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行 三

空心柴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从福贡县出发经贡山县,再到本次行程的最后目的地丙中洛,从福贡到丙中洛的这段路程,堪称怒江大峡谷最精华的“风光长廊”——沿着怒江北上,两岸是壁立千仞的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江水在峡谷中奔涌,沿途村寨点缀在云雾缭绕的山腰,仿佛一幅幅流动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晨间的菜市场总是充满生活的烟火气,妈妈和舅舅们在福贡的市场里逛一圈,就能把当地的特色尽收囊中——漆油醇厚,是傈僳族传统美食中不可或缺的灵魂食材,用来炖鸡或炒野菜都带着独特的香气;草果作为常用香料,既是厨房调味的好手,也承载着怒江峡谷里的自然馈赠。除了这些,福贡的菜市场里或许还有新鲜的菌类、腌制的腊味、手工编织的竹器,每一样都藏着边地生活的质朴与温暖,这样的晨间采购,大概就是家人间最温馨的日常吧~</p> <p class="ql-block">舅舅我们三到这家吃了酥油茶水气粑粑以及当地的一些玉米面粑粑。</p> <p class="ql-block">天气的原因,独龙江公路一直塌方修路时间也紧,就没有去独龙江,在这里打卡回程了,留着下次吧。</p> <p class="ql-block">过了贡山,公路开始贴着怒江左岸蜿蜒,著名的怒江第一湾突然撞进视野——江水在这里划出一个完美的Ω形大弯。</p> <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上,俯瞰整个丙中洛的美景,让灵得到一次彻底的洗礼。这是一个被高山峡谷环绕的美丽小镇。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有着“世外桃源”般的美誉。怒江在这里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奇观,江水奔腾,气势磅礴,而两岸的群山则郁郁葱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人神共居”或许是对丙中洛这种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一种美好诠释。</p> <p class="ql-block">:石门关是怒江北与西藏茶马古道上的必经通道。这里两侧分别是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座绝壁从江边垂直而起,直冲云天,形成了一道高500多米、宽近200米的巨大石门。怒江从石门中喷涌而出,奔泻而下,气势磅礴,雄奇壮观。</p> <p class="ql-block">雾里村被清晨的薄雾笼罩,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村里的木楞房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宁静。妈妈和舅舅们从铁索桥出发又从茶马古道走岀村,但因为年纪大了,走到村里坐在农家小院休息,望着眼前的美景和村里的人家交谈,得知从茶马古道达岀还要七八公里就放弃了,虽然没能走完全程,但心里已经很满足。妈妈笑着说:“能来雾里村,看到这么美的风景,已经很不错了。”舅舅也点头:“是啊,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p> <p class="ql-block">滇藏界打卡点所在的丙察察路段正在修路,原来的打卡点已不复存在。目前,该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周一至周五全天禁止通行,仅周六和周日可以正常通行。但愿路修通以后,我还可以带着他们从这里进藏。</p> <p class="ql-block">在这美丽的怒江边,简单的吃了一顿中午饭。</p> <p class="ql-block">普化寺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寺庙内供奉着众多佛像,每一尊佛像都雕刻得栩栩如生,展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墙壁上还绘有精美的壁画,讲述着佛教的故事和当地的历史传说,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位于贡当神山上,距离丙中洛镇约500米,从镇上沿公路向东即可到达。观景台视野开阔,可俯瞰整个丙中洛坝子以及奔腾的怒江看到怒江在丙中洛境内形成的“马蹄印”般的壮丽景观,这是怒江峡谷中最美的转弯之一江水在群山间蜿蜒流淌,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观景台是体验“人神共居”之地的绝佳地点,无论是欣赏自然风光还是感受当地文化,这里都不会让你失望,丙中洛坝子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村庄、农田、河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来了几天姨妈总是怕过敏只到今天才品尝了漆油鸡,这道菜是怒江傈僳族、怒族的传统美食,也是到当地必吃的招牌菜肴,不过,漆油可能会引起部分人过敏,食用前需谨慎。</p> <p class="ql-block">石月亮观景台位于福贡县石月亮乡石月亮村,是怒江大峡谷的一处标志性景观。这里因高黎贡山山脉中段3300米峰巅上一个巨大的大理岩溶蚀而成的穿洞而得名,穿洞宽约40米,高约60米,远远望去,恰似一轮明月高悬于山林峰海之中,昼夜不落。石月亮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其形成与怒江峡谷所处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从观景台远眺,可以看到石月亮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景色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舅心心念念的飞来石传说是1983年3月19日凌晨2点30分,一场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声巨响后,这块巨石突然出现在福贡县民族中学的教师宿舍小院内。巨石不偏不倚地落在院子中央,仅损坏了北面房子的屋檐一角。尽管专家们曾试图寻找巨石滚落的痕迹,但始终未能找到其来源,巨石的来历至今仍是个谜</p><p class="ql-block">飞来石的神秘与美丽,使其成为怒江大峡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值得您亲自前往探索。</p> <p class="ql-block">知子罗,这座曾经繁华一时的“废城”,如今已成为怒江大峡谷中的一座“记忆之城”。这里曾是怒江州府和碧江县城所在地也是我二舅妈的岀生地,她们因有事来不了让我们多拍丝照片让她回忆。如今却只剩下了宁静与怀旧的氛围。知子罗的图书馆(八角楼)知子罗最醒目的建筑之一是八角楼,也被称为“望江亭”。这座建筑曾是碧江县图书馆,是当时县城最雄伟、最气派的建筑之一。八角楼周围的墙上还残存着那个年代的标语,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火红的年代。登上八角楼,可以俯瞰怒江大峡谷的壮丽景色,感受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八角楼前有一幅毛主席画像,画像上的毛主席目光炯炯有神,仿佛在注视着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这画像曾是知子罗的精神象征,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span>成为知子罗独特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碧江和平解放谈判地中共怒江特区工委驻地</p><p class="ql-block">遗 址一</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中旬,我人民自卫军二支队派出罗映止、和金品等6人为谈判代表到碧江谈判,由于碧江当局对时局误判,谈判未能进行。6月8日和耕等一行进碧江进行第二次谈判。10日,碧江设治局局长巍英伯出面召开有关人士参加的会议进行谈判,谈判取得成果,碧江和平解放。7月,为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中国共产党滇西北地委派特派员王荣才到碧江开展工作。9月9日至13日召开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中共怒江特区工作委员会,张旭任书记,王荣才任委员,特区工作委员会,张旭任书记,王荣才任委员,负责领导碧江、福贡、黄山三县工作。</p> <p class="ql-block">碧江和平解放谈判地、中共怒江特区工委驻地以及碧江县政府办公地,是怒江州福贡县知子罗地区的重要历史遗迹,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历史记忆。碧江和平解放谈判地碧江和平解放谈判地是怒江地区重要的历史遗址之一。1949年5月20日,国民党碧江县设治局长魏伯英宣布碧江县和平解放,共产党和谈代表罗映先朝天鸣枪三下以示和平解放[^0^]。这一事件标志着碧江地区正式进入和平解放的新阶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中共怒江特区工委驻地中共怒江特区工委驻地是怒江州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中共地下党员以教师、商贩等身份作掩护,活跃在知子罗和碧江地区,传播革命火种,宣传共产党的主张[^1^]。这里见证了怒江地区革命力量的成长和发展,是怒江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碧江县政府办公地碧江县政府办公地曾是碧江县政府的所在地,见证了碧江县从设立到撤销的全过程。碧江县于1932年设立,1986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在这段时间里,碧江县政府办公地不仅是当地政治中心,也是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这些遗址如今已成为怒江州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碧江小学是舅妈的出生地来这也是代舅妈看一下童年生活过的地方,不知道舅妈们是住哪一个房间?老亲奶在那间教室里讲课。碧江小学楼道里有舅妈儿时玩耍的快乐时光。楼道宽敞而明亮,成了她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的游戏天地。追逐打闹,笑声回荡在每一个角落。或许他们会靠在栏杆上,眺望窗外的操场和远处的青山,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那些简单的快乐己成为了舅妈心中最珍贵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六库岀来走漕涧这边返回走,住下后老板说明天是街天,老妈们特别开心说明天赶完街再达,清早她们迫不及待去赶集。看着集市上热闹的场景,琳琅满目的土特产,还有那些熟悉的吆喝声,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这段旅程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用人民日报的这的话没有一朵花一开始便是花,也没有一朵花到最后仍是花。曾以为“风有约,花不误”,后来才懂,人生海海,最珍贵的是那些并肩走过的日子。妈妈和舅舅在春日的山路上笑着、说着,阳光透过枝叶洒在他们的发间,像撒了一把细碎的星光。</p><p class="ql-block">回首岁月,或许有风雨兼程,但此刻的相聚,早已让时光酿成了三分甜的暖。原来,真正的美好从不是永远盛开的花,而是有人陪你等花开、待春来——就像这次同行,听风吟,看景落,便已是岁月馈赠的温柔。</p><p class="ql-block">给时间时间,让过去过去,而我们的故事,就在每一次岀行游玩中,悄然写下新的开始。这次怒江之行,虽然结束了,但它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感动,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继续向往美好生活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