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和熙的春风吹拂着路边的小草,桥樑、隧道载着我的思绪向大山奔去…</p><p class="ql-block"> “白云深处有人家”,当我踏入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的那一刻,这句诗便在脑海中浮现。这里就像一处被岁月遗忘的世外桃源,四周青山环抱,云雾缭绕,仿佛为这片土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清澈的小河穿寨而过,河水潺潺流淌,似在诉说着这里千百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的美誉 。全寨居民大多为陆姓侗族,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漫步在侗寨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干栏式吊脚楼。这些建筑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质朴而实用。近年,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兴起,很多这种小楼改造成了民宿。特别是总书记到访过此寨,4月的侗寨已人头攒动,人气很旺。这还不是旅游旺季,在7、8月旺季时,各酒店、民宿是一房难求。</p> <p class="ql-block"> 而侗寨最具特色的建筑,当属那被誉为“鼓楼之乡”的鼓楼群。五座鼓楼分别代表着“仁、义、礼、智、信”,它们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鼓楼是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由全寨人集资修建。其作用众多,既是侗寨的标志和族姓的标志,也是人们休闲、社交、接待客人、集会议事的重要场所,在过去还曾作为传递信息或报警的工具。鼓楼为榫卯结构,不用一钉一铆 ,却坚固异常,展示着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楼中央设有火塘,四周有长条木凳,供人休息。檐角高翘,屋脊之上泥塑小葫芦宝瓶,翼角塑有小鸟,玲珑雅致;檐层铺着小青瓦,屋脊洁白,塑有狮、虎、凤等瑞兽,楼内雕梁画栋,还有一幅幅盈联,彰显着侗族的文化底蕴。在信团鼓楼,很多人在总书记坐过的长櫈上留下倩影,以此纪念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 除了鼓楼,侗寨的花桥也别具一格。小河上那五座小型拙朴的花桥,与鼓楼相互映衬。花桥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其精美的雕刻和装饰,也体现了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在肇兴侗寨,民族风情浓郁得如同陈酿的美酒。这里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 侗族人的热情好客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们体验到了独特的侗寨风情活动。当我们一行走进寨子文化活动中心时,广场的小楼上正在表演“爬梯探妹”民族风情歌舞,一群侗族男青年在广场上与小楼上的女青年对唱着情歌,楼上的侗族女相中哪位哥哥,就会从楼上抛下一条彩带,允许这位哥哥爬梯探妹,做一回新郎。我们同行的伙伴里有两位勇敢的帅哥被主持人看中,也被邀请到这节目当中,爬了一回姑娘的窗户。</p> <p class="ql-block"> 还有那堂安的梯田,层层叠叠,在晚霞的映照下五彩斑斓。</p><p class="ql-block"> 当夜幕降临,侗寨又换上了另一番迷人的景致。吊脚楼上的灯火渐次亮起,与天上的繁星相互辉映,整个寨子仿佛变成了一片灯的海洋。此时,找一家临河的小店,点上一份酸汤鱼火锅或脆皮香猪肉粉,再配上一杯清甜的杨梅酒,一边品尝着当地的美食,一边欣赏着这如梦如幻的夜景,心中满是惬意与满足。</p><p class="ql-block"> 在寨子的中心广场,热烈的篝火晚会正吸引着旅客踏着轻松的步伐与侗族姑娘们载歌载舞跳起欢快的舞蹈。一天旅途的劳累,在这欢乐的气氛中荡然无存。</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每一块石板路、每一座鼓楼、每一首侗歌,都承载着侗族人民千百年的历史与文化。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贵州的山水之间,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期待着与它的下一次相逢。</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7日于黎平肇兴侗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