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徙木立信强根基 以干净干事显担当

罗乾功

<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徙木立信焕发新活力 干净干事创造新伟业》,深刻阐明“立信”与“干净”的辩证关系,强调“以实干立身、以清廉立心”的政治要求。乡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既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新时代新征程,乡镇需以徙木立信的实干精神筑牢政治根基,以干净干事的廉洁本色凝聚振兴合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中彰显基层担当。</p><p class="ql-block">一、徙木立信,校准政治方向之“舵”​</p><p class="ql-block">乡镇工作的政治属性,决定了“立信”必须成为干事创业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乡镇干部作为党在基层的“代言人”,需始终将政治信仰转化为行动自觉。通过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建立“党委领学、支部研学、党员践学”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全过程;聚焦中央决策部署,建立“政策落实清单化、进度可视化、成效可量化”闭环管理体系,确保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等重大任务在基层落地生根。唯有以“徙木立信”的实干实绩,才能让群众感受到“党始终在身边”的政治温度。</p><p class="ql-block">二、干净干事,锤炼清风正气之“形”​</p><p class="ql-block">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乡镇需以“干净”为底色,塑造干部队伍新形象。针对基层“微腐败”“庸懒散”等问题,构建“小微权力清单+廉政风险防控”体系,通过村级“三务”公开、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等机制,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深化“四不两直”调研机制,推动干部从“坐班办公”转向“田间问诊”,用脚步丈量民情;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既严查违纪违法问题,又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当“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做人”成为乡镇干部的鲜明特质,党的执政根基便在群众心中愈发稳固。</p><p class="ql-block">三、本固形聚,激活振兴发展之“能”​</p><p class="ql-block">“立信”与“干净”的有机统一,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关键。乡镇需将作风建设转化为发展动能:聚焦产业振兴,推行“党建+项目攻坚”模式,建立党员包保责任制,推动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提质增效;围绕民生福祉,实施“民生实事票决制”,将群众需求转化为“幸福清单”;创新“乡贤回归”机制,以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实践证明,唯有将政治定力转化为发展魄力,以清风正气护航干事创业,才能在乡村振兴中跑出“加速度”。</p><p class="ql-block">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作风建设,贵在持久。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镇始终是党与群众血脉相连的前沿阵地。这场以“徙木立信”校准初心、以“干净干事”践行使命的深刻实践,不仅关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更承载着亿万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每一名乡镇干部都成为信念的坚守者、作风的示范者,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必将坚如磐石,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画卷必将在乡土大地上徐徐铺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