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祥音</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094034</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海南九所</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年3月</p><p class="ql-block">文字: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蜡蝉,隶属于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半翅目的一大科昆虫。其体型从小型至大型不等,部分种类能够分泌蜡质,体表颜色鲜艳夺目,易于辨识。幼虫阶段,部分个体长有蜡质绒毛,单眼通常位于复眼附近或下方,多嵌于颊部凹陷处,形态独特而迷人。</p> <p class="ql-block">龙眼蜡蝉,是蜡蝉科中一种极具特色的昆虫,又名龙眼鸡、黄虫或长鼻子。其体色绚丽多彩,头部延伸出如长鼻般的额突,背面呈红褐色,腹面为黄色,并点缀着众多白点。复眼硕大,呈暗褐色;前翅为绿色,后翅则为橙黄色,顶角处为黑褐色。足部黄褐色,但前足与中足的胫节和跗节为黑褐色。腹部背面为桔黄色,腹面为黑褐色,覆盖一层蜡质白粉,各节后缘为黄色狭带,肛管为黑褐色,整体外观极具辨识度。</p> <p class="ql-block">龙眼蜡蝉交尾时,雌雄个体呈近直角交叉姿态,雌虫在交配过程中仍可正常活动与取食,而雄虫则随雌虫移动。</p> <p class="ql-block">若遇惊扰,雌虫可携带雄虫一同逃离,此时两虫呈一字形排列。交配后,雄虫退至雌虫后侧,长时间相伴不离。交配通常发生在上午至下午,持续5至7小时,一般仅一次交配。雄虫交配后2至5天便会死亡,而雌虫则在交配后7至14天产卵。</p> <p class="ql-block">蜡蝉产卵时,卵块表面呈褐色,雌虫会在卵块表面反复爬行数次,同时从腹部分泌白蜡粉,将其均匀涂抹于长方形的卵块上。涂抹过程中,虫体左右晃动,直至整个卵块被白蜡粉覆盖,呈现出纯白色。雌虫通常仅产一次卵,多在下午进行,产卵过程持续4至6小时。卵期为19至31天,平均25天,孵化率高达96%至100%,平均为98.2%。同一卵块中的卵粒一般在5小时内全部孵化完毕。</p> <p class="ql-block">孵化时,若虫以头部的压力顶开卵盖,随后通过扭动身体逐渐脱离卵壳,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分钟。初孵若虫体色为白色,随后转移至枝干上,逐渐变为灰色,再转为深黑色。此时若虫活动频繁,左右摇晃,四处扩散,大部分个体向上爬动,且善跳跃。值得注意的是,蜡蝉的卵与若虫在外形上存在明显差异,展现出其生命周期的奇妙变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