冠型白牡丹‌,</span>全天24小时四名保安轮流看守,镇园之宝,用钱都买不到的花王。乳白花瓣被金丝状花蕊贯穿,全网刷屏。</p> <p class="ql-block">我挤过金丝贯顶前攒动的人群,那株天赐的富贵,金线缠枝,像一封写给上苍的鎏金帖。五十年孤芳,金丝缀玉冠;两小时守候,一眼即永恒。世间繁华万千,唯此一株贯顶金丝,写尽洛阳春色的孤傲与热烈。</p> <p class="ql-block">金丝贯顶花蕾圆形,花朵皇冠型。营养不足时,雄蕊只少量瓣化,同株上可有菊花型、蔷薇型等花型。花丝及花粉囊长,花丝白色,房衣、柱头紫红色。</p> <p class="ql-block">花色:初开粉黄色,盛开浅粉色。花外大瓣3轮,宽大平展,内瓣碎小,雄蕊全部瓣化成碎瓣并残留黄蕊在花瓣上成一金丝,使整朵花显现黄色,故名金丝冠顶。</p> <p class="ql-block">它宛如从天而降的仙子,洁白花瓣是羽衣霓裳,金黄花蕊是冠上金缕,每片花瓣纹理细腻,每条花蕊排列有序,尽显自然鬼斧神工,不愧是洛阳牡丹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层层叠叠的洁白花瓣,簇拥着纤细金黄花蕊,恰似皇冠上璀璨明珠。微风拂过,花朵轻颤,金丝摇曳,尽显牡丹王者之尊。</p> <p class="ql-block">此花只应天上有,偏宠人间洛阳春,银丝贯顶牡丹,千年一瞬的惊鸿绽放,有带刀侍卫守护, 排百米长队观赏。</p> <p class="ql-block">金丝贯顶姊妹款——白色系、托桂型牡丹‌,从内而外呈现出粉红到粉白的过渡色彩,仿佛被水墨渲染。“金丝贯顶”只有一株;“银丝贯顶”也非常珍稀,仅有几十株。</p> <p class="ql-block">银丝贯顶,外瓣两轮宽大平展,内瓣微卷细长如丝,根根向上犹如菊花花瓣,故名银丝贯顶。 “银丝贯顶”花瓣白色微显粉色,蕊间银丝缕缕,清雅绝伦。非常惊艳,颜色出尘高洁,花形灵动清逸,三言两语难以形容实物的美。</p> <p class="ql-block">走进洛阳牡丹花海,银丝贯顶恰似误入凡间的仙子。洁白如玉的花瓣层层舒展,纯净得不染一丝尘埃,纤细银白的花蕊从花心探出,像是繁星落入花海,每一朵都散发着空灵之美,令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牡丹四大名品之首的姚黄最早出现于北宋,出自宋代洛阳邙山脚下白司马坡姚崇家。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记载:“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此花之出,于今未十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被古人誉为“花王”,象征着华丽与尊贵。</p> <p class="ql-block">姚黄花朵呈淡黄色,初开时鹅黄色,盛开时乳黄色,瓣如着蜡,光彩照人,色泽鲜亮,给人一种高贵、典雅、温暖明亮的感觉,犹如帝王之袍,尽显皇家贵气。</p> <p class="ql-block">花王姚黄,苏轼赞其"举世无双",司马光为它掷笔忘言,宋代已称“一株姚黄抵千金”。一袭素金,不争不抢,花瓣是未央宫藏的御用黄,花心垂落细密金丝,风过时微微颔首,像帝王对子民的垂怜。</p> <p class="ql-block">姚黄,恰似春日洒下的一抹金辉,带着与生俱来的尊贵,承载着千年古都的厚重与繁华。这是自然与历史的绝妙融合。站在它面前,仿佛能感受到古代皇室的尊贵与雍容,它不单是一朵花,更是岁月沉淀的优雅诗篇,是洛阳永不落幕的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魏紫”被誉为牡丹“花后”,与“花王”姚黄齐名,同为牡丹四大名品之一,是宋代洛阳宰相魏仁溥培育的传奇品种,后流入民间。姚黄是武则天都得不到的白月光,魏紫却是洛阳城永远的朱砂痣。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记载:”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姚黄为王,魏紫乃后”。传说书生魏璞以鲜血滋养牡丹,使其花色由粉白转为紫红,故得名“魏紫”,象征忠贞与深情。</p> <p class="ql-block">千年皇家御用紫,花径18cm冠群芳,武则天最爱的富贵象征。魏紫作为名贵的牡丹花品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花朵硕大如皇冠,层叠高耸的千叶花瓣紧密卷皱,散发出浓郁芳香,兼具雍容与神秘之美。紫红色系的它高贵冷艳到了极点,那种冷色调的紫,自带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雅气质。</p> <p class="ql-block">这株传奇之花,在今天只是一个传说。宋人的记载里有着清晰的描述:花瓣多达700多片,也被称为“千叶花”。魏紫,仅仅一个名字就足以让芸芸众生为之倾倒。这是花的名字,更是重瓣的标准。自宋代诞生之后,一代代的牡丹园艺师都渴望用这传说中的标准实现心中完美之花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魏紫”牡丹在生长期间发芽率低,繁殖能力有限,生长势较弱,这使得它难以实现大规模繁殖,近年来更是近乎绝迹,市场上极为罕见。国家牡丹园是我国唯一的牡丹基因库,这里还保存着几株“魏紫”,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欣赏“花后”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四大名品中最罕见的品种豆绿,是唯一纯正的绿色珍品,花为绣球型,因色如青豆而得名。北宋时叫“欧家碧”,1957年中国进行牡丹品种调查时,将其记为绿牡丹,后逐渐被称为“豆绿”。花瓣透明如碧玉,现存稀少。</p> <p class="ql-block">相传豆绿牡丹是百花仙子头上的绿玉簪所变,一名花农辛苦培育牡丹新品种却未夺得“花魁”,一气之下欲摔花盆,百花仙子劝住他并拔下绿玉簪丢入土中,数年后花农在此培育出了稀世黄绿色牡丹,花瓣通透如玉雕,清新雅致,风韵独特,有一种脱俗的美。</p> <p class="ql-block">在牡丹四大名品中,赵粉最为年轻。据《桑篱园牡丹谱》记载,赵粉的前身名为“冰凌罩红石”或“童子面”,原产于洛阳,清代由菏泽赵氏园(园主赵玉田)引种培育并改良。因其花色粉嫩如少女面颊而声名远播,遂得名“赵粉”。</p> <p class="ql-block">赵粉恰似一位粉衣仙子下凡,那柔和的粉色花瓣层层叠叠,如轻盈的舞裙随风轻摇 ,带着与生俱来的优雅与灵动。清代文人曾以“芳姿绰约胜胭脂”赞美赵粉,将其与牡丹四大名品中的其他品种并提,突出其世俗之美与生命力。当代散文家汪曾祺赞道:粉色的牡丹不难见,但“赵粉”极娇嫩,为粉花上品。</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文化中,赵粉牡丹常常被用来象征女性的温柔与美丽,也常被视为爱情的信物,象征着纯洁而美好的情感,同时还承载着富贵和吉祥的寓意。与姚黄的帝王之气、魏紫的贵族风范形成鲜明对比,更贴近民间审美。</p> <p class="ql-block">画家将“赵粉”的美框定于一枚小小的邮票之中,“窃得玉楼红一片,染成芳艳眼前春”,画家笔下的“赵粉”开得天真而灿烂,尤其是那花与叶之间的疏狂与张力,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限自由。</p> <p class="ql-block">当洛阳的春天被牡丹点燃,二乔以独有的双色奇观惊艳登场。二乔的粉紫罗裙,恰似江东姐妹在铜雀台共舞的衣袂,它是牡丹家族中的奇绝仙子,红白交织的花瓣,犹如一场华丽的色彩盛宴,每一瓣都诉说着岁月沉淀的雍容华贵。</p> <p class="ql-block">洛阳的牡丹丛中,二乔无疑是最亮眼的存在,同一朵花上竟然神奇地融合了紫红和粉红两种颜色,就像三国时期倾国倾城的大乔小乔,并肩而立,娇艳动人,既有着大乔的温婉大气,又有着小乔的俏皮灵动,它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洛阳牡丹文化里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古都的浪漫与诗意 。</p> <p class="ql-block">“金丝贯顶”与“二乔”,一为现代园艺的巅峰之作,一为历史长河的浪漫遗珍,共同诠释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底蕴。前者以稀缺性挑战时间的耐心,后者以双色之美跨越千年传说。</p> <p class="ql-block">黑牡丹是最古老的牡丹品种之一,青龙卧墨池则是黑牡丹中不可多得的名品。青龙卧墨池牡丹花开呈托桂型,有时也呈皇冠型。墨紫色的花瓣,黑中透红,红中含紫,黑紫发亮。花瓣中间长有黄色的雄蕊和青色的雌蕊,青色花蕊弯弯曲曲延伸在墨紫色的多层花瓣里,远远望去,仿佛青龙俯卧在墨池中一般,故名“青龙卧墨池”,名字起得十分形象而生动。</p> <p class="ql-block">关于“青龙卧墨池”牡丹的由来,民间曾流传有一段故事。相传在天界瑶池,镇守此境的是一条青龙。谷雨时节,青龙倾慕人间牡丹的国色天香,便偷偷跑到人间观看。却发现当地已经两年大旱,别说牡丹没有开花,就连庄稼也颗粒无收。青龙知情后,立即将人间旱情反映到掌管下雨的龙王那里。原来是因为当地香火不旺,得罪了龙王,故惩罚三年不下雨。为解救处在干旱之中的百姓,青龙擅自把瑶池仙水洒下。一时间,庄稼绿了,树木活了,牡丹也开花了。但天庭派兵捉拿擅自降雨的青龙,牡丹仙子为报答其活命恩情,自愿将花朵染成墨色,让青龙藏在花丛下躲过一劫。这样,便有了“青龙卧墨池”这一珍品黑牡丹。</p> <p class="ql-block">“青龙卧墨池”玄色牡丹,玄色花瓣嵌青蕊,神秘典雅,花瓣自带水墨纹路,像极了洛神遗落的发簪。墨紫色的花瓣深邃得如同神秘的夜空,散发着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魅力,而花瓣中心那一抹俏皮的白色,恰似一条灵动的青龙盘踞在墨池之中,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这般独特的模样,真的美得让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的黑牡丹寇世墨玉,1973年由菏泽赵楼牡丹园选育而成,是“烟笼紫”和“黑花魁”的杂交后代。冠世墨玉在黑色系牡丹中花朵最大、色泽最深、花形最漂亮,被称为“黑牡丹之魁首”,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意义,象征着高贵、神秘和典雅。</p> <p class="ql-block">-在牡丹的九大色系中,黄色牡丹极其名贵,《海黄》作为纯正黄色的牡丹品种,被誉为“极品牡丹”“金牡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意义,象征着靓丽、富有、雍容华贵。</p> <p class="ql-block">荷包牡丹,花朵玲珑,形似荷包,色彩绚丽。相传洛阳汝州有一位姑娘,其青梅竹马的意中人被征召从军,姑娘为寄托相思之情,每月绣一个荷包挂在门前的牡丹花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就变成了如今的“荷包牡丹”。</p> <p class="ql-block">牡丹之姿,娇艳欲滴,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让人叹为观止。牡丹之美,不仅在于其华丽的外表,更在于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核。</p> <p class="ql-block">从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到李清照买得一枝春欲放,中国人把风骨和浪漫都给了牡丹。这是《洛阳红》,是唯一一个以洛阳的地名来命名的牡丹的品种。看这花瓣的弧度,就像大唐美人的衣袖,天然垂落。花开的姿态恰似古人的笔意,浓妆淡抹也是千年风雅。当牡丹绽放,5000年的文明便成了最绚烂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牡丹盛开,<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色天香,绚烂如诗,映照着春天的华章。</span>花瓣层层叠叠,宛如天边的云霞,美得令人心醉神迷。牡丹,花中之王,富丽堂皇,展现着无与伦比的华贵与艳丽。</p> <p class="ql-block">洛阳牡丹,是春天写给人间的情书,牡丹花开,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赴洛阳牡丹之约,感受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的盛景。洛阳街头,牡丹摇曳,风里都是浪漫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丛中十万家”,每一朵牡丹都仿佛在低语,讲述着春天的故事。如果你也在这春日的阳光中,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自然的馈赠吧。</p> <p class="ql-block">看洛阳牡丹,方懂什么是 “百般颜色百般香”。牡丹开在洛阳,美在了时光里,醉在了人心间。一城牡丹,半城春,洛阳的浪漫藏在花开里。洛阳牡丹开,繁华自此来,共赏这一抹人间绝色。</p> <p class="ql-block">洛阳牡丹,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为它挥毫泼墨,赋予其富贵、吉祥的寓意。它见证了洛阳的兴衰荣辱,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以娇艳之姿向世人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洛阳赏牡丹之行结束了,但那千种姿态、万种风情的牡丹,早已在我心底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它们不只是花,更是洛阳历史与文化的鲜活见证 ,是岁月沉淀下来的艺术瑰宝。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牡丹岁岁盛放,续写着千年的浪漫与辉煌,<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洛阳牡丹的传奇,岁岁年年,永不落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