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东方市边远山区学校因地理位置偏远、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教学理念和方法落后,教学质量与城区学校有明显差距。为落实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及省薄弱学校质量提升方案精神,市教研训中心联合市级“三支”教研团队、骨干教师等专业力量,开展持续性教研活动,为山区学校提供精准教学指导,帮助山区学生获得优质教育。</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7日,由教研训中心主任符玲、副主任梁东,分别带领一组团队到江边中心校、东河中心校进行课堂诊断,靶向施策。</p><p class="ql-block"> 第一组成员由小学语文和小学英语组成: </p><p class="ql-block"> 小学语文团队:邢颖、柳重兰、雷晓玲、郭跃建。</p><p class="ql-block"> 小学英语团队:杨前、李俭堂、李菁、田娜。</p> 第一站:江边中心校 第一环节:教学常规检查 <p class="ql-block"> 我们第一组语文、英语团队由符玲主任带队,上午7:10分出发,8:30到达江边中心校。一到学校,大家按照工作安排,先检查作业、教案。</p> 第二环节:课堂诊断 <p class="ql-block"> 本次的课堂诊断与以往有所不同,所有的听课教师都根据“课堂观察表”中负责观察的内容进行观察,做到有的放矢。</p> <p class="ql-block"> 语文第一节课是一年级(2)班刘燕乔老师的《古对今》。</p> <p class="ql-block"> 语文第二节课是四年级(2)班符健曼老师的《白鹅》。</p> <p class="ql-block"> 英语第一节课是四(1)班陈美焕老师的《Module3Unit1 Robots will do everything》。</p> <p class="ql-block"> 英语第二节课是五(2)班符亚向老师的《M5U1 It's big and light》。</p> 第三环节:交流研讨 <p class="ql-block"> 此次的课后评课议课很成功。老师们根据自己观课的观察点,说出自己所看到的,针对这些情况,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专家团队跟老师们互相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样的教研才是真教研。</p> 第二站:东河中心校 <p class="ql-block"> 下午2:00,专家团队来到东河中心校。</p> 第一环节:教学常规检查 第二环节:课堂诊断 <p class="ql-block"> 语文第一节课是一年级(2)班符玉舅老师的《操场上》。</p> <p class="ql-block"> 语文第二节课是四年级(2)班文丽老师的《囊萤夜读》。</p> <p class="ql-block"> 英语第一节课是六(3)班陈淑娟老师的《M7 U1,He spent about twenty - one hours in space》。</p> <p class="ql-block"> 英语第二节课是三(2)班张妍老师的《Unit3 Yummy food Start up. A rainbow salad》。</p> 第三环节:交流研讨 结语 <p class="ql-block"> 此次边远山区学校视导诊断工作,既是对教育短板的深度剖析,更是迈向优质均衡的关键一步。通过精准把脉,我们清醒认识到:师资薄弱、课堂低效等问题仍是制约发展的“绊脚石”。对此,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靶向施策,推动边远山区学校向城区学校靠拢,缩短差距。</p><p class="ql-block"> 教育均衡非一日之功,需久久为功、步步扎实。我们希望以此次视导为起点,每一所薄弱校都能以此焕发新生机,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