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好地领会新课标的内涵与双减政策的要求,切实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做到以点带面,引领全区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构建高效课堂。4月16日,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研室在市第八中学隆重举行“新课标 新理念 新课堂”小学语文优质课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来自开发区各中心校、各学校负责人、教师代表、专兼职教研员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课程改革,理念先行。活动伊始,教研室杨玉民主任为本次活动致词。他提醒老师们,要<span style="font-size:18px;">刷新教育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模式。</span>教学不是简单的课时叠加,而是对语文本质的深情回归,要努力做到引领学生从文本中走一趟后,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汉语之美的整体觉知。 他强调老师们的课堂必须努力做到"以学为中心",教师要从"知识的摆渡人"转变为"思维的点燃者",让课堂从"教师讲授的河道"转向"学生探索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为大家作观摩课的是来自市第八中学获得2024年省优质课一等奖的王星星和郭秘影两位青年教师。王星星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牧场之国》。她围绕“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主题,巧妙设计学习任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步步深入,熟读深思,再从文本中跳出来,习作表达,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郭秘影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她的课堂既扎实又灵动,在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变化、读出味道的朗朗书声中,学生对文本的兴趣逐渐浓厚,他们在老师引领下,产生思维的碰撞,学会辩证的看问题,并进行了符合文本语境的“日之辩”。</p><p class="ql-block"> 市第八中学教研室主任郑艳芳结合两节课例,从目标设定、活动设计及素养落实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点评。她指出,一节好课的标准就是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传承,要能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p> <p class="ql-block"> 展示课后,省、市级一等奖优质课教师,省、市级教学名师,濮阳市最美教师周筱岚做了《锚定核心素养,构建多元共生语文课堂》的讲座。周老师从“ 以备为舵,驶向教学胜境”“以读为钥,厚植素养根基”“以写为梯,锤炼表达素养”“以生为核,搭建对话桥梁”“以学为基,夯实教学成效”“以思为径,提升思辨水平”“以评赋能,点燃学习热情”七个方面,把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这一大命题精细化、具体化、可操作化。</p><p class="ql-block"> 她说,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像一片热带雨林,这里扎实的语言土壤,有活跃的思维藤蔓,有绚丽的文化花朵,有自由的创造鸟儿。而教师,就是这片雨林的医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尊重生命个性,让每个能在这片雨林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p> <p class="ql-block"> 开发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张丽敏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并做了总评。张老师说,今天的两节课,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所具有的生命力,让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语文学习的发生,孩子们在老师引领下,一点点走进更深层次的学习,读思结合,并进行积极思考,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再次输出,这一点是最值得大力弘扬的。 </p><p class="ql-block"> 她说,语文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更是生命的唤醒。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要做到“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联动,学习才会成为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加速器。要能够使学生通过一定年限的语文教育,拥有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是日渐一日成长起来的富有独创性的思辨能力,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高雅、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以及高扬的文化自信和饱满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用创新的理念研究文本,用优质的课例引领课堂。这次观摩课活动,既给一线教师们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又给出了具体的操作路径。相信我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乘着改革之风,继续深化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在这片承载着祖国优秀文化的教育沃土上开出更绚烂的花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