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人生路 岁月渡沧桑

在水一方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谨将此文献给那些饱经岁月沧桑的五零后和六零后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49年10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次年,新中国第一批五零后来到了人间。</span></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和社会挑战,国家接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局面,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矛盾尖锐。为了尽快的恢复和发展经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土地改革。</p> <p class="ql-block">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到1956年底,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p> <p class="ql-block">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二十年里,作为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们,是新中国发展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复杂的情感充满了时代的印记。他们的童年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物资匮乏,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也十分拮据,艰辛的岁月里充满了沧桑。他们曾走南闯北背井离乡,在苦闷中和彷徨中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他们曾意气风发,又曾失魂落魄。他们是不幸的一代,又或是最幸的一代人。</p> <p class="ql-block">  这个时代的人,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群体,他们出生的年代,既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又是简单纯真的年代。他们成长的年代,既是改革开放的年代,又是多元化相互激荡的年代。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充满了改造与建设的热潮,也充满了激情和挑战。</p> <p class="ql-block">  他们是在历次运动中“折腾"出的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50年代初出生的人,还在幼年时期就赶上了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全民大炼钢铁运动。</p> <p class="ql-block">  五零后们在长身体的时候和刚出生的六零后们,又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然后他们又经历了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城市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中小学时期,又经历了红宝书运动,"一打三反"运动、批林批孔运动,参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p> <p class="ql-block">  成年后,经历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割资本主义尾巴,"四人帮"被打倒,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和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部分人员参加了于1977年恢复的高考。</p> <p class="ql-block">  在人生的花季里,他们置身于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国企改革、全民"下海"经商"、企业职工下岗、社会整改、万元户上榜、取消社会福利等各项运动之中。</p> <p class="ql-block">  像现在遍地的专家、学者、工程师一样,那时的他们也曾有过各种"头衔":少先队员、红小兵、红卫兵、贫下中农好儿女、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学雷锋积极分子等等。还有国营职工、大集体员工、亦工亦农、超生游击队员、个体户、下岗职工、无业游民、打工仔、农民工等称号数不胜数。这些都是真实的存在,是一个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有着鲜明的历史特征。</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按需分配的年代,他们曾吃过机关或人民公社的大食堂,至今 他们还记得各种票券,布票、粮票、肉票、副食票等,他们会如数家珍,诉说着当年生活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  他们生长在红旗下,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公民。应该说四十年代前的人们目睹了新旧社会的变迁,而五、六十年代的人们历经了国家从贫穷走向富强及艰辛创业的整个历史过程。</p> <p class="ql-block">  同为一个时代的人,但他们的人生之路却迥异。除一部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向了政府职位和较好的一些企业外,但大部分人的人生之路还是较为坎坷和曲折的。</p><p class="ql-block"> 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且不成系统,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上过小学、中学,一毕业就踏上了社会。让人感叹的是,他们啥运动都赶上了,青少年时期因受各项运动的影响,学习不系统,造成了学业不精,文化水平不高。在计划经济时期,去了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和商、粮、供以及去了小三线军工厂等单位,后来普遍下岗,成为了下岗职工。</p> <p class="ql-block">  结婚后只准生一个孩子,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后来政策放开了又没能力生了。他们中的好多人,年轻力壮时企业改制、破产,被迫再就业或买断工龄或提前退休,拿着微薄的退休金。他们很小就会做饭,帮助父母干家务,带弟弟妹妹。现在既要上管老,且不得不管,又要下管小,且不能不管。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各种放不下。</p><p class="ql-block"> 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年代,他们的青春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度过的,而现在他们的晚年是在默默付出中度过的。</p> <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间他们已到耳顺、古稀之年,轻抚双鬓,细数流年,染指岁月,往事如烟。过往的岁月离他们渐行渐远,朦胧成一片久远的回忆,回望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却也分不清哪些是甜蜜,哪些是苦涩。</p><p class="ql-block"> 这一代人就像一部厚重的历史书籍,写满了那个时代的沧桑与变迁。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过往。</p> <p class="ql-block">  他们一生的故事,成为了时代长卷中动人的篇章,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驻足凝望,那画卷上满是曲折而又深刻的痕迹,记录着他们所经历的光阴故事,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p> <p class="ql-block">  漫漫人生路,岁月渡沧桑。其实,对这一代人来说,他们认为人生就是一条蜿蜒曲折的路,只能单行程行走,虽然走的很累很艰苦,但回首处,有偶然的花开也就足够了。</p><p class="ql-block"> 他们是让人尊敬的一代人,有着独立、坚强、孝敬父母、和热爱家庭的优良品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尽管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但那些在困难时期中磨砺出的坚韧和乐观精神,仍然值得现在的人们去铭记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  致敬你们五零后、六零后,惟愿你们健康平安快乐,在人生夕阳的路口上,隔窗看风景,在一盏茶里守望一份纯真,去品味人生和岁月之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p>