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话》“朗诵大家”扩容图文版

程玉玲

<p class="ql-block">  在上海的文艺舞台上,常年活跃着一批知名度比较高、艺术水平比较高、观众认可度比较高的朗诵艺术家们。每当遇到重要节日或者重大活动的时候,他们都会用自己的声音,去描绘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的情感,去讴歌亲爱的祖国。</p><p class="ql-block"> “朗诵大家”,既是对朗诵大师的尊称,也是对朗诵你、我、他的爱称。时间飞逝,岁月留痕。</p><p class="ql-block"> 这里展示的,仅仅是我镜头能够捕捉到的上海部分朗诵艺术家的风采。能力有限,恕我不能把所有朗诵艺术家的图片拍全。虽然挂一漏万,但也不妨碍观看。</p><p class="ql-block"> 图片不分职位高低、年龄大小,全部按照拍摄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展示。</p> 陆澄,上海广播电台《午夜星河》节目主持人,全国金话筒奖得主。2016年上海市成立朗诵协会,陆澄担任协会会长。<br>图为2013年,陆澄登台朗诵。<br> 陈醇, 中国第一代播音艺术家。1951年8月参加播音工作。参加过多次重大实况广播。担任总主持人的1984年《国庆的一天》直播节目被第三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委会评为特别奖。2019年1月,陈醇获得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颁发的第五届“朗诵艺术贡献奖”。他在中国播音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图为2013年陈淳朗诵的场景。 刘安古,文化部审批的一级尖子演员。代表着《马兰花》。<br>图为2013年,刘安古登台朗诵。<br> <p class="ql-block">陈琦,国家一级演员,第31届白玉兰奖戏曲奖特别贡献奖获得者陈琦。2014年5月31日,来自上海各文艺团体的知名朗诵家和戏剧学院的学生们,在思南公馆举行朗诵快闪。图为陈琦在快闪中的朗诵表演。</p> <div>殷之光,北京市朗诵协会会长。</div>2016年,上海市朗诵协会成立。殷之光专程到上海祝贺,并且在之后的朗诵表演中,双手击鼓,朗诵气势磅礴的《满江红》。<br> 方舟, 作为上海演员,她一直是朗诵舞台的骨干力量。每次朗诵会,几乎都会听到方舟纯美的声音。<br>图为在2016年上海朗诵协会成立大会上,方舟舞台朗诵时的剧照。<br> 焦晃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被称谓莎剧王子。中国话剧金狮奖终身荣誉奖,中国电视艺术终身成就奖。2016年3月,在上海市朗诵协会成立大会上,焦晃的朗诵表演给人一种深沉儒雅、久久回味的感觉。 王苏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配音导演。2017年获评“为你诵读”中国诵读艺术家颁奖盛典第二届十大诵读艺术家称号。王苏“用声音画画”的观点影响着上海一大批朗诵爱好者。在朗诵协会成立大会上,她的朗诵表演给人一种绘声绘色的生动感觉。 瞿弦和, 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中国十大演播家之一。为你诵读,首届中国终身荣誉诵读艺术家。朗诵代表作《大堰河 我的母亲》。在上海市朗诵协会成立大会上,瞿弦和专程从北京赶来,他朗诵的《丰碑》,让观众被红军战士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精神深深地感动着。 奚美娟,中国电影飞天奖优秀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影学院首席教授。图为在上海市朗诵协会成立大会上,奚美娟朗诵的瞬间。 孙渝烽,影视演员,配音演员,译制片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南昌起义》。孙渝烽是朗诵活动的热情参与者。他朗诵的作品,气势磅礴 震撼人心。图为在上海市朗诵协会成立大会上的朗诵剧照。 娄际成 ,上海青年话剧团团长,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代表作《战斗的青春》,2007年获白玉兰奖。看到娄际成的剧照,就会想起在上海市朗诵协会成立大会上的朗诵,他的《就是那只蟋蟀》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响起。 丁建华,她是上海朗诵舞台的常青树。作为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近200部译制片的配音和导演,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现代诵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作为中国十大诵读艺术家,她配音朗诵的许多作品,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图片记录的,是2016年上海市朗诵协会成立大会上,丁建华朗诵时的精彩瞬间。 王群,上海师范大学传播学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会长。他不仅是年轻语言工作者的导师,也是朗诵艺术的践行者。在上海的朗诵舞台上,经常活跃着他的身影。图片记录的,是上海市朗诵协会成立大会上的演出场景。 陈燕华,原上海电视台儿童节目主持人,无数人记忆中的“燕子姐姐”,一代人的偶像,磁带销量超过百万盒。国外生活多年回到上海的燕子姐姐,在朗诵高峰论坛上,依然用她甜美的声音,传递生活的美好。 蔡金萍,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院长,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蔡金萍朗诵的《致橡树》,纯美、浪漫、令人憧憬。图片记录的,是她在上海朗诵高峰论坛上演出的场景。 刘广宁,1939年生。上海译制片厂配音演员,曾获金鹰奖最佳女配音演员奖。她的嗓音优美甜润,语言纯正流畅。她配音的《生死恋》、《叶塞尼亚》、《大篷车》等许多作品,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声音形象。2016年11月12日,在上海朗诵高峰论坛上,78岁高龄的刘广宁,依然登台朗诵作品。 童自荣。一提到童自荣,人们总会称他为配音王子。他的声音如王子一般高贵。作为上海译制片厂配音演员,从早期的《未来世界》、《佐罗》、《莫斯科之恋》,到近年来的《玩具总动员》、《大圣归来》等,他用声音塑造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人们最常用 “佐罗”来替代他的本名。他在朗诵舞台上,给我印象最深的作品是《泥巴》。图片记录的,是2016年11月,童自荣在上海朗诵高峰论坛上的演出。 曹雷 ,上海译制片厂配音演员,导演。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现代诵读艺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席。配过《鹰冠庄园》、《战争与和平》、《柏林之恋》等。曾获中国十大诵读艺术家称号。图片记录的,是2016年11月,曹雷在上海朗诵高峰论坛上的演出。 刘家祯,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节目主持人,国家一级演员。上海优秀青年演员提名奖。他的声音富有磁性和表现力,为众多影视作品的角色赋予了生动的声音。关于朗诵,刘家祯提出“去朗诵化”的观点,就是要避免朗诵腔,说人话,往口语化靠近。图片记录的,是2016年11月,刘家祯在上海朗诵高峰论坛上的演出。 孙逊,上海大学电影学院讲师,他主张朗诵应该贴着文本走,朗诵和文本的关系,应该是我很用力,但是要贴在上面的的关系。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朗诵艺术的研究和推广。朗诵代表作《人民万岁》。图片摄于2023年,孙旭主持《海上升明月》诗歌朗诵会。<br> 舒怡,上海电视台名优新主持人,多次获上海广播电视新闻奖。图片摄于2023年,舒怡在《海上升明月》诗歌朗诵会上。 赵静, 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代表着《街上流行红裙子》等。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上海影协理事,上海朗诵协会副会长。赵静常年致力于朗诵艺术的耕云,经常在上海的朗诵舞台上用声音传递美好。图片摄于2023,赵静在《海上升明月》诗歌朗诵会上。 于芳,甘肃省朗诵协会主席。2024年,上海市朗诵协会举办了为期一年的“朗诵大家谈”系列讲座,邀请全国各省的朗诵大家到上海传经送宝。图为于芳在上海的朗诵大家谈讲座结束后,现场朗诵的风采。<br> 宋怀强,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学院主持艺术性主任,国际嗓音协会副主席,上海语言文字工作中协会理事,从艺30多年,为观众奉献了两千多场次的演出和500多部作品。三度蝉联中国广播剧最佳男演员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演员和主持人。图片记录的,是2024年8月3日,宋怀强在《声如夏花》诗歌朗诵会上的演出场景。 王涛,上海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他对朗诵艺术创作的观点,就是个情和共情相的互的融合,以达到更好的感染力。为此,他建议多听专家的作品,体会哪一个更贴心,哪一个对作品的理解更透彻。<br>图片记录的,是2024年8月3日,王涛在《声如夏花》诗歌朗诵会上的演出场景。<br> 吴笑,上海大学老师,声音培训师,曾获得中华颂经典诵读大赛全国特等奖。图片记录的,是2024年8月3日,吴笑在《声如夏花》诗歌诵读会上朗诵《河床》的场景。 <p class="ql-block">丹鹏举,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员赵静之子。2024年8月3日,在《声如夏花》诗歌朗诵会上,丹鹏举和母亲赵静同台演出。他让观众看到了上海朗诵艺术的发扬光大和朗诵人才的代际传承。 </p> 2025.04.17 <p class="ql-block">程玉玲:</p><p class="ql-block">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p><p class="ql-block">欧洲摄影学会签约摄影师</p><p class="ql-block">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上海朗诵协会理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